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误差放大电路及电压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053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误差放大电路及电压调节系统,第一正向输入端、第二正向输入端以及电阻R1的一端均与参考电压端口连接,第二反向输入端以及电阻R2的一端均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误差放大输出端口连接,反馈端口通过电阻Rc与第一反向输入端连接,误差放大输出端口通过电容Cz与第一反向输入端连接,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用于驱动场效应管Mn,电流源Ip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流源Ip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Mn的漏极连接,电流源In的输入端与场效应管Mn的源极连接,电流源In的输出端接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利用低成本结构保证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误差放大电路及电压调节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尤其是指一种误差放大电路及电压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电源电子转换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在所有转换器的设计中,关键技术是如何精确地进行电压调节,以适应各种电子负载,如CPU和存储器芯片组。在电压调节系统中,误差放大器(EA)对电压调节的精度和动态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电压调节系统的控制环路中没有精确的误差放大器,电压调节系统的调节能力和精度就会被限制。目前市面上的误差放大器,无法兼顾成本与精度,市面上亟须低成本且精度高的误差放大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精度高且成本低的误差放大电路。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误差放大电路,包括反馈端口FB、参考电压端口Vref、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误差放大器EA、电阻R1、电阻R2、电阻Rc、电容Cz、电流源Ip、电流源In以及场效应管Mn,所述误差放大器EA设有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第一正向输入端INP1、第二反向输入端INN2以及第二正向输入端INP2,第一正向输入端INP1、第二正向输入端INP2以及电阻R1的一端均与参考电压端口Vref连接,第二反向输入端INN2以及电阻R2的一端均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连接,反馈端口FB通过电阻Rc与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连接,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通过电容Cz与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连接,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端用于驱动场效应管Mn,电流源Ip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流源Ip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Mn的漏极连接,电流源In的输入端与场效应管Mn的源极连接,电流源In的输出端接地。作为优选,所述误差放大器EA包括第一差分对、第二差分对以及输出放大级,第一差分对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连接,第一差分对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一正向输入端INP1连接,第二差分对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二反向输入端INN2连接,第二差分对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二正向输入端INP2连接,第一差分对的输入端以及第二差分对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一差分对的输出端以及第二差分对的输出端均通过输出放大级与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差分对包括第一偏置电流源、第一场效应管以及第二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正向输入端INP1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均与第一偏置电流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偏置电流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以及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均与输出放大级的输入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差分对包括第二偏置电流源、第三场效应管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二反向输入端INN2连接,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二正向输入端INP2连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均与第二偏置电流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偏置电流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均与输出放大级的输入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输出放大级包括第一电流镜单元、第五场效应管、第六场效应管、第三偏置电流源以及第四偏置电流源,所述第一电流镜单元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流镜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电流镜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以及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均与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连接,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以及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均与外部偏置电压连接,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第一差分对的输出端均与第三偏置电流源的输入端连接,第六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第二差分对的输出端均与第四偏置电流源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偏置电流源的输出端以及第四偏置电流源的输出端均接地。作为优选,所述误差放大电路还包括缓冲器Buffer,参考电压端口Vref与缓冲器Buffer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正向输入端INP1、第二正向输入端INP2以及电阻R1的一端均与缓冲器Buffer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缓冲器Buffer包括第二电流镜单元、第七场效应管、第八场效应管以及第五偏置电流源,所述第二电流镜单元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流镜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七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流镜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八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七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第八场效应管的源极均接地,第七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缓冲器Buffer的输入端连接,第八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缓冲器Buffer的输出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器Buffer还包括第九场效应管,第九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二电流镜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九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九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缓冲器Buffer的输出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器Buffer还包括电容Cp,所述电容Cp的一端与第九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容Cp的另一端与第九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器Buffer还包括电阻Ro,所述电阻Ro的一端与第九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0的另一端接地。基于上述误差放大电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压调节系统,包括电压转换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用于驱动电压转换电路的驱动电路以及上述误差放大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电阻R1、电阻R2、电流源Ip以及电流源In对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值进行钳位,从而达到利用低成本结构保证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精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压调节系统的电路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误差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误差放大器EA的电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器Buffer的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从反馈端口FB到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通路的仿真波特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从参考电压端口Vref到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通路的仿真波特图。图7本专利技术的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的电压随参考电压端口Vref的电压和反馈端口FB的电压差值变化而变化的波形图。附图标记为:1、误差放大电路;2、第一差分对;21、第一偏置电流源;22、第一场效应管;23、第二场效应管;3、第二差分对;31、第二偏置电流源;32、第三场效应管;33、第四场效应管;4、输出放大级;41、第一电流镜单元;42、第五场效应管;43、第六场效应管;44、第三偏置电流源;45、第四偏置电流源;5、第二电流镜单元;51、第七场效应管;52、第八场效应管;53、第五偏置电流源;54、第九场效应管;6、电压转换电路;7、电压检测电路;8、驱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一种误差放大电路1,包括反馈端口FB、参考电压端口Vref、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误差放大器EA、电阻R1、电阻R2、电阻Rc、电容Cz、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误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反馈端口FB、参考电压端口Vref、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误差放大器EA、电阻R1、电阻R2、电阻Rc、电容Cz、电流源Ip、电流源In以及场效应管Mn,所述误差放大器EA设有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第一正向输入端INP1、第二反向输入端INN2以及第二正向输入端INP2,第一正向输入端INP1、第二正向输入端INP2以及电阻R1的一端均与参考电压端口Vref连接,第二反向输入端INN2以及电阻R2的一端均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连接,反馈端口FB通过电阻Rc与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连接,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通过电容Cz与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连接,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端用于驱动场效应管Mn,电流源Ip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流源Ip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Mn的漏极连接,电流源In的输入端与场效应管Mn的源极连接,电流源In的输出端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误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反馈端口FB、参考电压端口Vref、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误差放大器EA、电阻R1、电阻R2、电阻Rc、电容Cz、电流源Ip、电流源In以及场效应管Mn,所述误差放大器EA设有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第一正向输入端INP1、第二反向输入端INN2以及第二正向输入端INP2,第一正向输入端INP1、第二正向输入端INP2以及电阻R1的一端均与参考电压端口Vref连接,第二反向输入端INN2以及电阻R2的一端均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连接,反馈端口FB通过电阻Rc与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连接,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通过电容Cz与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连接,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端用于驱动场效应管Mn,电流源Ip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流源Ip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Mn的漏极连接,电流源In的输入端与场效应管Mn的源极连接,电流源In的输出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误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放大器EA包括第一差分对、第二差分对以及输出放大级,第一差分对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连接,第一差分对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一正向输入端INP1连接,第二差分对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二反向输入端INN2连接,第二差分对的第二控制端与第二正向输入端INP2连接,第一差分对的输入端以及第二差分对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一差分对的输出端以及第二差分对的输出端均通过输出放大级与误差放大输出端口EAO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误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对包括第一偏置电流源、第一场效应管以及第二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反向输入端INN1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正向输入端INP1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均与第一偏置电流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偏置电流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以及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均与输出放大级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误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差分对包括第二偏置电流源、第三场效应管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二反向输入端INN2连接,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二正向输入端INP2连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均与第二偏置电流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偏置电流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均与输出放大级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误差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万科李海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长工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