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表防堵、小压损及耐磨损流量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96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能表防堵、小压损及耐磨损流量计,该流量计结构的内部主要设计为带有洁净进水口的具有离心抛物功能的防堵减压曲面构件,所述构件与流量计外壳构成两个半圆型腔,其中间为叶轮出水腔,叶轮腔安装在该出水腔上,两个半圆型腔与流量计进、出水端和叶轮腔相通,并分别构成主流与从流关系,被测介质从入口端进入流量计,在分流线处分别同时进入两个半圆型腔,其中的杂质经过抛物曲面在与主流成90℃角的过滤网的微小补偿作用下,随主流流出流量计,经杂质抛物处理后的洁净介质从从流进入叶轮腔,推动叶轮转动,最终输出全部被测介质的流量脉冲信号。(*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机械叶轮式的测量载热液体流量的装置,尤其是①适用于被测量介质含颗粒或线性杂物及其它混浊物等情况下、②适用于载热液体循环系统要求的压力损失小的情况下、③适用于对流量计要求耐磨损系数高等情况下的测量。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机械叶轮式流量计是由表外壳、内部机械构件、叶轮底座等构成。将流量计按流量方向安装在循环系统上,被测介质从入口端进入流量计腔体,经过传感元件——叶轮后流出腔体,最终计算并显示出(在计算处理上,可用不同的方法,如机械指针或电子计数)流经流量计的介质的质量或体积。但是①此种流量计如果安装在被测介质质量较好的环境下则不会影响其测量精度,但是实践证明如果被测介质质量差,则叶轮很容易被介质循环系统内的沉淀颗粒堵死或被其它脏浊物(如头发丝、麻丝等线性杂物)缠死,从而影响正常的测量精确度或失去测量意义。人们为于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在流量计前、后端加过滤网,进一步又在其前端直管段上加过滤器的措施来解决。采取这种办法,一是给使用者带来经常拆卸、清除杂物的麻烦(清洗不及时,流量计不工作),增加了没完没了的不定时、不规律的工作量,给日常工作和生活均带来诸多不便;二是又增加了新的系统的压损,从而导致供应循环介质部门增大二次设备的改造投资;三是由于使用了过滤网、过滤器,从而浪费了国家的材料资源。②此种流量计本身的压损基本都在11~12kpa,再加上安装过滤器后产生的压损,则每单元的压损均在22~24kpa。如果安装在热循环系统对压力损失要求不大的环境下,则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使用,但系统对流量计的压力损失要求严格(尤其要求单元压损不大于6kpa)时,这种流量计就满足不了要求了,除非再投资更换二次供水高压设备,但这样势必带来资金浪费。③此种流量计其测量原理是让流进流量计的所有介质全部通过叶轮,进而推动叶轮转动,而长时间的高速旋转将使叶轮轴受到不可避免的严重磨损,时间稍长,原有的精密机械组合受到破坏,影响测量精确度,从而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流量计在被测量介质质量差的环境下不能正常工作的不合理性;克服流量计本身及其加装过滤器后所产生的单元压损不适合系统小压损整体要求的条件下的正常工作;克服叶轮轴磨损大之上述三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流量计——防堵、小压损及耐磨损流量计。该防堵、小压损及耐磨损流量计①不仅能在被测量介质质量好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而且能在被测介质质量脏、浊、混等恶劣环境下不需在其进、出口端加过滤网和在其前端直管段上不加过滤器的情况下使其正常工作,以达到精确测量和长期使用的目的;②不但能在单元压损为24kpa的条件下顺利运转,也能满足管网对单元压损要求小(小于6kpa)的条件下正常工作;③由于该流量计充分运用同比分流和等效采样原理,使其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其脉冲当量大大降低,从而使产品的使用寿命成比例延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能表防堵、小压损及耐磨损流量计,包括流量计外壳、进水口、出水口、叶轮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量计腔内主要设计为一个带有洁净进水口的并具有分流、离心、抛物功能的防堵减压曲面构件与流量计外壳构成的两个半圆形腔和叶轮腔,叶轮腔安装在防堵减压曲面构件上部的叶轮出水腔上,两个半圆形腔与流量计进、出水端和叶轮腔相通,并分别构成主流与从流关系,叶轮安装在叶轮腔内。