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59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包括培养舱本体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板、发热玻璃、传热玻璃和两个连接件,所述安装板卡嵌于所述培养舱本体开设的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板上开设的凹槽正对着所述培养舱本体的培养腔体的外沿,所述发热玻璃和所述传热玻璃均内置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传热玻璃靠近所述培养腔体,其中一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发热玻璃的外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另一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传热玻璃的外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发热玻璃和所述传热玻璃之间形成加热间隙,所述发热玻璃对所述加热间隙内的空气加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加热玻璃加热不均匀影响胚胎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
本技术涉及胚胎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
技术介绍
在进行体外胚胎培养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温度对胚胎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都是将胚胎放置于培养舱中,通过电加热玻璃对培养舱内部进行加热,然而现有的电加热玻璃温度分布不均匀,玻璃的温度在玻璃中心处沿四周扩散的方向逐渐降低,导致对培养舱内部加热不均的现象,影响胚胎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加热玻璃加热不均匀影响胚胎生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包括培养舱本体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板、发热玻璃、传热玻璃和两个连接件,所述安装板卡嵌于所述培养舱本体开设的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板上开设的凹槽正对着所述培养舱本体的培养腔体的外沿,所述发热玻璃和所述传热玻璃均内置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传热玻璃靠近所述培养腔体,其中一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发热玻璃的外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另一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传热玻璃的外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发热玻璃和所述传热玻璃之间形成加热间隙,所述发热玻璃对所述加热间隙内的空气加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通过设置发热玻璃和传热玻璃之间形成一加热间隙,发热玻璃发热不均,发热玻璃先对加热间隙中的空气加热,由于空气具有流动性,使与传热玻璃接触的空气的温度大致相同,温差极小,能够均匀的对传热玻璃加热,此时放置于传热玻璃上的培养皿受热均匀,因此能够达到良好的加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连接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橡胶垫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包括培养舱本体100和加热组件200,实施时,如图1所示,加热组件200位于培养舱本体100的底部,加热组件200发热对培养舱本体100内的培养腔体110加热,培养舱本体100中放置有装有胚胎的培养皿,从而实现温控的过程,下面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本实施例中的培养舱本体100采用目前市场上常规的胚胎培养用培养舱,并将底部的加热组件200取下,同时安装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20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200包括安装板210、发热玻璃220、传热玻璃230和两个连接件240,安装板210卡嵌于培养舱本体100开设的安装槽120中,安装板210上开设的凹槽211正对着培养舱本体100的培养腔体110的外沿,发热玻璃220和传热玻璃230均内置于凹槽211中,且传热玻璃230靠近培养腔体110,其中一连接件240的一端与发热玻璃220的外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安装板210连接,另一连接件240的一端与传热玻璃230的外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安装板210连接,发热玻璃220和传热玻璃230之间形成加热间隙212,发热玻璃220对加热间隙212内的空气加热。优选的,该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还包括多个固定螺钉,多个固定螺钉分布在安装板210的四周,各固定螺钉的一端均穿过安装板210,并与培养舱本体100上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板210与培养舱本体100的连接方式不受限限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代替。其中,发热玻璃220采用ITO玻璃,传热玻璃230以导热性能较好的玻璃为优,且要保证传热玻璃230的厚度均匀,防止传热玻璃230的不同位置传热效率不同,影响胚胎的生长,发热玻璃220与传热玻璃230相互平行设置,使发热玻璃220每一处到传热玻璃230的距离均相等,发热玻璃220发热对加热间隙212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由于空气具有流动性,故而可以实现均匀的对整个传热玻璃230加热。优选的,凹槽211的长度大于培养腔体110的长度,凹槽211的宽度大于培养腔体110的宽度,便于安装传热玻璃230和加热玻璃。如图2所示,优选的,两个连接件240分别设于发热玻璃220和传热玻璃230相背的一侧,每个连接件240均包括连接框241、橡胶垫242和连接螺钉243,其中一橡胶垫242的一侧与传热玻璃230抵接,并且另一侧与其中一连接框241抵接,另一橡胶垫242的一侧与发热玻璃220抵接,并且另一侧与另一连接框241抵接,连接螺钉243穿过对应的连接框241上的安装孔2412,并与安装板210上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240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机构代替,既能够使发热玻璃220和传热玻璃230固定在安装板210上,同时使传热玻璃230暴露在培养腔体110中。其中,橡胶垫242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当加热间隙212中的空气被加热,空气膨胀,加热间隙212体积增大,发热玻璃220和传热玻璃230相背运动来扩增加热间隙212的体积,此时,发热玻璃220和传热玻璃230挤压对应的橡胶垫242。如图3-4所示,优选的,连接框241的第一方形槽2411正对着对应的橡胶垫242内开设的第二方形槽2421,第一方形槽2411正对着培养腔体110,第一方形槽2411的长度与培养腔体110的长度相等,第一方形槽2411的宽度与培养腔体110的宽度相等,使整个传热玻璃230正对着培养腔体110,使加热效果更好。工作流程:将装有胚胎的培养皿放置于培养舱本体100中,使培养皿置于传热玻璃230上,开启加热玻璃,加热玻璃对加热间隙212中的空气加热,空气具有流动性,在这股流动性下,热空气与冷空气混合,使整个加热间隙212中的温度保持均匀,此时与传热玻璃230接触的空气对传热玻璃230进行加热,传热玻璃230受热,并对置于其上的培养皿进行加热,即完成整个加热过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通过设置发热玻璃220和传热玻璃230之间形成一加热间隙212,发热玻璃220发热不均,发热玻璃220先对加热间隙212中的空气加热,由于空气具有流动性,使与传热玻璃230接触的空气的温度大致相同,温差极小,能够均匀的对传热玻璃230加热,此时放置于传热玻璃230上的培养皿受热均匀,因此能够达到良好的加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均属于同一技术构思,各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在个别实施例中描述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舱本体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板、发热玻璃、传热玻璃和两个连接件,所述安装板卡嵌于所述培养舱本体开设的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板上开设的凹槽正对着所述培养舱本体的培养腔体的外沿,所述发热玻璃和所述传热玻璃均内置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传热玻璃靠近所述培养腔体,其中一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发热玻璃的外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另一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传热玻璃的外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发热玻璃和所述传热玻璃之间形成加热间隙,所述发热玻璃对所述加热间隙内的空气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舱本体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板、发热玻璃、传热玻璃和两个连接件,所述安装板卡嵌于所述培养舱本体开设的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板上开设的凹槽正对着所述培养舱本体的培养腔体的外沿,所述发热玻璃和所述传热玻璃均内置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传热玻璃靠近所述培养腔体,其中一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发热玻璃的外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另一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传热玻璃的外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发热玻璃和所述传热玻璃之间形成加热间隙,所述发热玻璃对所述加热间隙内的空气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还包括多个固定螺钉,多个所述固定螺钉分布在所述安装板的四周,各所述固定螺钉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培养舱本体上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玻璃的培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云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互创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