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621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2
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包括箱体,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控制室、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控制室、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的内表面分别设有铅板,检测室内安装有用于检测的X射线机;位于检测室上方的箱体顶部设有开口且开口处活动安装有活动顶板,活动顶板朝向控制室和电气设备室的两端分别通过防水结构与箱体开口处相连。能够在必要时开启检测室上方的箱体,且不影响检测室的辐射防护能力,箱体开启处还具有防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
本技术涉及车载工业CT箱体
,具体涉及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
技术介绍
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系统突破了传统固定式低能X射线CT系统成像设备无法机动的弊端,实现了工件的“靠前检测”。该系统可实现对工件内部缺陷的精确定位和定量测量,为工件提供准确的“健康状况”和“故障分析”数据。工业CT系统的车载机动,既要求整个系统高度集成化、小型化,也要求承载系统的舱体(或箱体)有一定的X射线辐射防护能力。现有技术中具有公开号为CN109009192A的中国专利《箱式CT检查装置》,具体公开了包括分割为扫描舱和操作舱的箱式流动房以及设置在扫描舱内的CT检查机构,所述的扫描舱设置有外铅防护层,但此箱式CT检查装置的顶部无法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当需要检查箱体CT装置内部顶端产生的问题时需要将箱体内顶部结构拆除,因此操作较复杂,使用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能够在必要时将箱体顶部开启以对检测室顶部进行检查,不影响检测室的辐射防护能力,还能够防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包括箱体,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控制室、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控制室、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的内表面分别设有铅板,检测室内安装有用于检测的X射线机;位于检测室上方的箱体顶部设有开口且开口处活动安装有活动顶板,活动顶板朝向控制室和电气设备室的两端分别通过防水结构与箱体开口处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矩形管、第一方管和挡板,矩形管横置在检测室与控制室或与电气设备室的连接处,矩形管的两端分别固接在贴近检测室两侧的第一侧板内壁上端,矩形管朝向控制室或电气设备室的一端与固定顶板边缘搭接,另一端延伸至活动顶板下方;第一方管固设在矩形管顶部且与矩形管同向延伸,活动顶板朝向控制室或电气设备室的一端边缘搭接在第一方管顶部表面;挡板与矩形管相平行,挡板下部固设在矩形管朝向活动顶板一侧且其上部位于矩形管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包括竖直端和其上部向水平方向弯折形成的水平端,其中竖直端焊接在矩形管朝向活动顶板一侧的侧壁上,所述水平端朝向第一方管水平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顶板朝向箱体两侧的两端分别与箱体侧面顶部螺栓连接或一端铰接另一端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室包括第二顶板和第二顶板下方固接的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底部与箱体底部内表面固接;第二侧板包括从检测室内至检测室外依次布置的铅板、多层板、槽钢和铝塑板。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室与电气设备室之间的第二侧板上设有用于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连通或关闭的铅门,检测室内铅门同侧的第二侧板表面的铅板厚度小于铅门对侧的铅板厚度。进一步地,所述铅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直线轴承与第二侧板连接。进一步地,检测室内安装有用于吊起检测物的吊葫芦。进一步地,检测室内还设有固设在第二侧板上方的防爆照明灯和监控摄像头。进一步地,箱体内表面还设有保温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技术将箱体分为控制室、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三个部分,通过控制室近端控制检测室内的检测用具且在各室内设有防辐射的铅板,满足了系统集成化和小型化以及机动性要求;在检测室上方的箱体顶部开设开口,且在开口处设置活动顶板,可在必要时将检测室顶部整体开启,以进行检测室顶部的维修或检测室顶部线路的维修,且开启箱体顶部不影响整个箱体的辐射防护能力,保证了箱体开启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由于本技术中的防护铅房是用于室外检测活动,因此当活动顶板与箱体开口活动连接时很可能产生漏雨的情况,因此在活动顶板朝向控制室和电气设备室的两端分别设置防水结构与箱体开口相连,以保证活动顶板的结构不会产生漏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轴测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纵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检测室的横向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的B-B剖视图。