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搅拌头及采用该搅拌头的和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16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搅拌头,属于和面领域,所述搅拌头由两根形状相同的搅拌杆组成,所述搅拌杆两端通过第一固定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两端上,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杆和所述搅拌杆内均形成有用于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水流通道,搅拌时在通入循环水,可带走面团中的部分热量,改善面团的成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搅拌头及采用该搅拌头的和面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和面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搅拌头及采用该搅拌头的和面机。
技术介绍
和面机主要就是将面粉和水进行均匀的混合,传统的工业合面机一般采用卧式,包括搅拌缸、搅勾、传动装置、电器盒、机座等部件,螺旋搅勾由传动装置带动在搅拌缸内回转,同时搅拌缸在传动装置带动下以恒定速度转动。缸内面粉不断地被推、拉、揉、压,充分搅和,迅速混合,使干性面粉得到均匀的水化作用,扩展面筋,成为具有一定弹性、伸缩性和流动均匀的面团。由于面筋需要逐渐形成,面粉和水必须在密封的环境下搅拌一定时间,这段时间短则10多分钟,长则半个小时,使得后序对面团的使用存在较长的等待时间,供料不连续,而且一次搅拌的面粉数量较大,对和面机的搅勾和搅拌缸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搅拌后形成的面团较大,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加工,对后序的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和面机存在的供料不连续、存在较长等待时间、对设备要求高、对后序面团的加工工艺要求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段式和面机,包括机架、送料绞龙组件和两个以上并排设置的和面主体,所述和面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送料绞龙组件位于所述和面主体上方,且所述送料绞龙组件出料口与每个所述和面主体进料口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管道开闭的阀门。采用送料绞龙与和面主体相配合进行和面,面粉先在送料绞龙中与水混合形成湿糊状,再送到和面主体中进行搅拌,形成团状并直至搅拌完成;由于一个送料绞龙组件对应两个以上的和面主体,可对不同和面主体错开给料,使得和面主体中面团形成时间错开,降低了后道工序的等待时间;而且由于分成两个和面主体进行和面,降低了单一和面主体的搅拌负荷,从而降低了和面过程中面团对搅拌头和缸体的冲击作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面团在搅拌过程中会经历原料混合形成湿糊状阶段、面筋开始形成阶段、面筋扩展阶段和面筋完全形成阶段。在面筋开始形成阶段、面筋扩展阶段和面筋完全形成阶段中,面团已经形成团状,不方便在两个容器之间进行转移,故需要在湿湖状阶段完成前,面筋开始形成阶段初期即进行转移。优选地,所述和面主体包括电机、皮带传动组件、和面壳体、搅拌轴和搅拌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搅拌轴和所述搅拌头位于所述和面壳体内部,所述搅拌头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皮带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搅拌轴旋转。湿糊状阶段时,水与面粉进行混合,由于面粉才开始吸收水,所以水分主要停留在面粉表面而成湿糊状,这一阶段面粉还未成团,流动性较强。在面筋开始形成阶段,这一阶段面粉已经完成了对水分的吸收,并开始了面粉颗粒与面粉颗粒之间的联接,并在搅拌头的搅拌作用下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面筋,面粉颗粒由于相互之间粘结力作用开始出现不粘缸,但是具有网状结构的面筋数量还不太多,弹性和延展性仍较差。面筋扩展阶段,这一阶段是面筋进一步形成的过程,面团也由简单而少量的网状结构形成复杂而大量的网状结构,面团表面开始变干糙,但弹性和延展性明显改善。面筋完全形成阶段,这一阶段面筋的网状结构已经趋于稳定和平衡,无论从数量还是从网状结构的复杂性来看,均已经不再随搅拌而发生较大变化,面团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弹性,能拉出均匀的面筋膜。根据面粉和面形成面筋的四个不同阶段的物理状态,这里在分段搅拌、分段给水、持续冷却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以降低和面工艺对设备质量的要求,提高得到面团的质量,降低后道工序的等待时间。优选地,所述搅拌轴水平设置。优选地,所述搅拌头由两根形状相同的搅拌杆组成,每根搅拌杆均由特定二维形状沿三维曲线轨迹延伸并同步绕所述搅拌轴轴线旋转至180°而成,所述特定二维形状所在面与所述搅拌轴轴线垂直。优选地,以搅拌轴一端为圆心,搅拌轴轴线方向为Z轴,点M(x,y,z)为所述三维曲线上任意一点,点M满足如下要求:其中L为搅拌轴的安装长度,所述搅拌杆两端通过第一固定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两端上,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杆的长度为H,所述搅拌杆中间与所述搅拌轴轴线之间的距离为W,其中H和W均小于L。