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050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池、拦截滤网、格栅池和加砂高效澄清池;拦截滤网置于集水池内将集水池中流入的污水与提升泵分隔开,所述挡板叠设在滤网板上方;加砂高效澄清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注载体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混凝池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注载体池用于投入砂粒。本设计挡板设置在滤网板上方,通过拦截滤网将污水中的大型固体杂质挡住,避免造成堵塞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一些漂浮固体杂质挂在滤网板上造成滤网板流通性变差;注载体池内加入砂粒,砂粒提高了颗粒的捕捉能力,从而形成大和稳定的絮体;絮凝池则投加絮凝剂,形成大的絮凝体;沉淀池则用来沉淀污泥进而实现澄清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里面或者地面上常含有污染物(生活垃圾、厨余污水等),下雨之后形成地表径流进入到城市管网系统中,故需要对管网系统中流出的污水进行截流处理后再排入自然水流中。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进入生活污水处理厂,经过充氧、搅拌、发酵、沉淀等过程,将污水变成干净、无污染的水,保护了河道和城市水源,保护了环境。通常污水会经过固体杂质过滤、污泥沉淀等过程将污水进行澄清,污水中常含有大量的固体杂质和漂浮物杂质,通常需要格栅对齐进行过滤,一般都是使用泵和管道将污水导入格栅池内对齐进行过滤,而体积或尺寸较大的固体杂质和漂浮物容易造成泵和管道堵塞,影响其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运行顺畅的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池、拦截滤网、格栅池和加砂高效澄清池;集水池用于存储流入的污水,内部设有提升泵;拦截滤网置于集水池内将集水池中流入的污水与提升泵分隔开,所述拦截滤网包括滤网板和挡板,所述挡板叠设在滤网板上方,所述滤网板上设置有供污水通过的网孔;格栅池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提升泵连通,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用于过滤污水的格栅;加砂高效澄清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注载体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混凝池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注载体池用于投入砂粒,所述混凝池、注载体池和絮凝池内均安装有搅拌机,所述沉淀池底部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沉淀池顶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溢流出沉淀池的上清液的集水槽。进一步,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刮泥电机。进一步,所述沉淀池内上端设置有用于颗粒和絮体沉淀的斜板,所述斜板位于集水槽下方。进一步,所述斜板与水平面呈度夹角。进一步,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水力旋流器,所述水力旋流器用于将从污泥沉淀中分离出来的砂重新加入到注载体池。进一步,所述拦截滤网还包括边框、中框,所述中框位于两边框中间,所述滤网板两侧和挡板两侧均分别安装在与之对应的边框和中框上。进一步,所述拦截滤网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边框和中框上端以对滤网板和挡板限位。进一步,所述中框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盖板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匹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紧固件。进一步,所述挡板朝向提升泵的一侧设置有提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拦截滤网将污水中的大型固体杂质挡住,避免其进入到后续的泵和管道中,造成堵塞;另外挡板设置在滤网板上方,可以避免一些漂浮固体杂质(如塑料带)挂在滤网板上造成滤网板流通性变差;在混凝池中投加混凝剂,混凝剂同污水中的磷反应形成沉淀物在沉淀池中去除,同时在混凝池中设置搅拌机,通过快速机械搅拌使之充分反应;注载体池内加入砂粒,砂粒提高了颗粒的捕捉能力,从而形成大和稳定的絮体;絮凝池则投加絮凝剂,形成大的絮凝体;沉淀池则用来沉淀污泥进而实现澄清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拦截滤网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拦截滤网安装结构分解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处放大视图;图5是加砂高效澄清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的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池100、拦截滤网200、格栅池300和加砂高效澄清池500。集水池100用于存储流入的污水,内部设有提升泵110,如图1所示,集水池100左端为污水的入口,右端底部安装有提升泵110。拦截滤网200则置于集水池100内且位于集水池100中部将集水池100中流入的污水与提升泵110分隔开,即拦截滤网200将集水池100流入的污水拦截,避免污水直接进入到提升泵110内,通过拦截滤网200对其进行初步过滤,将大型的固态杂质挡住,避免其堵塞提升泵110和后续管道。