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49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视觉监测平台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容纳腔的视窗;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朝向视窗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第一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驱动源,第二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视觉监测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视觉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较小以及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
本技术涉及图像采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了自动化作业。视觉监测设备作为获取图像信息的关键设备,其在自动化作业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智能驾驶领域,需要通过视觉监测设备获取车身周围的图像信息,然后车载的计算平台才可以根据图像信息分析周围的环境,进而给出控制方案。现有的视觉监测设备通常只能获取到车身周围较小的视场范围内的图像,监测范围较小,存在较大的视觉盲区,因此需要布置数量众多的视觉监测设备,给使用带来不便。而且,现有的应用于智能驾驶车辆上的视觉监测设备缺乏有效的防护,容易出现进水、进灰尘等情况,导致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视觉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较小以及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容纳腔的视窗;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朝向视窗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第一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驱动源,第二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第二旋转驱动源与第一旋转驱动源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驱动第一旋转驱动源和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二轴线转动。进一步地,第二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与防护壳连接,第二旋转驱动源的主体部分与第一旋转驱动源的主体部分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旋转驱动源和第二旋转驱动源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投影间隔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旋转驱动源的至少部分处于同一高度。进一步地,图像采集装置位于第一旋转驱动源的主体部分靠近第二旋转驱动源的一侧。进一步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与第二板段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第一板段与第一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第二板段与图像采集装置的主体部分连接。进一步地,视觉监测平台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一旋转驱动源的主体部分和第二旋转驱动源的主体部分均与第二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为板状结构,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旋转驱动源和第二旋转驱动源的底部;第二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与防护壳的内底连接;第二连接件上与第三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避让槽。进一步地,第三连接件为圆盘结构,避让槽的至少部分槽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轴线与圆盘结构的轴线重合。进一步地,图像采集装置为相机;第一旋转驱动源和第二旋转驱动源为舵机。进一步地,防护壳包括壳体、盖体和透光板;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盖体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盖体和壳体通过穿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的紧固件连接,透光板夹设在壳体与盖体之间。进一步地,壳体靠近盖体的一面和/或盖体靠近壳体的一面设有安装槽,透光板设置在安装槽内;透光板的侧壁设有凹陷部,壳体上和/或盖体上与凹陷部相应的位置处设有凸起部,凸起部卡设在凹陷部内。进一步地,凹陷部为多个,多个凹陷部环绕透光板设置;盖体上设有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与多个凹陷部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二连接孔为多个,各个第二连接孔对应地设置在各个凸起部上。进一步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筋,第一连接孔为多个,多个加强筋沿靠近和远离盖体的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加强筋靠近盖体的端面上。进一步地,壳体靠近盖体的一端和/或盖体靠近壳体的一端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圈。进一步地,密封圈为丁腈橡胶材质;密封圈的邵氏硬度范围为65度至75度。进一步地,壳体的布氏硬度范围为60HBW至100HBW;盖体的布氏硬度不超过201HBW;透光板对光线的反射率不超过1%。进一步地,防护壳上设有穿线孔,穿线孔内装有外迫式接头,与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旋转驱动源、第二旋转驱动源连接的线束均通过外迫式接头穿出至防护壳的外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载工具,运载工具的顶部装有视觉监测平台,视觉监测平台为上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视觉监测平台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容纳腔的视窗;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朝向视窗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第一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驱动源,第二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这样,第一旋转驱动源和第二旋转驱动源可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使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摆动,从而使图像采集装置可透过视窗采集到更广的范围内的图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视觉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较小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防护壳可对第一旋转驱动源、第二旋转驱动源进行较好的防护,可避免因雨水、灰尘等影响而对旋转驱动源造成损坏,保证视觉监测平台工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第三视角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透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防护壳;11、壳体;111、加强筋;112、密封槽;12、盖体;121、凸起部;13、透光板;131、凹陷部;2、图像采集装置;21、第一连接件;3、第一旋转驱动源;4、第二旋转驱动源;5、第二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外迫式接头。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考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包括:防护壳1,防护壳1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容纳腔的视窗;图像采集装置2,图像采集装置2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护壳(1),所述防护壳(1)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所述容纳腔的视窗;/n图像采集装置(2),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的镜头朝向所述视窗设置;/n第一旋转驱动源(3),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驱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一轴线转动;/n第二旋转驱动源(4),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驱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二轴线转动;/n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壳(1),所述防护壳(1)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所述容纳腔的视窗;
图像采集装置(2),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的镜头朝向所述视窗设置;
第一旋转驱动源(3),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驱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一轴线转动;
第二旋转驱动源(4),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驱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二轴线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输出轴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驱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输出轴与所述防护壳(1)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主体部分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主体部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投影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至少部分处于同一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主体部分靠近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包括第一连接件(21),所述第一连接件(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所述第一板段与所述第二板段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板段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板段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的主体部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监测平台包括第二连接件(5),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主体部分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5)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底部;
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三连接件(6),所述第三连接件(6)与所述防护壳(1)的内底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上与所述第三连接件(6)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避让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6)为圆盘结构,所述避让槽的至少部分槽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轴线与所述圆盘结构的轴线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家硕杨治国李林涛韩彬衡昱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