其中所述的防堵减压曲面构件安装在流量计外壳内,分流线正对进水口端,其相临两面为抛物面;防堵构件的底部为带有定位装置的扁平圆柱体,圆柱体的上面左右两侧(相对分流线而言)为水平面或凸型曲面;防堵减压曲面构件顶部为带有洁净进水口的圆环形,中间为叶轮出水腔;防堵减压曲面构件的出水口两侧个有一个堵水小凸面。所述的防堵减压曲面构件可设计为一次抛物曲面或多次抛物面。所述的防堵减压曲面构件可设计为一个或多个进水口,其叶轮腔可设计为单流束或多流束式。所述的可将防堵减压曲面构件设计为与流量计外壳只构成一个半圆型腔或中间直通腔。此外可根据流量计的口径设定防堵减压曲面和叶轮腔的大小与几何尺寸。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被测介质从入口端进入流量计,在分流线处分别同时进入两个半圆型腔,借助腔体的半圆型和防堵减压构件的特殊几何曲面及主流惯性,在离心抛物作用下将被测介质中的杂质甩到出口端,洁净介质从进水口进入叶轮腔,推动传感元件——叶轮转动,流出流量计。②上述防堵减压构件可根据需要的脉冲当量数将其设计为与流量计外壳只构成一个半圆型腔,半圆型腔与流量计进、出水端和叶轮进水口相通,叶轮腔及其支架安装在防堵减压曲面构件上部中间的叶轮出水腔上;③所述防堵减压构件还可根据需要,将其设计为中间直通腔,直通腔将流量计进水口和出水口直接连通,直通腔整体设计为两层,其中一层连通叶轮进水腔和流量计出水端,另一层连通叶轮出水腔和流量计出水端,防堵减压构件的上部仍为叶轮腔,叶轮腔可设计为多流束或单流束式。通过大量实验和长时间的稳定运行,本技术的可靠度达100%,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检定规程JJG225-2001的要求,其适合口径范围为DN15~DN8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在防堵、小压损及耐磨损流量计的进、出口端不需加过滤网,其前端直管段不需加过滤器的情况下,既可适用于清洁介质的测量,又可用于脏、浊、混等质较差的介质环境下测量,这样不但确保了实用性,而且给日常工作、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同时,节省了材料资源和劳动力;二、由于特殊曲面构件原因,使被测介质流经流量计的全过程压力损失小,及安装时不需加过虑网、过滤器而产生的新压损,是单元压损控制在6kpa以下,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压力损失大大减小,使供应循环介质部门减少或免除系统的二此设备投资,甚至为国家节省外汇;三是这种结构使流量计易损件——叶轮的转动圈数减少(通常为减少到60%),这样在同种材质下,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纵剖面图。图3是防堵减压构件的立体图,其中图3-1为进水端正面,图3-2为出水端正面。图中1.流量计外壳,2.防堵减压构件的分流线,3.半圆型腔,4.叶轮进水口,5.防堵减压曲面构件6.叶轮出水腔,7.杂质出口处,8.流量计出水端口,9.叶轮,10.脉冲接受处,11.叶轮腔支架,12.叶轮出水口,13.抛物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名称)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中,将防堵构件5安装在流量计外壳1内,其分流线2正对流量计进水端。图2中,叶轮9安装在叶轮腔内,叶轮腔支架11安装在叶轮出水腔6上,叶轮腔安装在叶轮腔支架上,被测介质从进口端进入流量计,在分流线2处同时进入两个半圆型腔3,被测介质中的杂质经过抛物面13被甩到杂质出水口7处,洁净介质从叶轮进水口4进入叶轮腔,进而推动叶轮转动并发出脉冲信号,在脉冲接收处10装有采集脉冲信号的传感探头。图3中,洁净介质和杂质最后分别从叶轮出水口12及杂质出口处7流进流量计出水端口8,并最终流出流量计。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能表防堵、小压损及耐磨损流量计,包括流量计外壳、流量计腔、进水口、出水口、叶轮、叶轮出水腔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量计腔内有一个带洁净进水口的并具有分流、离心、抛物功能的防堵减压曲面构件,该防堵减压曲面构件与流量计外壳构成半圆形腔和叶轮腔,所述叶轮腔安装在防堵减压曲面构件上部的叶轮出水腔上,所述的两个半圆形腔与流量计进、出水端和叶轮腔相通,并分别构成主流与从流关系,叶轮安装在叶轮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福敏段桂利程相春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米特智能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