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侧封闭式气密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07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侧封闭式气密门,涉及气密门领域,包括门体主体、滑动机构以及密封机构,当关闭气密门时,位于门体主体上下两侧的主滑轮分别与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滑动连接,侧滑轮挤压位于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外侧的凸出部件,侧滑轮带动外支架向内侧挤压,外支架通过多组伸缩组件同步带动内支架向洁净室区域挤压,顺利将环形密封条挤紧在内支架和矩形门框之间,从而有效保证洁净室区域的密闭效果;当打开洁净室区域时,内支架和环形密封条在伸缩组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外侧张开,由于环形密封条仅在气密门闭合状态时承受压力,因此能够大大降低环形密封条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侧封闭式气密门
本技术涉及气密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侧封闭式气密门。
技术介绍
气密门一般用于医院、食品厂、工业厂房等对隔音、隔热、气密性要求较高的地方,尤其对于医疗环境要求较为严格的医院放射或者手术室而言,因此现有的手术室或者放射室设有单独的换风系统等,并且常常采用气密门,用于增强洁净区域的密闭效果,但是常见的气密门为滑动式,因此随着气密门的使用,原有的密封套不断磨损,难免造成出现破损或者变形等情况,对于一般手术室而言,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对于脑部手术室或者放射室,则有可能降低手术成功率或者存在放射辐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内侧封闭式气密门,该气密门在关闭时通过在环形密封条上施加挤压力,有效实现洁净室区域的密闭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侧封闭式气密门,包括门体主体、滑动机构以及密封机构,滑动机构包括位于门体主体上下两侧的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门体主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滑动连接的主滑轮,门体主体上开设有矩形凹槽,密封机构位于凹槽内,密封机构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环形密封条、内支架、多组伸缩组件、外支架以及多组侧滑轮,环形密封条与内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伸缩组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内支架以及外支架固定连接,侧滑轮对称固定连接在外支架上,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上设有与侧滑轮相配合的凸出部件,当门体主体关闭时,侧滑轮挤压凸出部件,侧滑轮带动外支架向内侧挤压,外支架通过伸缩组件挤压内支架和环形密封条。当关闭气密门时,工作人员拉动气密门,位于门体主体上下两侧的主滑轮分别与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滑动连接,当气密门接近关闭时,侧滑轮挤压位于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外侧的凸出部件,侧滑轮带动外支架向内侧挤压,外支架通过多组伸缩组件同步带动内支架向洁净室区域挤压,顺利将环形密封条挤紧在内支架和矩形门框之间,从而有效保证洁净室区域的密闭效果;当打开洁净室区域时,侧滑轮放松凸出部件,内支架和环形密封条在伸缩组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外侧张开,从而工作人员能够轻松推拉气密门,并且由于环形密封条仅在气密门闭合状态时承受压力,因此能够大大降低环形密封条的磨损,保证洁净室区域的密闭效果。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伸缩组件包括与门体主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套、位于固定套内部的弹性部件、滑块以及压杆,压杆依次穿过固定套前端、弹性部件、滑块以及固定套后端,压杆的两端分别与内支架以及外支架固定连接,滑块与压杆固定连接,并且滑块抵住弹性部件端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弹性部件为弹簧,压杆穿过弹簧的中部,滑块抵住弹簧端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压杆的端部与外支架螺纹连接,外支架上开设有螺孔,压杆的外壁设有与螺孔相适配的外螺纹,固定套以及滑块均为圆柱形结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凸出部件的横截面为半葫芦结构,所述凸出部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挤压部以及止位部,所述止位部为与侧滑轮相适配的圆弧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关闭气密门时,工作人员拉动气密门,位于门体主体上下两侧的主滑轮分别与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滑动连接,当气密门接近关闭时,侧滑轮挤压位于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外侧的凸出部件,侧滑轮带动外支架向内侧挤压,外支架通过多组伸缩组件同步带动内支架向洁净室区域挤压,顺利将环形密封条挤紧在内支架和矩形门框之间,从而有效保证洁净室区域的密闭效果;当打开洁净室区域时,侧滑轮放松凸出部件,内支架和环形密封条在伸缩组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外侧张开,从而工作人员能够轻松推拉气密门,并且由于环形密封条仅在气密门闭合状态时承受压力,因此能够大大降低环形密封条的磨损,保证洁净室区域的密闭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凸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体主体;2、滑动机构