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面板及具有该屋面面板的屋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95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面面板及具有该屋面面板的屋面结构。该屋面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其中,所述面板本体内设置有隔热腔,其内设置有支撑机构,用以对所述隔热腔进行支撑;所述隔热腔内还填充有保温层,用以进行隔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面板本体内设置隔热腔以及隔热腔内部的保温层,以确保该屋面面板的隔热性能,使热量传递非常慢,不容易扩散到面板本体的下部,从而避免传到室内,提高保温效果,保温层的设置,则增加了保温效果;通过隔热腔内的支撑机构,用以对所述隔热腔进行支撑,以确保该屋面面板的强度,进而保证屋面面板隔热效果的同时,兼顾了支撑强度,二者结合,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面板及具有该屋面面板的屋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屋面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屋面面板及具有该屋面面板的屋面结构。
技术介绍
板、梁结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承载构件,由宽大的面板和两根窄而高的肋组成。其面板既是横向承重结构,又是纵向承重肋的受压区。受压区截面较大,受拉主钢筋有较大的力臂,所以双T板具有良好的结构力学性能,明确的传力层次,简洁的几何形状,是一种可制成大跨度、大覆盖面积的和比较经济的承载构件。应用范围在单层、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双T板可以直接搁置在框架、梁或承重墙上,作为楼层或屋盖结构。在单层工业厂房中,双T板用做屋面板,可横向搁置于托梁或承重墙上,也可纵向搁置于屋架梁上。因双T板适于较大跨度,厂房可选用较大的跨度或柱网,借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双T板在作为屋顶使用时,有一个因素很重要,需要考虑,那就是隔热,对于夏天,屋顶非常热,混凝土特别吸热,造成屋内温度升高,而且,晚上以后散热也慢,这样就使屋内温度比较高,不够凉爽,而冬天,保暖效果则比较差,造成室内比较冷,单纯的在双T板表面铺设保温层,是可以达到保温效果,但是,表面强度不够,容易损坏,而如果采用空心添加保温层,则容易因为空心造成强度不够,为此,能够提高保温效果同时保证强度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屋面面板及具有该屋面面板的屋面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清孔不方便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屋面面板,该屋面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其中,所述面板本体内设置有隔热腔,其内设置有支撑机构,用以对所述隔热腔进行支撑;所述隔热腔内还填充有保温层,用以进行隔热。进一步地,上述屋面面板,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筋和若干个加强筋;其中,各所述支撑筋沿所述隔热腔的宽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并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之间通过若干个沿所述隔热腔的长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加强筋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屋面面板,各所述支撑筋均沿所述隔热腔的长度方向呈波浪形设置,并且,各所述支撑筋上的相邻波峰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隔热腔高度的三倍且小于所述隔热腔高度的五倍。进一步地,上述屋面面板,所述支撑筋通过防滑柱与所述隔热腔的下壁面相连接,并且,所述防滑柱的侧壁上设置有摩擦纹,用以增大所述防滑柱与所述隔热腔底部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上述屋面面板,各所述加强筋均沿所述隔热腔的宽度方向呈拱形设置。进一步地,上述屋面面板,所述隔热腔的两端设置有开口,用以填充保温层;并且,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实心块,用以对所述面板本体的端部进行支撑。进一步地,上述屋面面板,所述面板本体上沿所述隔热腔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加劲件。进一步地,上述屋面面板,所述面板本体的顶壁上设置有防水层。本技术提供的屋面面板,通过面板本体内设置隔热腔以及隔热腔内部的保温层,以确保该屋面面板的隔热性能,使热量传递非常慢,不容易扩散到面板本体的下部,从而避免传到室内,提高保温效果,保温层的设置,则增加了保温效果;通过隔热腔内的支撑机构,用以对隔热腔进行支撑,以确保该屋面面板的强度,进而保证屋面面板隔热效果的同时,兼顾了支撑强度,二者结合,实用性更强。尤其是,支撑机构与隔热腔的上下壁面的接触为点接触,不仅实现了对面板本体的支撑,同时减小支撑机构与隔热腔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缓两者之间的热传递,从而提高隔热腔的隔热效果。进一步地,支撑钢筋为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结构抗变形能力强,同时,与隔热腔的上下壁接触面积非常小,形成点接触,这样热传递效果就非常差,使顶点到隔热腔底壁的距离增大了,相对于竖直的距离,这种曲线距离更长,热传递效果更差,保温效果更好;并且波谷端通过防滑柱固定在隔热腔的底壁上,增加抗滑移能力,强度更高。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屋面结构,其设置有上述的屋面面板。进一步地,上述屋面结构,屋面面板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沿屋面面板的宽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的肋板。由于屋面面板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屋面面板的屋面结构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屋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屋面结构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屋面结构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屋面结构包括:屋面面板1和两个肋板2;其中,两个肋板2沿屋面面板1的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水平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在屋面面板1的下方,以形成双T结构。具体实施时,屋面面板1和两个肋板2可以为一体结构,两者可同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以形成一体结构。为避免两者连接位置的应力集中,优选地,两者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3,以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该屋面结构整体的稳固性。继续参见图1至图3,屋面面板1包括:面板本体11;其中,面板本体11内设置有隔热腔111,其内设置有支撑机构12,用以对隔热腔111进行支撑。具体地,面板本体11可以为方形板状结构;为提高面板本体11的稳定性,优选地,面板本体11底壁的两侧(如图2所示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倒圆角结构,以美化屋面的结构且可在确保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轻量化设计。面板本体11内开设的隔热腔111可以为方形结构,且沿着面板本体11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延伸,以增大腔室面积,进而减小向下传递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面板本体11的隔热性能。支撑机构12设置在隔热腔111内,支撑隔热腔111的上下壁面对面板本体11进行支撑,以弥补隔热腔111开设的强度不足,进而确保面板本体11的强度;其中,支撑机构12与隔热腔111的上下壁面的接触为点接触,以减小支撑机构12与隔热腔111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缓两者之间的热传递,从而提高隔热腔111的隔热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面板本体11的强度,优选地,面板本体11上沿隔热腔111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加劲件13,用以嵌设在面板本体11内,以强化面板本体11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该屋面面板的整体强度;加劲件13沿着隔热腔111的周向分布,这里的周向布置可以至少包括上下两层,两侧(如图2所示的左右两侧)也可以布置,以防止拉断以实现抗弯;加劲件13可以为钢丝,其直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本体(11);其中,/n所述面板本体(11)内设置有隔热腔(111),其内设置有支撑机构(12),用以对所述隔热腔(111)进行支撑;/n所述隔热腔(111)内还填充有保温层(14),用以进行隔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本体(11);其中,
所述面板本体(11)内设置有隔热腔(111),其内设置有支撑机构(12),用以对所述隔热腔(111)进行支撑;
所述隔热腔(111)内还填充有保温层(14),用以进行隔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2)包括:若干个支撑筋(121);其中,
各所述支撑筋(121)沿所述隔热腔(111)的宽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并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121)之间通过若干个沿所述隔热腔(111)的长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加强筋(12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面板,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支撑筋(121)均沿所述隔热腔(111)的长度方向呈波浪形设置,并且,各所述支撑筋(121)上的相邻波峰(1211)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隔热腔(111)高度的三倍且小于所述隔热腔(111)高度的五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筋(121)通过防滑柱(123)与所述隔热腔(111)的下壁面相连接,并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飞李文旗崔海林任争亮杨占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