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桌面制冷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387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桌面制冷风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桌面制冷风扇,包括风扇外壳,还包括微型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贯流风机和保温组件,风扇外壳内设置微型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贯流风机和保温组件,微型压缩机与冷凝器相连接,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接,蒸发器与微型压缩机相连接,保温组件设置于风扇外壳内上部一侧,保温组件内设置蒸发器和贯流风机,保温组件上部一侧设置出风口,保温组件下部一侧设置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观简单大方使用灵活,提升产品品质;本实用使用成本较低;吹出冷风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桌面制冷风扇
本技术涉及桌面制冷风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桌面制冷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桌面冷风风扇的原理是通过向风扇的冰槽的加冰块,冰块熔化吸热而吹出冷风,这种方式工作时要不断向风扇里面加冰块,并倒出积水,且续航能力差,制冷效果不好;另一方面要购买大量冰块,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桌面制冷风扇,用于解决传统加冰块冷风扇制冷效果不好,续航不足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桌面制冷风扇,包括风扇外壳,还包括微型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贯流风机和保温组件,风扇外壳内设置微型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贯流风机和保温组件,微型压缩机与冷凝器相连接,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接,蒸发器与微型压缩机相连接,保温组件设置于风扇外壳内上部一侧,保温组件内设置蒸发器和贯流风机,保温组件上部一侧设置出风口,保温组件下部一侧设置进风口。优选的所述保温组件包括保温壳、保温腔、进风区和出风区,保温壳设置于风扇腔上部一侧,保温壳内设置保温腔,保温腔内底部设置进风区,保温腔内上部设置出风区,进风区和出风区之间设置隔板,隔板一侧设置贯流风机。优选的所述风扇外壳内设置风扇腔,风扇腔底部固定微型压缩机,微型压缩机与冷凝器相连接,冷凝器设置于微型压缩机一侧,冷凝器一侧设置冷却风机,冷凝器另一侧朝向吹风孔,吹风口开设于风扇外壳一侧靠底部位置处,冷凝器与干燥过滤器相连接,干燥过滤器设置于冷凝器上部并位于保温组件一侧,干燥过滤器通过毛细管与蒸发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温壳包括上板、下板、侧板一、侧板二、端部板,上板和下板相平行设置,侧板一垂直固定于上板、下板一侧之间,侧板二垂直固定于上板、下板另一侧之间,侧板一和侧板二相平行设置,端部板固定于上板、下板、侧板一、侧板二一端,上板、下板、侧板一、侧板二和端部板形成保温腔,保温腔为中空立体状结构且一侧呈开口状,上板与风扇腔上部相固定连接,保温腔的开口朝向出风口和进风口。优选的所述进风区内设置蒸发器,进风口设置于蒸发器下部一侧,贯流风机设置于蒸发器一侧上部,贯流风机的入口朝向进风区。优选的所述贯流风机的出口朝向出风区,出风区内设置PCT加热器,PCT加热器设置于贯流风机一侧并位于隔板上部,出风口设置于PCT加热器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装配简单;本技术外观简单大方使用灵活,提升产品品质;本实用使用成本较低;吹出冷风效果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保温壳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保温壳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技术,并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的一种新型的桌面制冷风扇,包括风扇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压缩机2、蒸发器3、冷凝器4、贯流风机5和保温组件6,风扇外壳1内设置微型压缩机2、蒸发器3、冷凝器4、贯流风机5和保温组件6,微型压缩机2与冷凝器4相连接,冷凝器4与蒸发器3相连接,蒸发器3与微型压缩机2相连接,保温组件6设置于风扇外壳1内上部一侧,保温组件6内设置蒸发器3和贯流风机5,保温组件6上部一侧设置出风口101,优选的出风口101处设置出风百叶窗1011,出风百叶窗1011可以调节风向,并保护风扇内部件,保温组件6下部一侧设置进风口102。