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合木组合混凝土形成的楼体框架结构,其确保了房屋的抗震性能,同时确保了房屋的防潮性能以及提高了房屋的美观性,且降低了房屋的制作成本。其包括底部深入地面的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墙延伸至第二层楼板的高度方向位置,所述混凝土墙的顶部沿着其周边方向预埋有若干对应的连接支承件,所述连接支承件包括侧凸支承梁、上部预留插口、下部预埋管,所述下部预埋管预埋于所述混凝土墙内,所述侧凸支承梁的侧凸部分的外露端面设置有外侧设置有水平支承凹槽,其中一对边的混凝土墙上相对应的水平支承凹槽之间布置有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梁,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支承于对应的所述水平支承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合木组合混凝土形成的楼体框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楼体框架结构的
,具体为一种胶合木组合混凝土形成的楼体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南方农村的房屋,一般层高不超过三层,在实际建筑时,大部分均采用混凝土结构制作而成,其建筑成本相对较高。也有少部分建筑采用纯胶合木制作房屋,由于南方农村普遍湿度较大,且纯木结构由于没有合适的地基,使得整个房子的抗震性能以及防潮性能不好;为此,如何在降低制作成本的前提下,建造抗震性能、防潮性能都相对较好的房屋,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合木组合混凝土形成的楼体框架结构,其确保了房屋的抗震性能,同时确保了房屋的防潮性能以及提高了房屋的美观性,且降低了房屋的制作成本。一种胶合木组合混凝土形成的楼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深入地面的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墙延伸至第二层楼板的高度方向位置,所述混凝土墙的顶部沿着其周边方向预埋有若干对应的连接支承件,所述连接支承件包括侧凸支承梁、上部预留插口、下部预埋管,所述下部预埋管预埋于所述混凝土墙内,所述侧凸支承梁的侧凸部分的外露端面设置有外侧设置有水平支承凹槽,其中一对边的混凝土墙上相对应的水平支承凹槽之间布置有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梁,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支承于对应的所述水平支承凹槽,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焊接连接所述侧凸支承梁的对应接触面,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和侧凸支承梁的厚度相同,相邻的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平行布置,相邻的第一水平连接梁之间焊接连接有若干第二水平连接梁,靠近所述混凝土墙的第二水平连接梁的外端对应嵌装于对应的所述侧凸支承梁的水平支承凹槽、并焊接连接,所述上部预留插口内插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下凸细杆插装于所述上部预留口内,所述立柱和所述上部预留口的接触端面焊接连接,相邻的立柱之间自下而上焊接有若干根连接横梁,所述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连接支承件插口,第三层或第三层以上的连接支承件插装于下层的连接支承件插口内布置,第三层或第三层以上的楼板内部设置有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梁、第二水平连接梁,第二层或第二层以上的楼板由上表层、下表层组合形成,所述上表层固接于所述侧凸支承梁、第一水平连接梁、第二水平连接梁组成的上表面;所述下表层固接于所述侧凸支承梁、第一水平连接梁、第二水平连接梁组成的下表面;第二层或第二层以上的墙板有内表层、外表层组合形成,所述内表层固接于所述立柱、连接横梁组成的内表面,所述外表层固接于所述立柱、连接横梁组成的外表面,所述上表层、下表层、内表层、外表层均为胶合木组合形成的板材结构。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或第二层以上的楼板的上表层覆盖有第一装饰层、下表层覆盖有第二装饰层,所述第一装饰层、第二装饰层根据装饰需求进行设置;所述第二层或第二层以上的墙板的内表层覆盖防火石膏板、外表层覆盖有第三装饰层;所述上表层、下表层分别通过铆钉固接于所述侧凸支承梁、第一水平连接梁、第二水平连接梁的对应定位孔,所述内表层、外表层分别通过铆钉固接于所述立柱、连接横梁的对应定位孔;所述上表层、下表层和对应位置之间的侧凸支承梁、第一水平连接梁或第二水平连接梁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使得组装后的楼板拆解方便,所述内表层、外表层和对应位置之间的所述立柱或连接横梁的对应定位孔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使得组装后的墙板拆解方便;所述上表层、下表层之间的侧凸支承梁、第一水平连接梁或第二水平连接梁所对应的厚度空间内布置有对应的管线,所述内表层、外表层之间的所述立柱、连接横梁所对应的厚度空间内布置有对应的管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房屋的底层为混凝土结构,自二层以上为胶合木组合形成的墙板、楼板,由于有连接支承件、第一水平连接梁、第二水平连接梁、立柱、连接横梁的钢结构存在,其使得胶合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完美搭接组合成型,其确保了房屋的抗震性能,同时确保了房屋的防潮性能以及提高了房屋的美观性,且降低了房屋的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地面1、混凝土地基2、混凝土墙3、连接支承件4、侧凸支承梁41、上部预留插口42、下部预埋管43、水平支承凹槽5、第一水平连接梁6、第二水平连接梁7、有立柱8、底部下凸细杆81、连接支承件插口82、连接横梁9、上表层10、下表层11、内表层12、外表层13、第一装饰层14、第二装饰层1、防火石膏板16、第三装饰层17。