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路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路板及气路控制装置。所述气路板包括气路板本体,所述气路板本体上设有:沿第一直线共线排列的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三进气孔,以及沿第二直线共线排列的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和第三出气孔,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三进气孔和所述第一出气孔均为贯通所述气路板本体的通孔,所述第二出气孔和所述第三出气孔为盲孔。所述气路控制装置包括上述气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路板及气路控制装置,可用于安装供机车断电故障状态下控制弹停装置的气路控制结构,保障各部件连接紧凑,装配简洁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路板及气路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路控制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路板及气路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列车在出现断电故障后,需要被托运回车库或者维修站维修。在断电状态下,列车的弹停装置处于抱闸状态,需要另外给弹停装置供气,才能解开抱闸刹车,进而拖动机车。现有技术中,用于在机车断电故障下给弹停装置另外供气的气路控制装置结构非常复杂,且使用、安装均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气路板,包括气路板本体,所述气路板本体上设有:沿第一直线共线排列的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三进气孔,以及沿第二直线共线排列的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和第三出气孔,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三进气孔和所述第一出气孔均为贯通所述气路板本体的通孔,所述第二出气孔和所述第三出气孔均为盲孔。可选地,所述气路板本体上还设有气输出孔和第二气路通道,所述气输出孔为贯通所述气路板本体的通孔,所述第三出气孔通过所述第二气路通道与所述气输出孔连通。可选地,所述气路板本体上还设有第一气路通道,所述第二出气孔与所述第一气路通道连通。可选地,所述气路板本体上还设有第一转接孔,所述第一转接孔从所述气路板本体表面连通至所述第一气路通道内。可选地,所述气路板本体上还设有第二转接孔,所述第二转接孔从所述气路板本体表面连通至所述第二气路通道内。可选地,所述第一气路通道和所述第二气路通道在所述气路板本体侧面的出口处设有螺堵。本技术的气路板可用于安装供机车在断电故障状态下控制弹停装置的气路控制结构,使得各部件可以紧凑连接。同时,采用本技术的气路板,只需要将气路板固定,然后再在气路板上依次安装各个气路控制阀即可,简化了气路控制阀安装、及其与管路的装配。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路控制装置,包括上述气路板。可选地,还包括四联阀组件,所述四联阀组件包括三联阀和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出气孔与所述三联阀的一个出气孔连通;且,所述三联阀的三个进气孔分别连通所述气路板的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和第三进气孔,所述三联阀的三个所述出气孔分别连通所述气路板的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和第三出气孔。可选地,还包括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路板的第一转接孔,所述调压阀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路板的第二转接孔。可选地,还包括置于所述气路板上的气输出孔上的设有压力监测装置。本技术的气路控制装置包括与上述气路板所具有的相同优势,这里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路板实施例的安装面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气路板实施例的底面的结构图;图4为图3中B-B方向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气路控制装置实施例的气路板安装面方向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气路控制装置实施例的气路板底面方向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气路控制装置实施例的四联阀组件的通气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气路板本体;11-第一进气孔;12-第二进气孔;13-第三进气孔;14-第四进气孔;15-第一转接孔;16-第二转接孔;17-第一气路通;171-第一分段;172-第二分段;18-第二气路通道;181-第三分段;182-第四分段;19-气输出孔;20-总风管孔;21-第一出气孔;22-第二出气孔;23-第三出气孔;24-气路板安装孔;25-阀体安装孔;3-四联阀组件;31-三联阀;32-止回阀;4-调压阀;5-压力监测装置;6-螺堵;C-气路板的安装面方向;D-气路板的底面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气路板,包括气路板本体1,气路板本体1外部整体呈现为长方体状结构,该长方体具有足够的厚度,以保障可以在气路板本体1内部设置通道。