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通风净化功能的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08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公开一种具有通风净化功能的窗结构,包括玻璃层(1)、网格层(2),所述玻璃层(1)通过铰接部(12)铰接于所述网格层(2),所述网格层(2)连接有风箱(3),所述风箱(3)内设置有粘灰层(4),所述风箱(3)的顶端连接有出风箱(6),所述出风箱(6)的一端呈开放式,所述出风箱(6)与所述风箱(3)的连接处设置有净化层(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可以有效的保证室内的通风及净化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通风净化功能的窗结构
本技术涉及门窗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通风净化功能的窗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传统的窗结构至具备通风的作用,但是无法起到对外面进入室内的风进行净化,现有技术中通过安装净化机的窗结构成本太大,造价昂贵,不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通风净化功能的窗结构,包括玻璃层1、网格层2,所述玻璃层1通过铰接部12铰接于所述网格层2,所述网格层2连接有风箱3,所述风箱3内设置有粘灰层4,所述风箱3的顶端连接有出风箱6,所述出风箱6的一端呈开放式,所述出风箱6与所述风箱3的连接处设置有净化层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网格层2的网孔最多为三毫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净化层5由至少三层两毫米的纱布组成;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粘灰层4呈“L”型且固接于所述风箱3远离网格层2的内壁;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风箱3呈矩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风箱6呈矩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铰接部12至少为两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风箱6与所述风箱3的宽度一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玻璃层1设置有把手11;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可以有效的保证室内的通风及净化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其中,1-玻璃层、2-网格层、3-风箱、4-粘灰层、5-净化层、6-出风箱、11-把手、12-铰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领域从业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解释,下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均为图中所示的方向;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玻璃层1、网格层2,所述玻璃层1通过铰接部12铰接于所述网格层2,所述网格层2连接有风箱3,所述风箱3内设置有粘灰层4,所述风箱3的顶端连接有出风箱6,所述出风箱6的一端呈开放式,所述出风箱6与所述风箱3的连接处设置有净化层5;所述网格层2的网孔最多为三毫米;所述净化层5由至少三层两毫米的纱布组成;所述粘灰层4呈“L”型且固接于所述风箱3远离网格层2的内壁;所述风箱3呈矩形;所述出风箱6呈矩形;所述铰接部12至少为两个;所述出风箱6与所述风箱3的宽度一致;所述玻璃层1设置有把手11;工作原理:拉动把手11打开玻璃层1,风通过所述网格层2过滤后进入风箱3,在风箱3内由粘灰层4进行去尘,风向上通过所述净化层5进入出风箱6,最后由出风箱6进入室内,如此即保证了室内的通风,又保证进入室内的风通过净化从而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通风净化功能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层(1)、网格层(2),所述玻璃层(1)通过铰接部(12)铰接于所述网格层(2),所述网格层(2)连接有风箱(3),所述风箱(3)内设置有粘灰层(4),所述风箱(3)的顶端连接有出风箱(6),所述出风箱(6)的一端呈开放式,所述出风箱(6)与所述风箱(3)的连接处设置有净化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通风净化功能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层(1)、网格层(2),所述玻璃层(1)通过铰接部(12)铰接于所述网格层(2),所述网格层(2)连接有风箱(3),所述风箱(3)内设置有粘灰层(4),所述风箱(3)的顶端连接有出风箱(6),所述出风箱(6)的一端呈开放式,所述出风箱(6)与所述风箱(3)的连接处设置有净化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通风净化功能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层(2)的网孔最多为三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通风净化功能的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层(5)由至少三层两毫米的纱布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通风净化功能的窗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本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坤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