;3、密封机构;4、矩形门框;5、上滑轨组件;6、下滑轨组件;7、主滑轮;8、矩形凹槽;9、环形密封条;10、内支架;11、伸缩组件;12、外支架;13、侧滑轮;14、固定套;15、弹性部件;16、滑块;17、压杆;18、凸出部件;181、挤压部;182、止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侧封闭式气密门,包括门体主体1、滑动机构2以及密封机构3,墙体预留门洞内设有矩形门框4,滑动机构2包括位于门体主体1上下两侧的上滑轨组件5以及下滑轨组件6,上滑轨组件5以及下滑轨组件6的侧面与矩形门框4固定连接,门体主体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上滑轨组件5以及下滑轨组件6滑动连接的主滑轮7,门体主体1上开设有与矩形门框4相对应的矩形凹槽8,密封机构3位于矩形凹槽8内,密封机构3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环形密封条9、内支架10、多组伸缩组件11、外支架12以及多组侧滑轮13,环形密封条9与内支架10的侧面固定连接,伸缩组件1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内支架10以及外支架12固定连接,其中伸缩组件11包括与门体主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套14、位于固定套14内部的弹性部件15、滑块16以及压杆17,压杆17依次穿过固定套14的前端、弹性部件15、滑块16以及固定套14的后端,压杆17的两端分别与内支架10以及外支架12固定连接,滑块16与压杆17固定连接,并且滑块16抵住弹性部件15端部,侧滑轮13对称固定连接在外支架12上,上滑轨组件5以及下滑轨组件6上设有与侧滑轮13相配合的凸出部件18,当门体主体1关闭时,侧滑轮13挤压凸出部件18,侧滑轮13带动外支架12向内侧挤压,外支架12通过伸缩组件11挤压内支架10和环形密封条9。当关闭气密门时,工作人员拉动气密门,位于门体主体1上下两侧的主滑轮7分别与上滑轨组件5以及下滑轨组件6滑动连接,当气密门接近关闭时,侧滑轮13挤压位于上滑轨组件5以及下滑轨组件6外侧的凸出部件18,侧滑轮13带动外支架12向内侧挤压,外支架12通过多组压杆17同步带动内支架10向洁净室区域挤压,顺利将环形密封条挤紧在内支架10和矩形门框之间,从而有效保证洁净室区域的密闭效果;当打开洁净室区域时,侧滑轮13放松凸出部件18,内支架10和环形密封条在弹性部件15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外侧张开,从而工作人员能够轻松推拉气密门,并且由于环形密封条仅在气密门闭合状态时承受压力,因此能够大大降低环形密封条的磨损,保证洁净室区域的密闭效果。进一步的,弹性部件15为弹簧,压杆17穿过弹簧的中部,滑块16抵住弹簧端部,弹簧成本低廉,并且具备良好的弹性。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压杆17的端部与外支架12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侧封闭式气密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主体、滑动机构以及密封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位于门体主体上下两侧的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所述门体主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滑动连接的主滑轮,所述门体主体上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密封机构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密封机构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环形密封条、内支架、多组伸缩组件、外支架以及多组侧滑轮,所述环形密封条与内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内支架以及外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侧滑轮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支架上,所述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上设有与侧滑轮相配合的凸出部件,当门体主体关闭时,所述侧滑轮挤压凸出部件,所述侧滑轮带动外支架向内侧挤压,外支架通过伸缩组件挤压内支架和环形密封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侧封闭式气密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主体、滑动机构以及密封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位于门体主体上下两侧的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所述门体主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滑动连接的主滑轮,所述门体主体上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密封机构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密封机构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环形密封条、内支架、多组伸缩组件、外支架以及多组侧滑轮,所述环形密封条与内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内支架以及外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侧滑轮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支架上,所述上滑轨组件以及下滑轨组件上设有与侧滑轮相配合的凸出部件,当门体主体关闭时,所述侧滑轮挤压凸出部件,所述侧滑轮带动外支架向内侧挤压,外支架通过伸缩组件挤压内支架和环形密封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侧封闭式气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与门体主体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