压缩机2用于压缩制冷剂,实现制冷功能,冷凝器4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通过散热变成变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保温组件6保护蒸发器吸热后的冷却空气不逸出,冷量不损失,贯流风机5吸入常温空气,通过蒸发器后,然后将冷风吹出,蒸发器3用于液态制冷剂通过毛细管节流后流入到蒸发器后蒸发制冷,风扇外壳1内设置风扇腔11,整个系统安装在风扇腔11内部,风扇腔11底部固定微型压缩机2,微型压缩机2与冷凝器4相连接,冷凝器4设置于微型压缩机2一侧,冷凝器4一侧设置冷却风机41,冷凝器4另一侧朝向吹风孔42,吹风口42开设于风扇外壳1一侧靠底部位置处,冷凝器4与干燥过滤器7相连接,干燥过滤器7用于干燥制冷系统中对制冷有影响的水分,干燥过滤器7设置于冷凝器4上部并位于保温组件6一侧,干燥过滤器7通过毛细管71与蒸发器3相连接,冷却风机41提高冷凝器4的散热效率,毛细管71用于对制冷剂进行节流。保温组件6包括保温壳61、保温腔62、进风区63和出风区64,优选的保温壳61选用可发性聚苯乙烯材料,保温壳61设置于风扇腔11上部一侧,保温壳61内设置保温腔62,保温腔62内底部设置进风区63,保温腔62内上部设置出风区64,进风区63和出风区64之间设置隔板631,隔板631起到隔离进风区63和出风区64的作用,优选的隔板631选用铝合金板,隔板631一侧设置贯流风机5,进风区63和出风区64之间通过贯流风机5进行气体交换,保温壳61包括上板611、下板612、侧板一613、侧板二614、端部板615,上板611和下板612相平行设置,侧板一613垂直固定于上板611、下板612一侧之间,侧板二614垂直固定于上板611、下板612另一侧之间,侧板一613和侧板二614相平行设置,端部板615固定于上板611、下板612、侧板一613、侧板二614一端,上板611、下板612、侧板一613、侧板二614和端部板615形成保温腔62,保温腔62为中空立体状结构且一侧呈开口状,上板611与风扇腔11上部相固定连接,保温腔62的开口朝向出风口101和进风口102。进风区63内设置蒸发器3,进风口102设置于蒸发器3下部一侧,从进风口102吸入常温空气,然后通过蒸发器3制冷,优选的进风口102处固定过滤网1021,过滤网1021具有除尘、除甲醛功能,贯流风机5设置于蒸发器3一侧上部,贯流风机5的入口朝向进风区63,贯流风机5的出口朝向出风区64,出风区64内设置PCT加热器641,PCT加热器641设置于贯流风机5一侧并位于隔板631上部,出风口101设置于PCT加热器641一侧。在需要制热时,制冷系统停止,通过PCT加热器641加热空气。制冷工作原理:采用无氟R600a制冷剂,微型压缩机2压缩制冷剂形成高温高压液体制冷剂,流入冷凝器4中散热,冷却风机41驱动空气流动,带走冷凝器4的热量;然后冷却后的制冷剂通过干燥过滤器7干燥和毛细管71进行节流,流入到在蒸发器3中,制冷剂蒸发吸热,降低周围空气温度;制热工作原理:微型压缩机2不启动,制冷系统停止工作。在贯流风机5一侧安装一个PTC加热器641,PTC加热器641工作后使周围空气迅速升温,再利用贯流风机5将热风吹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桌面制冷风扇,包括风扇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贯流风机和保温组件,风扇外壳内设置微型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贯流风机和保温组件,微型压缩机与冷凝器相连接,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接,蒸发器与微型压缩机相连接,保温组件设置于风扇外壳内上部一侧,保温组件内设置蒸发器和贯流风机,保温组件上部一侧设置出风口,保温组件下部一侧设置进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桌面制冷风扇,包括风扇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贯流风机和保温组件,风扇外壳内设置微型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贯流风机和保温组件,微型压缩机与冷凝器相连接,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接,蒸发器与微型压缩机相连接,保温组件设置于风扇外壳内上部一侧,保温组件内设置蒸发器和贯流风机,保温组件上部一侧设置出风口,保温组件下部一侧设置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桌面制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包括保温壳、保温腔、进风区和出风区,保温壳设置于风扇腔上部一侧,保温壳内设置保温腔,保温腔内底部设置进风区,保温腔内上部设置出风区,进风区和出风区之间设置隔板,隔板一侧设置贯流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桌面制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外壳内设置风扇腔,风扇腔底部固定微型压缩机,微型压缩机与冷凝器相连接,冷凝器设置于微型压缩机一侧,冷凝器一侧设置冷却风机,冷凝器另一侧朝向吹风孔,吹风口开设于风扇外壳一侧靠底部位置处,冷凝器与干燥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子涵张忠阳张树民谷海华靳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宝集团民权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