为描述方便,定义气路板本体1面积较大的一组相对面分别为安装面和底面。参考附图2和附图4中C方向和D方向的标注,其中,C方向表示气路板的安装面方向,D方向表示气路板的底面方向。气路板本体1上设有沿第一直线(附图中未示出)共线排列的第一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2和第三进气孔(13),第一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2和第三进气孔13均匀间隔分布。气路板本体1上还设有沿第二直线(附图中未示出)共线排列的第一出气孔21、第二出气孔22和第三出气孔23,第一出气孔21、第二出气孔22和第三出气孔23也均匀间隔分布。并且,第二直线与第一直线平行,第一出气孔21、第二出气孔22和第三出气孔23分别与第一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2和第三进气孔13一一相对,上述各个出气孔的轴心均垂直于气路板本体1的安装面和底面。其中,第一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2、第三进气孔13和第一出气孔21均是贯通气路板本体1的安装面和底面的通孔。第二出气孔22和第三出气孔23均为盲孔,且开口处位于气路板本体1的安装面上。本说明书所述盲孔指的是从气路板本体1外表面向气路板本体1内部延伸一定距离的孔,这样的孔并不贯穿气路板本体1。本实施例中,气路板设置三组相对的进气孔和出气孔,便于安装三联阀,设置盲孔,便于出气孔连通气路板本体1内设置的气路通道。本实施例的气路板可以承载机车在断电故障状态下控制弹停装置的气路控制结构,装配这些气路控制结构仅需要固定气路板,再安装各个气路控制阀和管路即可,简化了气路控制阀安装、及其与管路的装配。较佳地,气路板本体1内设有第一气路通道17,第一气路通道17位于气路板本体1内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路通道17以及后续的第二气路通道18均是通过从气路板本体1侧面向气路板本体1内部打洞形成,因此,在气路板本体1侧面会有气路通道的出口或称为开口)。第一气路通道17包括第一分段171和第二分段172,第一分段171和第二分段172交汇连通,其中第一分段171在气路板本体1侧面(这里的侧面指气路板本体1上除安装面和底面外的外表面,下同)有一个出口,第二分段172在气路板本体1的另一个侧面有一个出口。第一分段171和第二分段172的轴心相互垂直。且第一分段171和第二分段172的轴心均与气路板本体1的安装面和底面平行。其中,第一分段171和第二分段172在气路板本体1上的开口位于气路板本体1的不同侧面(这里指气路板本体1上除安装面和底面外的外表面)。第一气路通道17的第一分段171延伸至第二出气孔22内,即第一气路通道17与第二出气孔22连通。气路板本体1内还设有第二气路通道18。第二气路通道18包括第三分段181和第四分段18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路板本体(1),所述气路板本体(1)上设有:沿第一直线共线排列的第一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2)、第三进气孔(13)以及沿第二直线共线排列的第一出气孔(21)、第二出气孔(22)、第三出气孔(23),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n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孔(11)、所述第二进气孔(12)、所述第三进气孔(13)和所述第一出气孔(21)均为贯通所述气路板本体(1)的通孔,所述第二出气孔(22)和所述第三出气孔(23)均为盲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路板本体(1),所述气路板本体(1)上设有:沿第一直线共线排列的第一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2)、第三进气孔(13)以及沿第二直线共线排列的第一出气孔(21)、第二出气孔(22)、第三出气孔(23),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孔(11)、所述第二进气孔(12)、所述第三进气孔(13)和所述第一出气孔(21)均为贯通所述气路板本体(1)的通孔,所述第二出气孔(22)和所述第三出气孔(23)均为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板本体(1)还设有气输出孔(19)和第二气路通道(18),所述气输出孔(19)为贯通所述气路板本体(1)的通孔,所述第三出气孔(23)通过所述第二气路通道(18)与所述气输出孔(19)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板本体(1)上还设有第一气路通道(17),所述第二出气孔(22)与所述第一气路通道(1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板本体(1)上还设有第一转接孔(15),所述第一转接孔(15)从所述气路板本体(1)表面连通至所述第一气路通道(1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板本体(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名,吴中玉,周朝明,唐朝忠,姜十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国创机车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