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其结构包括底板和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通过在底座顶部设置了转动机构,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使太阳模拟球自转,连接板转动,连接杆带动第二转轴和固定轴配合转动,实现地球模拟球的公转,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使地球模拟球自转,第三齿轮通过第四齿轮带动固定轴转动,实现月亮模拟球的公转,利用太阳模拟球、地球模拟球和月亮模拟球的自转及公转,讲解月相、昼夜交替等天文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通常未能实现球体的自转,导致演示过程不直观,无法全面的展现由于自转导致的不同天文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属于教学辅助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天文现象如日食和月相等知识,往往由于没有实物、过于抽象,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因此,需要使用能具象展示日食和月相产生过程的教学演示装置,用不同大小的球体表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球体在同心圆弧轨上运动来模拟日食等天文现象,这对于学生快速理解学习的帮助巨大。现有技术的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通常未能实现球体的自转,导致演示过程不直观,无法全面的展现由于自转导致的不同天文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通常未能实现球体的自转,导致演示过程不直观,无法全面的展现由于自转导致的不同天文现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包括底板和转动机构,所述底板顶面中部固定有底座,且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于底座顶部,所述转动机构由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行星轮、连接杆、第二电机、第二行星轮、第二转轴、固定轴、灯槽、照明灯、蓄电池、充电口和开关按钮组成,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底座内底面中部,且第一电机顶面中部减速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行星轮设置于第一转轴外壁中部,所述连接杆固定于连接板顶面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第二支撑板底面中部,所述第二行星轮嵌于第二支撑板内壁,所述第二转轴贯穿于第二支撑板中部与第二电机顶面中部减速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贯穿第二支撑板顶面左侧与第四齿轮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灯槽开设于太阳模拟球内右侧,且灯槽内安装有照明灯,所述蓄电池底板设置于底板内中部,所述充电口开设于底板前端面右侧,所述开关按钮开设于底板前端面左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设有太阳模拟球,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面右侧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顶端中部设置有地球模拟球,且地球模拟球左侧设有月亮模拟球,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照明灯、充电口和开关按钮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照明灯均与开关按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星轮由第一齿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组成,所述第一齿环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底端中部,所述第一齿轮内壁与第一转轴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外壁与第一齿环内壁和第一齿轮外壁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由第二齿环、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组成,所述第二齿环嵌于第二支撑板内壁,且第二齿环中部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外壁与第二齿环内壁和第三齿轮外壁啮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顶面左侧的连接杆外壁顶部贴合于第二齿轮,且连接板顶面右侧的连接杆顶面与第二支撑板底面左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星轮外壁贴合于第二支撑板内壁,且贴合面环绕有转珠。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底面与第二电机顶面中部减速器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外壁底部与第三齿轮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顶面固定有太阳模拟球,且第二转轴顶面固定有地球模拟球。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顶面焊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顶面与月亮模拟球底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第二支撑板底面中部,且第二电机外部设有固定架。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口为USB充电接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均为钨钢材质。