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双工通信电路及全双工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754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4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全双工通信电路及全双工通信装置,通过在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一收发器模块和第二收发器模块,在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三收发器模块和第四收发器模块,从而在主控模块和受控模块之间设置两路485通信链路,解决了现有的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转RS485只能采用半双工模式,无法实现同时通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双工通信电路及全双工通信装置
本申请属于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全双工通信电路及全双工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RS485是一个定义平衡数字多点系统中驱动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的标准,该标准由电信行业协会和电子工业联盟定义,使用该标准的数字通信网络能在远距离条件下以及电子噪声大的环境下有效传输信号,使其广泛的应用在工控、智能仪表等相关领域。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方式实现通信:发送端将串行口的TTL电平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A,B两路输出,经过线缆传输之后在接收端将差分信号还原成TTL电平信号。由于传输线通常使用双绞线,又是差分传输,所以有极强的抗共模干扰的能力,优点是传输距离长,可以实现多点传输。然而,现有的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转RS485只能采用半双工模式,无法实现同时通信。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双工通信电路及全双工通信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转RS485只能采用半双工模式,无法实现同时通信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双工通信电路,包括:主控模块、第一受控模块、第一收发器模块、第二收发器模块、第三收发器模块以及第四收发器模块;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和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用于接收逻辑电平信号,并将所述逻辑电平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和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用于接收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差分信号转换为逻辑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可选的,所述全双工通信电路还包括多个受控单元,每一所述受控单元包括一第二受控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二收发器模块和第三收发器模块;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二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三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三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三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收发器芯片;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驱动器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驱动器输出使能端以及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接收器输出使能端共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接收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供电端,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电源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供电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第一差分信号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第二差分信号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可选的,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型号为MAX3485。可选的,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包括: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二电容以及第二收发器芯片;所述第二收发器芯片的第一差分信号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作为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收发器芯片的第二差分信号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作为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收发器芯片的电源、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供电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收发器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二收发器芯片的驱动器输出使能端、所述第二收发器芯片的接收器输出使能端以及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收发器芯片的驱动器输入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收发器芯片的接收器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供电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和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之间还设有接口转换模块,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与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通过所述接口转换模块进行信号传输。可选的,所述接口转换模块包括接口座、第一稳压芯片以及第二稳压芯片;其中,所述接口座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接口座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三端接地;所述接口座的第三端、所述第二稳压芯片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接口座的第四端、所述第二稳压芯片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稳压芯片的第三端接地。可选的,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结构相同。可选的,所述第一受控模块为电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全双工通信电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双工通信电路及全双工通信装置,通过在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一收发器模块和第二收发器模块,在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三收发器模块和第四收发器模块,从而在主控模块和受控模块之间设置两路485通信链路,解决了现有的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转RS485只能采用半双工模式,无法实现同时通信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双工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第一受控模块、第一收发器模块、第二收发器模块、第三收发器模块以及第四收发器模块;/n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和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用于接收逻辑电平信号,并将所述逻辑电平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n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n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和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用于接收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差分信号转换为逻辑电平信号;/n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双工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第一受控模块、第一收发器模块、第二收发器模块、第三收发器模块以及第四收发器模块;
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和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用于接收逻辑电平信号,并将所述逻辑电平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
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和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用于接收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差分信号转换为逻辑电平信号;
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双工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双工通信电路还包括多个受控单元,每一所述受控单元包括一第二受控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二收发器模块和第三收发器模块;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二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二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三收发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三收发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受控模块对应的第三收发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受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双工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器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收发器芯片;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驱动器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驱动器输出使能端以及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接收器输出使能端共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接收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供电端,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电源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供电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收发器芯片的第一差分信号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善策王玉奇李向龙熊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