其中拦截滤网200包括滤网板230和挡板240。所述拦截滤网200包括滤网板230和挡板240,所述挡板240叠设在滤网板230上方,所述滤网板230上设置有供污水通过的网孔。通常滤网板230和挡板240两侧是固定在集水池100内壁上的,但是这设计导致滤网板230和挡板240拆除和更换很麻烦,不利于后续维护。为此拦截滤网200还设置有边框210和中框220。所述中框220位于两边框210中间。两边框210固定在集水池100的侧壁上,滤网板230底部则抵在集水池100底部,以此实现拦截效果。滤网板230两侧分别安装在与之对应的边框210和中框220上,挡板240两侧也分别安装在与之对应的边框210和中框220上,且挡板240叠设在滤网板230上方,所述滤网板230上设置有供污水通过的网孔,网孔能将污水中的大型固型物挡住,网孔呈网格状分布。具体的,两个边框210的相向侧设置有用于插入滤网板230和挡板240的第一插槽211,所述中框220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插入滤网板230和挡板240的第二插槽221,所述滤网板230两侧分别插入第一插槽211和第二插槽221内,挡板240两侧也分别插入第一插槽211和第二插槽221内。第一插槽211和第二插槽221尺寸相同,滤网板230两侧设置有与第一插槽211和第二插槽221匹配的第一插条231,挡板240两侧设置有与第一插槽211和第二插槽221匹配的第二插条241,滤网板230中部则布置有网孔以实现过滤效果。为了实现对滤网板230和挡板240的良好限位,还包括盖板250,所述盖板250盖设在边框210和中框220上端以对滤网板230和挡板240限位。盖板250的连接方式优选为,中框220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第一安装孔222,所述盖板250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222匹配的第二安装孔251,所述第一安装孔222和第二安装孔251内安装有紧固件。紧固件优选为紧固销260,如图3所示,紧固销260长度与中框220尺寸匹配,紧固销260插入中框220内,实现限位固定。为了便于紧固销260安装和拆除,紧固销260顶部设置有便于拉出的拉环261。为了提高盖板250的定位精度,所述盖板250底部设置有嵌入第一插槽211和第二插槽221的插块252,即挡板240上端低于边框210和中框220顶部,这样留出空间给插块252。另外插块252之间也连接有连接板253,连接板253与挡板240顶部相贴以消除挡板240和盖板250之间的间隙。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也可以是螺栓,第一安装孔222可以是与之匹配的螺纹孔。为了方便挡板240搬运和安装拆卸,所述挡板240朝向提升泵110的一侧设置有提手242。格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集水池(100),用于存储流入的污水,内部设有提升泵(110);/n拦截滤网(200),置于集水池(100)内将集水池(100)中流入的污水与提升泵(110)分隔开,所述拦截滤网(200)包括滤网板(230)和挡板(240),所述挡板(240)叠设在滤网板(230)上方,所述滤网板(230)上设置有供污水通过的网孔;/n格栅池(300),设有入水口(310)和出水口(320),所述入水口(310)与提升泵(110)连通,所述入水口(310)和出水口(320)之间设置有用于过滤污水的格栅(400);/n加砂高效澄清池(500),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510)、注载体池(520)、絮凝池(530)和沉淀池(540);所述混凝池(510)与出水口(320)连通,所述注载体池(520)用于投入砂粒,所述混凝池(510)、注载体池(520)和絮凝池(530)内均安装有搅拌机(580),所述沉淀池(540)底部连接有排污管(550),所述沉淀池(540)顶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溢流出沉淀池(540)的上清液的集水槽(5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水池(100),用于存储流入的污水,内部设有提升泵(110);
拦截滤网(200),置于集水池(100)内将集水池(100)中流入的污水与提升泵(110)分隔开,所述拦截滤网(200)包括滤网板(230)和挡板(240),所述挡板(240)叠设在滤网板(230)上方,所述滤网板(230)上设置有供污水通过的网孔;
格栅池(300),设有入水口(310)和出水口(320),所述入水口(310)与提升泵(110)连通,所述入水口(310)和出水口(320)之间设置有用于过滤污水的格栅(400);
加砂高效澄清池(500),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510)、注载体池(520)、絮凝池(530)和沉淀池(540);所述混凝池(510)与出水口(320)连通,所述注载体池(520)用于投入砂粒,所述混凝池(510)、注载体池(520)和絮凝池(530)内均安装有搅拌机(580),所述沉淀池(540)底部连接有排污管(550),所述沉淀池(540)顶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溢流出沉淀池(540)的上清液的集水槽(5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40)底部设置有刮泥板(543),所述刮泥板(543)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刮泥电机(5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40)内上端设置有用于颗粒和絮体沉淀的斜板(541),所述斜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境韩红波巢真柴晓利彭琼牟悦侯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