本技术的一种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通过在底座顶部设置了转动机构,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实现太阳模拟球的自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杆带动第二转轴和固定轴配合转动,实现地球模拟球的公转,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实现地球模拟球的自转,第三齿轮通过第四齿轮带动固定轴转动,实现月亮模拟球的公转,利用太阳模拟球、地球模拟球和月亮模拟球的自转及公转,讲解月相、昼夜交替等天文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通常未能实现球体的自转,导致演示过程不直观,无法全面的展现由于自转导致的不同天文现象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行星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行星轮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底座-2、第一支撑板-3、太阳模拟球-4、连接板-5、第二支撑板-6、地球模拟球-7、月亮模拟球-8、转动机构-9、第一电机-91、第一转轴-92、第一行星轮-93、连接杆-94、第二电机-95、第二行星轮-96、第二转轴-97、固定轴-98、灯槽-99、照明灯-910、蓄电池-911、充电口-912、开关按钮-913、第一齿环-931、第一齿轮-932、第二齿轮-933、第二齿环-961、第三齿轮-962、第四齿轮-96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包括底板1和转动机构9,底板1顶面中部固定有底座2,且底座2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转动机构9设置于底座2顶部,所述转动机构9由第一电机91、第一转轴92、第一行星轮93、连接杆94、第二电机95、第二行星轮96、第二转轴97、固定轴98、灯槽99、照明灯910、蓄电池911、充电口912和开关按钮913组成,第一电机91安装于底座2内底面中部,且第一电机91顶面中部减速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2,第一行星轮93设置于第一转轴92外壁中部,连接杆94固定于连接板5顶面左右两侧,保证第一齿轮932正常带动第二支撑板6转动,第二电机95安装于第二支撑板6底面中部,第二行星轮96嵌于第二支撑板6内壁,第二转轴97贯穿于第二支撑板6中部与第二电机95顶面中部减速器转动连接,固定轴98贯穿第二支撑板6顶面左侧与第四齿轮963中部固定连接,灯槽99开设于太阳模拟球4内右侧,且灯槽99内安装有照明灯910,模拟日光照射,加强学生对日全食等天文现象的理解,蓄电池911底板设置于底板1内中部,保证电源供应正常,充电口912开设于底板1前端面右侧,开关按钮913开设于底板1前端面左侧。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顶部设有太阳模拟球4,第一支撑板3底面右侧设置有连接板5,且连接板5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6顶端中部设置有地球模拟球7,且地球模拟球7左侧设有月亮模拟球8,第一电机91、第二电机95、照明灯910、充电口912和开关按钮913均与蓄电池911电连接,第一电机91、第二电机95和照明灯910均与开关按钮913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星轮93由第一齿环931、第一齿轮932和第二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面中部固定有底座(2),且底座(2)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9),所述转动机构(9)设置于底座(2)顶部,所述转动机构(9)由第一电机(91)、第一转轴(92)、第一行星轮(93)、连接杆(94)、第二电机(95)、第二行星轮(96)、第二转轴(97)、固定轴(98)、灯槽(99)、照明灯(910)、蓄电池(911)、充电口(912)和开关按钮(913)组成,所述第一电机(91)安装于底座(2)内底面中部,且第一电机(91)顶面中部减速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2),所述第一行星轮(93)设置于第一转轴(92)外壁中部,所述连接杆(94)固定于连接板(5)顶面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电机(95)安装于第二支撑板(6)底面中部,所述第二行星轮(96)嵌于第二支撑板(6)内壁,所述第二转轴(97)贯穿于第二支撑板(6)中部与第二电机(95)顶面中部减速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98)贯穿第二支撑板(6)顶面左侧与第四齿轮(963)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灯槽(99)开设于太阳模拟球(4)内右侧,且灯槽(99)内安装有照明灯(910),所述蓄电池(911)底板设置于底板(1)内中部,所述充电口(912)开设于底板(1)前端面右侧,所述开关按钮(913)开设于底板(1)前端面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面中部固定有底座(2),且底座(2)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9),所述转动机构(9)设置于底座(2)顶部,所述转动机构(9)由第一电机(91)、第一转轴(92)、第一行星轮(93)、连接杆(94)、第二电机(95)、第二行星轮(96)、第二转轴(97)、固定轴(98)、灯槽(99)、照明灯(910)、蓄电池(911)、充电口(912)和开关按钮(913)组成,所述第一电机(91)安装于底座(2)内底面中部,且第一电机(91)顶面中部减速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2),所述第一行星轮(93)设置于第一转轴(92)外壁中部,所述连接杆(94)固定于连接板(5)顶面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电机(95)安装于第二支撑板(6)底面中部,所述第二行星轮(96)嵌于第二支撑板(6)内壁,所述第二转轴(97)贯穿于第二支撑板(6)中部与第二电机(95)顶面中部减速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98)贯穿第二支撑板(6)顶面左侧与第四齿轮(963)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灯槽(99)开设于太阳模拟球(4)内右侧,且灯槽(99)内安装有照明灯(910),所述蓄电池(911)底板设置于底板(1)内中部,所述充电口(912)开设于底板(1)前端面右侧,所述开关按钮(913)开设于底板(1)前端面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教学用日食现象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顶部设有太阳模拟球(4),所述第一支撑板(3)底面右侧设置有连接板(5),且连接板(5)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6)顶端中部设置有地球模拟球(7),且地球模拟球(7)左侧设有月亮模拟球(8),所述第一电机(91)、第二电机(95)、照明灯(910)、充电口(912)和开关按钮(913)均与蓄电池(911)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1)、第二电机(95)和照明灯(910)均与开关按钮(91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雯,
申请(专利权)人:刘静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