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60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其包括基座、与基座滑动连接的顶尖、驱动顶尖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有与顶尖移动方向呈平行的套筒,所述基座设置有驱动套筒与顶尖同步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推动顶尖在套筒内沿套筒中心轴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提升顶尖的调整行程,适用更多不同长度的零件加工,提升加工精度且能提升产品换型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尾座,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
技术介绍
尾座为用于配合主轴箱支承工件的部件,配合主轴对工件的头部和尾部实现抵紧,从而使工件在回转过程中能够提升稳定性,进而提升工件的加工精度。现有的专利公开号CN20280420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尾座基体,所述尾座基体上设有水平设置的套筒,套筒内部设有尾端带有摇把的丝杆,丝杆的前端连接且不仅限于标准莫氏顶尖,所述尾座基体装设在尾座底板上,且与尾座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尾座底板设有用于固定的压板。机床尾座安装时与床体主轴中心高相等,与床体导轨平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过程中,转动丝杆带动顶尖向前运动,从而对工件实现抵紧,但是当所需加工的零件长度超出顶尖位于最后端与主轴之间的距离,或者零件的长度短于顶尖位于最前端与主轴之间的距离,则要调整整个尾座基体在床身上的位置,此时则需要对尾座基体做整体拆装和移动,而容易导致尾座基体和主轴之间的位置关系产生偏差而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能够提升顶尖的调整行程,适用更多不同长度的零件加工,提升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包括基座、与基座滑动连接的顶尖、驱动顶尖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有与顶尖移动方向呈平行的套筒,所述基座设置有驱动套筒与顶尖同步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推动顶尖在套筒内沿套筒中心轴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要加工的零件长度超出顶尖位于最后端与主轴之间的距离,或者零件的长度短于顶尖位于最前端与主轴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先带动基座内的套筒和顶尖同步沿主轴中轴向移动,从而调整顶尖的初始位置,来对更多不同长度的零件进行顶紧加工,扩大了整个装置的适用性,同时,也无需将整个基座进行移动,则能保持好顶尖和主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提升零件的加工精度,也能提升产品换型效率,针对不同工件的加工,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可以更加高效。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连接于顶尖和套筒内壁之间且与顶尖中心轴向呈平行的顶紧弹簧、用于向套筒内充油且实现推动顶尖和套筒产生相对移动的进油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顶尖伸出对工件实现顶紧时,利用进油机构可实现套筒内部的泄油,则使顶紧弹簧复位,从而将套筒内部的顶尖顶出,对工件实现顶紧,而当松开工件时,利用进油机构对顶紧弹簧进行压缩,使顶尖往背离主轴的一侧推动,使顶尖能够松开工件,利用顶紧弹簧来对工件实现顶紧力,一旦进油机构产生故障,也不会造成工件的飞出,使整个加工过程能够更加安全,又同时可以提升加工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筒内沿其中心轴向滑动连接有导向筒,所述顶紧弹簧套设于顶尖外壁且推动顶尖抵紧于导向筒内壁,所述导向筒内壁贴合于套筒内壁,所述进油机构将油充于导向筒朝向主轴一端面与套筒内壁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紧弹簧的推动力和进油机构的推动力下,利用导向筒能够使整个顶尖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和主轴的中心轴向呈平行,并且使导向筒和顶尖在移动过程中不会产生相对偏移,进而能够提升工件的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筒内壁沿其中心轴向开设有预留槽,所述导向筒外壁一体成型有与预留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块,当所述导向块朝向主轴一侧端面抵紧于预留槽内壁时,所述导向筒朝向主轴一侧端面与套筒内壁之间形成有与进油机构相连通的充油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导向筒在前端的位置进行抵触限位,在顶紧弹簧的力的作用下不会使导向筒前端面直接抵紧于套筒内壁,可以形成一个供油进入的充油间隙,从而使油进入后,能够推动导向筒和顶尖往背离主轴的方向移动,来完成顶尖的缩回。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尖外壁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开设有与顶尖中心轴向呈平行的限位槽,所述套筒插接有置于限位槽内的限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当充油机构向内充油时,能够推动顶尖往背离主轴的方向运动,此时则能完成对工件的下料,避免向内缩进过多的行程。