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既有道路的桥梁施工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00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既有道路的桥梁施工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既有道路两侧的混凝土基础,在两侧混凝土基础上对称地固定有两组螺旋管,在两组螺旋管的底部搭设有钢板;所述混凝土基础上预留有地脚螺栓,在螺旋管的下端焊接有底板,所述的底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所述钢板上对应螺旋管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孔,在条形孔内设置有定位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便捷的优点,且防护能力强,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既有道路的桥梁施工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跨既有道路的桥梁施工防护装置,属于桥梁建设工程

技术介绍
在桥梁的建设中,有诸多施工情况需要横跨既有道路进行桥梁施工。这样对下方通过的车辆有一定的危险系数,也极大地提到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跨既有道路的桥梁施工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便捷,且防护能力强,安全可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跨既有道路的桥梁施工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既有道路两侧的混凝土基础,在两侧混凝土基础上对称地固定有两组螺旋管,在两组螺旋管的底部搭设有钢板。进一步,所述混凝土基础上预留有地脚螺栓,在螺旋管的下端焊接有底板,所述的底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进一步,所述钢板上对应螺旋管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孔,在条形孔内设置有定位螺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便捷的优点,且防护能力强,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混凝土基础、螺旋管以及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基础、2-螺旋管、3-钢板、4-地脚螺栓、5-底板、6-条形孔、7-定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图1及图2,一种跨既有道路的桥梁施工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既有道路两侧的混凝土基础1,在两侧混凝土基础1上对称地固定有两组螺旋管2,在两组螺旋管2的底部搭设有钢板3。所述混凝土基础1上预留有地脚螺栓4,在螺旋管2的下端焊接有底板5,所述的底板5通过地脚螺栓4固定。所述钢板3上对应螺旋管2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孔6,在条形孔6内设置有定位螺栓7。安装时,首先在既有道路两侧浇筑混凝土基础1,并在混凝土基础1上预埋地脚螺栓4,待混凝土基础1达到设计强度后,通过地脚螺栓4将螺旋管2下端的底板5固定,然后采用吊装设备将钢板3吊装至螺旋管2的顶部,此时调整定位螺栓7的位置,使定位螺栓7位于螺旋管2内并与螺旋管2的内壁顶紧,然后拧紧定位螺栓7,这样便可将钢板3定位,防止钢板3在使用过程中移位。综上所述,本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便捷的优点,且防护能力强,安全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既有道路的桥梁施工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既有道路两侧的混凝土基础(1),其特征在于:在两侧混凝土基础(1)上对称地固定有两组螺旋管(2),在两组螺旋管(2)的顶部搭设有钢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既有道路的桥梁施工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既有道路两侧的混凝土基础(1),其特征在于:在两侧混凝土基础(1)上对称地固定有两组螺旋管(2),在两组螺旋管(2)的顶部搭设有钢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既有道路的桥梁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龙李文涛谢世勋吴飞齐航王守钱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