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开俊专利>正文

交流脉冲式液位显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73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液位显示控制器。由壳体、底座、低液位显示灯、中液位显示灯、高液位显示灯、输出显示灯、接线端子及接线固紧螺孔、电路板等部件组成,在壳体顶板上设置低液位显示灯、中液位显示灯、高液位显示灯、输出显示灯,在壳体底座上设置接线端子及接线固紧螺孔,在壳体后板前底座上设置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置电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电极被污染失灵现象、电路板被腐蚀生锈脱落失效、及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等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可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液位显示控制器。目前用户使用的液位控制器一般使用20天左右就要清洗电极,半年更换,否则电极很快被污染沾垢失效,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局限于在非腐蚀液体中使用。其原因一是用直流电作为探测信号源,长期置于液体中通以直流电的电极被电解电镀等综合效应易沾满污物,使电极间的电阻值不断增大而失效;二是电极是金属易生锈脱落失灵所致。本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采用脉冲交流电作为探测信号源,采用非金属炭棒作为探测电极,并设置液位显示和软启动输出装置的交流脉冲式液位显示控制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在控制器的壳体顶部设置低、中、高三个液位显示灯孔和一个输出显示灯孔,在壳体底座设置软启动元件、在壳体底座的一侧设置接线端子及接线头固紧螺孔,在壳体后板前底座上设置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二板管、电容、电阻、电源变压器、继电器、三极管、及线路结构。控制器的线路结构如下控制器的接线端子8接入220V交流电零线N,接线端子9接相线L,供电电源变压器B初级线圈L1两端。电源变压器B降压线圈L2两端低压交流电一端m与电阻R5一端、R3一端、电容C3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公共电极a相连,构成交流电脉冲信号电路。R5另一端经整流二极管D7与R1一端、三极管Q2集电极相连,供电Q2,Q2发射极接L2另一端n,Q2基极与接线端子3、电极c相连,电极C通过液休与电极a相连,构成信号吸收及放大网络;R3另一端的一路经发光管LED2与三极管Q3集电极相连供电Q3,Q3发射极接低压交流电公共线n,Q3基极、二极管D6负端、电极d、通过液体与电极a相连,构成低液位显示网络;R3另一端的二路经LED3与Q4集电极相连供电Q4,Q4发射板接低压交流电公共线n,Q4基极、电极e、通过液体与电极a相连,构成中间液位显示网络;R3另一端的三路经LED4与Q5集电极相连供电Q5,Q5发射极接低压交流电公共线n,Q5基极、电极e通过液体与电极a相连,构成高液位显示网络。电源变压器B降压线圈L2两端低压交流电经桥式整流器和滤波电容C1相接,整流器正电压端与三极管Q1发射极相连,供电Q1,通过Q1集电板供电继电器J1、J2、发光管LED1,Q1集电极与继电器J1线包一端、继电器J2线包一端、二极管D5负端、电容C2正端、电阻R2一端相连,R2另一端与发光管LED1正端相连,继电器J1线包另一端、继电器J2线包另一端、二极管D5正端、C2负端、LED1负端接直流电源公共线,构成上、下限液位控制和输出控制及输出显示网络。上、下限液位控制由继电器J1实施,加液或排液由继电器J2来实现。接线端子6外接220V交流电相线,经软启动元件Rt接继电器J2接点(2),J2常闭点(1)与接线端子5相连,J2常开触点(3)与接线端子7相连,构成软启动输出网络。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没有直流电通过液体和电板,电极不会出现电解电镀效应而被污染失灵现象;二是可在电阻为0~1兆欧的不同条件液体中使用,长期置于强腐蚀液体的电极不会被腐蚀生锈脱落失效,也不需要经常清洗和更换电极;三是能有效地消除控制输出瞬间大电流对受控电器(液泵电机)的冲击烧毁,可防止常见的继电器触点打火花烧蚀而引起的接触不良现象;四是高、中、低液位显示和输出显示直观。