图9为图6的C-C剖视图。在图中:箱体1、电气设备室2、检测室3、X射线机3-1、铅门3-2、铅板3-3、槽钢3-4、多层板铝塑板3-5、冷轧板3-6、控制室4、活动顶板5、吊装孔6、固定顶板7、第一方管8、第二方管9、挡板10、矩形管11、底板骨架14、直线轴承15、吊葫芦16、急停按钮17、防爆照明灯18、监控摄像头19、单轨吊安装基座20、风道21、线槽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包括由四块第一侧板、第一侧板顶部的第一顶板和第一侧板底部的底板骨架14固接而成的矩形的箱体1。该箱体1内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相连地布置有电气设备室2、检测室3和控制室4三部分。电气设备室2、检测室3和控制室4的内表面分别安装有防辐射的铅板3-3。控制室4内设有控制系统,电气设备室2内安装有检测用电器设备。位于中部的检测室3内安装有用于检测的核心部件X射线机3-1和面阵探测器,控制系统和电器设备均与检测室3内的核心检测部件通过有线或无线等方式电连接。此铅房可通过公路或铁路机动被载运到预定地点后直接使用(不脱离车辆);箱体1顶部的四个角点处分别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装孔6,箱体1还可通过固定或移动的起吊设备与箱体1顶部的吊装孔6相连以被吊运至地面后直接使用。如图1-5、图7所示,箱体1顶部的第一顶板包括瓦楞板制成的活动顶板5和两固定顶板7,两固定顶板7分别位于控制室4和电气设备室2顶部且其边缘分别与箱体1侧板顶部固接,两固定顶板7之间形成了开口且开口位于检测室3的顶部,活动顶板5活动安装在检测室3顶部的开口处,在必要时可以开启检测室3上方的箱体1顶部,在不影响整个箱体1的辐射防护能力的情况下,还能保证箱体1舱体的整体密封性。活动顶板5朝向检测室3两侧箱体1侧板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侧板顶部活动连接,优选地,活动顶板5朝向箱体1两侧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侧面顶部螺栓连接或一端铰接另一端螺栓连接。活动顶板5朝向控制室4和电气设备室2的两端分别通过防水结构与控制室4和电气设备室2顶部的固定顶板7边缘搭接。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矩形管11、第一方管8和L形的挡板10,矩形管11、第一方管8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矩形管11横置在检测室3与控制室4或与电气设备室2的连接处,矩形管11的两端分别固接在贴近检测室3两侧的第一侧板内壁上端,矩形管11朝向控制室4或电气设备室2的一侧与固定顶板7边缘搭接,另一侧延伸至活动顶板5下方;第一方管8固设在矩形管11顶部且与矩形管11同向延伸,活动顶板5朝向控制室4或电气设备室2的一端边缘搭接在第一方管8顶部表面,挡板10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控制室、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控制室、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的内表面分别设有铅板,检测室内安装有用于检测的X射线机;位于检测室上方的箱体顶部设有开口且开口处活动安装有活动顶板,活动顶板朝向控制室和电气设备室的两端分别通过防水结构与箱体开口处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控制室、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控制室、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的内表面分别设有铅板,检测室内安装有用于检测的X射线机;位于检测室上方的箱体顶部设有开口且开口处活动安装有活动顶板,活动顶板朝向控制室和电气设备室的两端分别通过防水结构与箱体开口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矩形管、第一方管和挡板,矩形管横置在检测室与控制室或与电气设备室的连接处,矩形管的两端分别固接在贴近检测室两侧的第一侧板内壁上端,矩形管朝向控制室或电气设备室的一端与固定顶板边缘搭接,另一端延伸至活动顶板下方;第一方管固设在矩形管顶部且与矩形管同向延伸,活动顶板朝向控制室或电气设备室的一端边缘搭接在第一方管顶部表面;挡板与矩形管相平行,挡板下部固设在矩形管朝向活动顶板一侧且其上部位于矩形管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竖直端和其上部向水平方向弯折形成的水平端,其中竖直端焊接在矩形管朝向活动顶板一侧的侧壁上,所述水平端朝向第一方管水平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低能X射线工业CT用辐射防护铅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曹雪祥陈研薛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