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胶合木组合混凝土形成的楼体框架结构,见图1、图2:其包括底部深入地面1的混凝土地基2,混凝土墙3延伸至第二层楼板的高度方向位置,混凝土墙3的顶部沿着其周边方向预埋有若干对应的连接支承件4,连接支承件4包括侧凸支承梁41、上部预留插口42、下部预埋管43,下部预埋管43预埋于混凝土墙3内,侧凸支承梁41的侧凸部分的外露端面设置有外侧设置有水平支承凹槽5,其中一对边的混凝土墙3上相对应的水平支承凹槽5之间布置有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梁6,第一水平连接梁6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支承于对应的水平支承凹槽5,第一水平连接梁6焊接连接侧凸支承梁41的对应接触面,第一水平连接梁6和侧凸支承梁41的厚度相同,相邻的第一水平连接梁6平行布置,相邻的第一水平连接梁6之间焊接连接有若干第二水平连接梁7,靠近混凝土墙3的第二水平连接梁7的外端对应嵌装于对应的侧凸支承梁41的水平支承凹槽5、并焊接连接,上部预留插口42内插装有立柱8,立柱8的底部下凸细杆81插装于上部预留口42内,立柱8和上部预留口42的接触端面焊接连接,相邻的立柱8之间自下而上焊接有若干根连接横梁9,立柱8的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连接支承件插口82,第三层或第三层以上的连接支承件4插装于下层的连接支承件插82口内布置,第三层或第三层以上的楼板内部设置有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梁6、第二水平连接梁7,第二层或第二层以上的楼板由上表层10、下表层11组合形成,上表层10固接于侧凸支承梁41、第一水平连接梁6、第二水平连接梁7组成的上表面;下表层11固接于侧凸支承梁41、第一水平连接梁6、第二水平连接梁7组成的下表面;第二层或第二层以上的墙板有内表层12、外表层13组合形成,内表层12固接于立柱8、连接横梁9组成的内表面,外表层13固接于立柱8、连接横梁9组成的外表面,上表层10、下表层11、内表层12、外表层13均为胶合木组合形成的板材结构。第二或第二层以上的楼板的上表层10覆盖有第一装饰层14、下表层11覆盖有第二装饰层15,第一装饰层14、第二装饰层15根据装饰需求进行设置;第二层或第二层以上的墙板的内表层12覆盖防火石膏板16、外表层13覆盖有第三装饰层17;上表层、下表层之间的侧凸支承梁、第一水平连接梁或第二水平连接梁所对应的厚度空间内布置有对应的管线,内表层、外表层之间的立柱、连接横梁所对应的厚度空间内布置有对应的管线。具体实施例中,上表层10、下表层11分别通过铆钉固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合木组合混凝土形成的楼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深入地面的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墙延伸至第二层楼板的高度方向位置,所述混凝土墙的顶部沿着其周边方向预埋有若干对应的连接支承件,所述连接支承件包括侧凸支承梁、上部预留插口、下部预埋管,所述下部预埋管预埋于所述混凝土墙内,所述侧凸支承梁的侧凸部分的外露端面设置有外侧设置有水平支承凹槽,其中一对边的混凝土墙上相对应的水平支承凹槽之间布置有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梁,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支承于对应的所述水平支承凹槽,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焊接连接所述侧凸支承梁的对应接触面,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和侧凸支承梁的厚度相同,相邻的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平行布置,相邻的第一水平连接梁之间焊接连接有若干第二水平连接梁,靠近所述混凝土墙的第二水平连接梁的外端对应嵌装于对应的所述侧凸支承梁的水平支承凹槽、并焊接连接,所述上部预留插口内插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下凸细杆插装于所述上部预留口内,所述立柱和所述上部预留口的接触端面焊接连接,相邻的立柱之间自下而上焊接有若干根连接横梁,所述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连接支承件插口,第三层或第三层以上的连接支承件插装于下层的连接支承件插口内布置,第三层或第三层以上的楼板内部设置有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梁、第二水平连接梁,第二层或第二层以上的楼板由上表层、下表层组合形成,所述上表层固接于所述侧凸支承梁、第一水平连接梁、第二水平连接梁组成的上表面;所述下表层固接于所述侧凸支承梁、第一水平连接梁、第二水平连接梁组成的下表面;第二层或第二层以上的墙板有内表层、外表层组合形成,所述内表层固接于所述立柱、连接横梁组成的内表面,所述外表层固接于所述立柱、连接横梁组成的外表面,所述上表层、下表层、内表层、外表层均为胶合木组合形成的板材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合木组合混凝土形成的楼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深入地面的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墙延伸至第二层楼板的高度方向位置,所述混凝土墙的顶部沿着其周边方向预埋有若干对应的连接支承件,所述连接支承件包括侧凸支承梁、上部预留插口、下部预埋管,所述下部预埋管预埋于所述混凝土墙内,所述侧凸支承梁的侧凸部分的外露端面设置有外侧设置有水平支承凹槽,其中一对边的混凝土墙上相对应的水平支承凹槽之间布置有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梁,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支承于对应的所述水平支承凹槽,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焊接连接所述侧凸支承梁的对应接触面,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和侧凸支承梁的厚度相同,相邻的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梁平行布置,相邻的第一水平连接梁之间焊接连接有若干第二水平连接梁,靠近所述混凝土墙的第二水平连接梁的外端对应嵌装于对应的所述侧凸支承梁的水平支承凹槽、并焊接连接,所述上部预留插口内插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下凸细杆插装于所述上部预留口内,所述立柱和所述上部预留口的接触端面焊接连接,相邻的立柱之间自下而上焊接有若干根连接横梁,所述立柱的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连接支承件插口,第三层或第三层以上的连接支承件插装于下层的连接支承件插口内布置,第三层或第三层以上的楼板内部设置有对应的第一水平连接梁、第二水平连接梁,第二层或第二层以上的楼板由上表层、下表层组合形成,所述上表层固接于所述侧凸支承梁、第一水平连接梁、第二水平连接梁组成的上表面;所述下表层固接于所述侧凸支承梁、第一水平连接梁、第二水平连接梁组成的下表面;第二层或第二层以上的墙板有内表层、外表层组合形成,所述内表层固接于所述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文伟,邱海平,殷奇虎,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