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打开壳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线路结构图。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实施列)作进一步详述参照附图1-2,本技术由壳体1、低液位显示灯2、中液位显示灯3、高液位显示灯4、输出显示灯5、九个接线固紧螺孔6、九个接线端子7、电路板8、二极管9、电容10、电容11、继电器12、继电器13、三极管14、电源变压器15、电阻16、底座17、软启动元件18组成,在底座17中间设软启动元件、在底座17一侧设九个接线端子7和相应的九个接线头固紧孔6属连体结构,在壳体1后板底座17上设置电路板8,电路板8上设置电源变压器15、继电器(12、13)、显示灯(2、3、4、5)、二极管9、电容(10、11)、继电器(12、13)、三板管14、电源变压器15、电阻16、及线路结构。参照附图3,本技术的线路结构控制器的接线端子8接入220V交流电零线N,接线端子9接相线L,供电电源变压器B初级线圈L1两端。电源变压器B降压线圈L2两端低压交流电一端m与电阻R5一端、R3一端、电容C3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公共电板a相连,构成交流电脉冲信号电路。R5另一端经整流二极管D7与R1一端、三极管Q2集电极相连,供电Q2,Q2发射极接L2另一端n(低压交流电公共线),Q2基板与接线端子3、电极c相连,电极C通过液体与电极a(信号源)相连,构成信号吸收及放大网络。R3另一端的一路经发光管LED2与三极管Q3集电极相连供电Q3,Q3发射极接低压交流电公共线n,Q3基极、二极管D6负端、电极d、通过液体与电极a相连,构成低液位显示网络。R3另一端的二路经LED3与Q4集电极相连供电Q4,Q4发射极接低压交流电公共线n,Q4基极、电极e、通过液体与电极a相连,构成中间液位显示网络。R3另一端的三路经LED4与Q5集电极相连供电Q5,Q5发射极接低压交流电公共线n,Q5基极、电极e通过液体与电极a相连,构成高液位显示网络。电源变压器B降压线圈L2两端低压交流电经桥式整流器和滤波电容C1相接,整流器正电压端与三板管Q1发射极相连,供电Q1,通过Q1集电极供电继电器J1、J2、发光管LED1,Q1集电极与继电器J1线包一端、继电器J2线包一端、二极管D5负端、电容C2正端、电阻R2一端相连,R2另一端与发光管LED1正端相连,继电器J1线包另一端、继电器J2线包另一端、二极管D5正端、C2负端、LED1负端接直流电源公共线(地),构成上、下限液位控制和输出控制及输出显示网络。上、下限液位控制由继电器J1实施,加液或排液由继电器J2来实现。接线端子6外接220V交流电相线,经软启动元件Rt接继电器J2接点(2),J2常闭点(1)与接线端子5相连,J2常开触点(3)与接线端子7相连,构成软启动输出网络。从接线端子7输出220V电源供电电泵排液,将电泵受控电源线由接线端子7改接到接线端子5即成为加液自动控制。本技术采用交流电基本原理电源变压器B降压线圈L2两端低压交流电。一端m经微分电容C3、信号电阻R4,得到一组微弱的尖脉冲信号,并通过接线端子1送到电极a。液位探测电极b、c、d、e、f的探测信号,是由公共电极a通过液体提供的,二板管D6是交流脉冲信号电压通过液体负半周时的公共回路通道。当交流信号电压在正半周(正向脉冲)时电流通过公共电极a→液体→探测电极(b、c、d、e、f)→吸收三极管(Q2、Q3、Q4、Q5)的be结→低压交流电公共线n;负半周(负向脉冲)时电流通过n→二极管D6→电极d→液体→电极a,形成交流电回路,因此通过电极a~f是微弱的脉冲交流电。三极管Q1~Q5有脉冲信号输入时导通,无脉冲信号输入时截止,均工作在开关状态。电极采用非金属炭棒。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脉冲式液位显示控制器,其特征是该控制器由壳体(1)、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脉冲式液位显示控制器,其特征是该控制器由壳体(1)、低液位显示灯(2)、中液位显示灯(3)、高液位显示灯(4)、输出显示灯(5)、固紧螺孔(6)、接线端子(7)、电路板(8)、二极管(9)、电容(10、11)、继电器(12、13)、三极管(14)、电源变压器(15)、电阻(16)、底座(17)、软启动元件(18)组成,在壳体(1)顶部设置低液位显示灯(2)、中液位显示灯(3)、高液位显示灯(4),输出显示灯,在壳体底座(17)设置接线端子(7)、固紧螺孔(6)及软启动元件(18),在壳体(1)后板前底座(17)上设置电路板(8),在电路板(8)上设置二极管(9)、电容(10、11)、继电器(12、13)、三极管(14)、电源变压器(15)、电阻(16)及线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开俊
申请(专利权)人:甘开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