采用两根长度方向沿三维曲线轨迹方向延伸的搅拌杆,使搅拌杆呈类螺旋状缠绕在搅拌轴表面,搅拌杆随搅拌轴的旋转带动面团在和面壳体内运动,面团在搅拌杆的冲击力、自身重力、和面壳体内壁的阻力及粘合力的作用下发生挤压、拉伸等变形,逐渐形成网状结构的面筋。其中类螺旋状结构的设计,提高了搅拌杆与面团的接触面积,分散并降低了在旋转过程中面团对搅拌杆的阻力作用,提高了搅拌效果。其中H和W的距离优选为H为W的两倍,这样可以提高搅拌过程中搅拌杆由面团内层向外层或外层向内层的冲击力的作用,实现均匀温和搅拌。优选地,所述搅拌杆中间通过第二固定连接杆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中部。中搅拌杆中间设置第二固定连接杆,可对搅拌杆起支撑作用,有效防止搅拌杆的变形。优选地,所述特定二维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边形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特定二维形状为四角均平滑过度的平行四边形。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杆和所述搅拌杆内均形成有用于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由于搅拌杆在搅拌时与面团之间进行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这些热量一直留在面团中,会影响面筋的形成质量,设置水流通道,搅拌时在通入循环水,可带走面团中的部分热量,改善面团的成团质量。优选地,所述搅拌杆表面与所述水流通道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搅拌杆表面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出水通道。由于面粉与水混合的初期,将水全部放入与面粉混合,会延长面粉在湿糊状阶段的时间,而且面粉在湿糊状阶段时,就会有部分面粉开始形成面筋,影响面团的转移。这里采用两段式加水方式,在混和阶段加入70-80%的水量,再在在水流通道与搅拌杆表面之间设置出水通道,在适当的时候对面团进行补水,可提高面筋在湿糊状阶段停留时间,从而为面团的转移提供更便捷的条件;此外在面筋扩展阶段扩展阶段,面筋进一步形成,面粉表面水粉被吸收而变干糙,这时通过补水使面粉表面重新呈湿润状态,提高面粉内部吸水的效率,加速面筋的形成。优选地,所述搅拌杆表面位于所述出水通道位置处形成有防止面粉颗粒物通过出水通道进入水流通道的安装罩。优选地,所述安装罩与所述搅拌杆连接边缘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分水口,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分水口之间形成有连通通道。将分水口设置在安装罩与搅拌杆连接边缘处,使其开口与搅拌杆表面接近平行,从而可有效避免搅拌杆在旋转过程中面团从分水口外进入水流通道。优选地,所述出水通道位于所述搅拌杆旋转方向一侧或相反一侧。优选地,所述出水通道内形成有一段控水通道,所述控水通道内卡设有一颗控水球体,所述控水通道一端截面为直径小于所述控水球体直径的圆形,另一端截面为非圆形,且所述控水通道两端平滑过渡。出水通道设置在所述搅拌杆一侧,并通过控水通道与控水球体之间的配合,使得搅拌杆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控水通道实现开闭状态的切换,从而可直接通过控制搅拌杆的旋转方向实现补水或非补水状态。当所述控水球体处于控水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头由两根形状相同的搅拌杆组成,所述搅拌杆两端通过第一固定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两端上,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杆和所述搅拌杆内均形成有用于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头由两根形状相同的搅拌杆组成,所述搅拌杆两端通过第一固定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两端上,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杆和所述搅拌杆内均形成有用于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表面与所述水流通道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搅拌杆表面与所述水流通道的出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表面位于所述出水通道位置处形成有防止面粉颗粒物通过出水通道进入水流通道的安装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罩与所述搅拌杆连接边缘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分水口,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分水口之间形成有连通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位于所述搅拌杆旋转方向一侧或相反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强
申请(专利权)人:龙海市安得马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