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53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包括机座,所述机座设有料盘上料机构、拉力测试机构、不良磁铁排除机构、不良品替换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良品下料机构和不良品下料机构,所述料盘上料机构、测试机构、不良品替换机构和良品下料机构底部设有用于输送料盘的输送机构和用于将料盘送入对应机构的顶升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产品点胶效果的自动检测和替换,保证最终料盘中皆为合格产品,减少劳动力,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支架产品与磁铁的装配大都通过点胶黏合方式进行组装,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需对组装效果进行检验,而传统检验方式大都通过人工持磁铁逐一点检,现有人工检验的方式存在效率低、易遗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人工点检磁铁点胶效果的方式存在效率低、易遗漏、磁铁易损坏等问题。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包括机座,所述机座设有料盘上料机构、拉力测试机构、不良磁铁排除机构、不良品替换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良品下料机构和不良品下料机构,所述料盘上料机构、测试机构、不良品替换机构和良品下料机构底部设有用于输送料盘的输送机构和用于将料盘送入对应机构的顶升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拉力测试机构包括测试机架、检测工位、测试组件和分离组件,所述测试机架上设有Z轴驱动装置和Y轴驱动装置,所述测试组件连接所述Z轴驱动装置,所述Y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Z轴驱动装置,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所述测试机架之间,所述分离组件架设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拉力测试机构包括第一拉力测试机构和第二拉力测试机构,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测试治具、安装在所述测试治具上的拉力传感器和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检测吸头。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安装座、限位板和调节气缸,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供所述检测吸头插入的限位孔,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两侧,所述限位板滑动装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调节气缸连接所述限位板。进一步的,所述不良磁铁排除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后方,所述不良磁铁排除机构包括固定板、刮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铁棒,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刮板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检测吸头插入的通孔,所述刮板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凹槽,所述铁棒架设在所述固定板后端。进一步的,所述不良品替换机构包括替换机架、备用良品工位和替换工位,所述备用良品工位底部设有备用盘上料组件,所述替换机架上设有替换组件,所述替换组件包括三轴驱动装置和夹持组件,所述三轴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替换机架架设在所述替换工位和所述备用良品工位之上,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三轴驱动装置上。进一步的,所述三轴驱动装置包括X轴气缸、Y轴气缸、第一Z轴气缸和第二Z轴气缸,所述X轴气缸连接所述Y轴气缸,所述第一Z轴气缸和第二Z轴气缸均连接所述X轴气缸,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用于夹持备用良品的第一夹爪和用于夹持不良品的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一Z轴气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爪与所述第二Z轴气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备用盘上料组件包括托盘、用于带动所述托盘打开和关闭的无杆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托盘上下移动的滑台气缸、用于转运备用盘的移送装置和将备用盘送入替换工位的提升装置,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移送装置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不良品下料组件包括接料板、传动组件、不良品收纳槽和用于抬升不良品料盘的抬升组件,所述接料板滑动装接在所述备用良品工位和所述不良品收纳槽底部,所述接料板连接所述传动组件,所述抬升组件设置在所述移送装置两侧。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为中空皮带输送机,所述顶升组件设有固定架、用于承托料盘的顶板和用于驱动所述顶板的行程气缸,所述顶板与所述行程气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行程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机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拉力测试机构对磁铁点胶效果进行测试,通过不良磁铁排除机构将拉力测试机构上的不良磁铁进行剔除以便进行下一次测试,不良品替换机构将不合格产品进行替换,最后整盘良品下料。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产品点胶效果的自动检测和替换,保证最终料盘中皆为合格产品,减少劳动力,大大提高检测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吸头吸附待测试产品,并在预设拉力带动检测吸头并利用分离组件实现脱离,拉力传感器会记录脱离时检测吸头与产品磁铁间的挣脱力,若挣脱力为0时,则判定产品磁铁已脱离产品,进而判断点胶效果为不合格,检测准确率高,且拉力一定,能够有效保护检测吸头和产品磁铁不被破坏。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设备的正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设备的俯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拉力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测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的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的不良磁铁排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的不良磁铁排除机构的正视图;图9:本专利技术的不良品替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本专利技术的不良品替换机构的侧视图;图11:本专利技术的替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本专利技术局部机座的面板示意图;图13:本专利技术局部机座的面板背面示意图;图14:本专利技术的备用盘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本专利技术的备用盘上料组件的截面示意图;图16:本专利技术的输送机构和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本专利技术的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机座;20、上料机构;30、拉力测试机构;31、测试机架;32、检测工位;33、测试组件;331、测试治具;332、拉力传感器;333、检测吸头;3331、安装部;3332、磁铁;3333、套筒;334、连接件;34、分离组件;341、安装座;342、限位板;343、调节气缸;344、限位孔;35、Z轴驱动装置;36、Y轴驱动装置;37、信号变送器;40、不良磁铁排除机构;41、固定板;42、刮板;43、第一气缸;44、第二气缸;45、铁棒;46、活动板;47、底板;50、不良品替换机构;51、替换机架;52、备用良品工位;53、替换工位;54、备用盘上料组件;541、托盘;542、无杆气缸;543、滑台气缸;544、移送装置;545、提升装置;546、挡板;55、替换组件;551、X轴气缸;552、Y轴气缸;553、第一Z轴气缸;554、第二Z轴气缸;555、第一夹爪;556、第二夹爪;60、下料机构;61、良品下料机构;62、不良品下料机构;621、接料板;622、传动组件;623、抬升组件;624、不良品收纳槽;70、输送机构;80、顶升机构;81、固定架;811、导向柱;82、顶板;821、滑套;83、行程气缸。具体实施方式现有人工点检磁铁点胶效果的方式存在效率低、易遗漏等问题。所以本专利技术提出新的方案,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3,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包括机座10,所述机座10设有料盘上料机构20、拉力测试机构30、不良磁铁排除机构40、不良品替换机构50和下料机构60,所述下料机构60包括良品下料机构61和不良品下料机构62,所述料盘上料机构20、测试机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所述机座设有料盘上料机构、拉力测试机构、不良磁铁排除机构、不良品替换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良品下料机构和不良品下料机构,所述料盘上料机构、测试机构、不良品替换机构和良品下料机构底部设有用于输送料盘的输送机构和用于将料盘送入对应机构的顶升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所述机座设有料盘上料机构、拉力测试机构、不良磁铁排除机构、不良品替换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良品下料机构和不良品下料机构,所述料盘上料机构、测试机构、不良品替换机构和良品下料机构底部设有用于输送料盘的输送机构和用于将料盘送入对应机构的顶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测试机构包括测试机架、检测工位、测试组件和分离组件,所述测试机架上设有Z轴驱动装置和Y轴驱动装置,所述测试组件连接所述Z轴驱动装置,所述Y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Z轴驱动装置,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所述测试机架之间,所述分离组件架设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测试机构包括第一拉力测试机构和第二拉力测试机构,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测试治具、安装在所述测试治具上的拉力传感器和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检测吸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安装座、限位板和调节气缸,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供所述检测吸头插入的限位孔,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两侧,所述限位板滑动装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调节气缸连接所述限位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磁铁排除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后方,所述不良磁铁排除机构包括固定板、刮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铁棒,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刮板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检测吸头插入的通孔,所述刮板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凹槽,所述铁棒架设在所述固定板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锋王丽丽庄彬强刘奕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