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45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包括底层垫板和中层垫板,所述底层垫板的顶端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中层垫板,所述中层垫板通过一体铸模连接于底层垫板的顶端端面处,所述底层垫板的顶端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上层垫板,所述上层垫板通过一体铸模连接于中层垫板的顶端端面处,所述上层垫板的上方架设有上层工件,所述上层工件的右端在位于中层垫板的上方连接有中层连接板,所述中层连接板的右端在位于底层垫板的上方连接有底层工件,烧结支撑仿形产品设计,能使产品在烧结过程中,产品按烧结支撑面收缩,烧结后产品变形量可控制在零点一二毫米以内,更利于产品变形量的校正,且整形校正后的良品率提高百分之五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
本技术属于烧结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烧结是指把粉状物料转变为致密体,是一个传统的工艺过程,人们很早就利用这个工艺来生产陶瓷、粉末冶金、耐火材料、超高温材料等,一般来说粉体经过成型后,通过烧结得到的致密体是一种多晶材料,其显微结构由晶体、玻璃体和气孔组成,烧结过程直接影响显微结构中的晶粒尺寸、气孔尺寸及晶界形状和分布,进而影响材料的性能。现有的烧结支撑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未设计专用烧结支撑时,烧结用简易烧结支撑,烧结出产品变形较大,轮廓度对比实际值相差0.20-0.40mm,且不利于产品整形校正变形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未设计专用烧结支撑时,烧结用简易烧结支撑,烧结出产品变形较大,轮廓度对比实际值相差0.20-0.40mm,且不利于产品整形校正变形度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包括底层垫板和中层垫板,所述底层垫板的顶端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中层垫板,所述中层垫板通过一体铸模连接于底层垫板的顶端端面处,所述底层垫板的顶端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上层垫板,所述上层垫板通过一体铸模连接于中层垫板的顶端端面处,所述上层垫板的上方架设有上层工件,所述上层工件的右端在位于中层垫板的上方连接有中层连接板,所述中层连接板的右端在位于底层垫板的上方连接有底层工件。优选的,所述上层垫板和中层垫板组合形成的支撑结构自左向右均匀的排列于底层垫板的顶端端面处。优选的,所述上层垫板、中层垫板和底层垫板组合形成的烧结支撑结构在位于纵向位置处可放置四组上层工件、中层连接板和底层工件组合形成的产品。优选的,所述上层工件、中层连接板和底层工件的底端依次相贴于上层垫板、中层垫板和底层垫板的顶端端面处。优选的,所述底层垫板的顶端在位于横向位置处共设置有五组上层垫板和中层垫板形成的支撑结构。优选的,所述上层工件、中层连接板和底层工件组合形成的产品在放置于支撑结构的表面时需避免产品之间呈相互接触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设计烧结支撑后,烧结支撑仿形产品设计,能使产品在烧结过程中,产品按烧结支撑面收缩,烧结后产品变形量可控制在零点一二毫米以内,更利于产品变形量的校正,且整形校正后的良品率提高百分之五十。2.设计专用烧结支撑后,可更加合理的摆放烧结时的摆放数量,装载量达到改善前的一点三倍,同时可提高烧结前摆放产品的效率,摆件效率是原来的一点五倍,可提高生产效率,实用性俱佳。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中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层垫板;2、中层垫板;3、底层垫板;4、上层工件;5、中层连接板;6、底层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技术方案: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包括底层垫板3和中层垫板2,底层垫板3的顶端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中层垫板2,中层垫板2通过一体铸模连接于底层垫板3的顶端端面处,底层垫板3的顶端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上层垫板1,上层垫板1通过一体铸模连接于中层垫板2的顶端端面处,上层垫板1的上方架设有上层工件4,上层工件4的右端在位于中层垫板2的上方连接有中层连接板5,中层连接板5的右端在位于底层垫板3的上方连接有底层工件6。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包括底层垫板3的顶端在位于横向位置处共设置有五组上层垫板1和中层垫板2形成的支撑结构,上层垫板1和中层垫板2组合形成的支撑结构自左向右均匀的排列于底层垫板3的顶端端面处,上层垫板1、中层垫板2和底层垫板3组合形成的烧结支撑结构在位于纵向位置处可放置四组上层工件4、中层连接板5和底层工件6组合形成的产品。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包括上层工件4、中层连接板5和底层工件6的底端依次相贴于上层垫板1、中层垫板2和底层垫板3的顶端端面处,上层工件4、中层连接板5和底层工件6组合形成的产品在放置于支撑结构的表面时需避免产品之间呈相互接触设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使用时将上层工件4、中层连接板5和底层工件6组合形成的产品,依次放置于上层垫板1、中层垫板2和底层垫板3组合形成的烧结支撑结构处(上层工件4、中层连接板5和底层工件6组合形成的产品需均匀的码放于烧结支撑结构表面,并保持产品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避免出现烧结后出现产品连接现象),并保持上层工件4、中层连接板5和底层工件6的底端端面相贴于上层垫板1、中层垫板2和底层垫板3的顶端端面,其后将上层垫板1、中层垫板2和底层垫板3组成烧结支撑结构连同产品一并放入至烧结装置中进行烧结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包括底层垫板(3)和中层垫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垫板(3)的顶端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中层垫板(2),所述中层垫板(2)通过一体铸模连接于底层垫板(3)的顶端端面处,所述底层垫板(3)的顶端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上层垫板(1),所述上层垫板(1)通过一体铸模连接于中层垫板(2)的顶端端面处,所述上层垫板(1)的上方架设有上层工件(4),所述上层工件(4)的右端在位于中层垫板(2)的上方连接有中层连接板(5),所述中层连接板(5)的右端在位于底层垫板(3)的上方连接有底层工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包括底层垫板(3)和中层垫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垫板(3)的顶端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中层垫板(2),所述中层垫板(2)通过一体铸模连接于底层垫板(3)的顶端端面处,所述底层垫板(3)的顶端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上层垫板(1),所述上层垫板(1)通过一体铸模连接于中层垫板(2)的顶端端面处,所述上层垫板(1)的上方架设有上层工件(4),所述上层工件(4)的右端在位于中层垫板(2)的上方连接有中层连接板(5),所述中层连接板(5)的右端在位于底层垫板(3)的上方连接有底层工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垫板(1)和中层垫板(2)组合形成的支撑结构自左向右均匀的排列于底层垫板(3)的顶端端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盖的烧结支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凉良韩善东戴春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兆鑫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