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套筒外壁且与套筒中心轴向呈平行的驱动齿条、转动连接于基座且啮合于驱动齿条的驱动齿轮、带动驱动齿轮转动的操作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机构的带动下,利用啮合的驱动齿轮和驱动齿条,能够带动套筒沿着其中心轴向移动,便于对套筒进行移动,也就便于对整个顶尖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基座的手柄轴、同轴固定连接于手柄轴的主动齿轮、啮合于主动齿轮的从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于从动齿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驱动齿轮同轴固定,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轴向呈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手柄轴的轴向设置成和套筒的轴向呈垂直,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主动手柄轴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座设置有对手柄轴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穿设且螺纹连接于基座的制动螺栓,所述制动螺栓一端可抵紧于手柄轴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套筒和顶尖的初始位置后,利用制动螺栓能够对手柄轴进行制动,使手柄轴难以再发生转动,从而提升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制动螺栓远离手柄轴一端一体成型有联动柱,所述联动柱套设且滑动连接有调整手柄,所述调整手柄开设有能够与联动柱呈周向固定的联动槽,所述联动槽与联动柱外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空间的限制,可在转动手柄轴时,能够先将调整手柄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再将调整手柄套设到联动柱外壁,从而再由调整手柄对制动螺栓进行转动来实现制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座与套筒外壁之间设置有防护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靠防护罩能够对套筒内部实现保护,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屑等废料进入到套筒内而影响套筒的运动精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有益技术效果:利用第二驱动装置中的套筒能够在顶紧零件之前对顶尖的初始位置进行调整,相较于直接移动基座能够便于调整,也相应能够提升对于工件的加工精度;利用套筒内与套筒呈滑移连接的导向筒,能够使顶尖的移动过程更加精准,保持顶尖和主轴之间相对位置不变,从而能够提升工件的加工精度;配合顶紧弹簧和进油机构能够利用顶紧弹簧的顶紧力对工件实现顶紧,充油之后,则能利用油压对套筒内的导向筒进行压缩,使顶尖松开零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套筒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第二驱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包括基座(1)、与基座(1)滑动连接的顶尖(2)、驱动顶尖(2)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滑动连接有与顶尖(2)移动方向呈平行的套筒(4),所述基座(1)设置有驱动套筒(4)与顶尖(2)同步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5),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推动顶尖(2)在套筒(4)内沿套筒(4)中心轴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包括基座(1)、与基座(1)滑动连接的顶尖(2)、驱动顶尖(2)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滑动连接有与顶尖(2)移动方向呈平行的套筒(4),所述基座(1)设置有驱动套筒(4)与顶尖(2)同步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5),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推动顶尖(2)在套筒(4)内沿套筒(4)中心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连接于顶尖(2)和套筒(4)内壁之间且与顶尖(2)中心轴向呈平行的顶紧弹簧(31)、用于向套筒(4)内充油且实现推动顶尖(2)和套筒(4)产生相对移动的进油机构(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内沿其中心轴向滑动连接有导向筒(6),所述顶紧弹簧(31)套设于顶尖(2)外壁且推动顶尖(2)抵紧于导向筒(6)内壁,所述导向筒(6)内壁贴合于套筒(4)内壁,所述进油机构(32)将液压油充于导向筒(6)朝向主轴一端面与套筒(4)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内壁沿其中心轴向开设有预留槽(7),所述导向筒(6)外壁一体成型有与预留槽(7)滑动连接的导向块(8),当所述导向块(8)朝向主轴一侧端面抵紧于预留槽(7)内壁时,所述导向筒(6)朝向主轴一侧端面与套筒(4)内壁之间形成有与进油机构(32)相连通的充油间隙(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可伸缩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2)外壁连接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开设有与顶尖(2)中心轴向呈平行的限位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东雷
申请(专利权)人: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