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033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化层、阳极层、像素定义层和发光器件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容纳槽之间的第一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容纳槽由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平坦化层。通过在像素定义层设置容纳槽,可以增大发光器件层与像素定义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改善在卷曲时易发生的膜层脱落问题,防止因膜层脱落而影响显示效果。并且容纳槽延伸至平坦化层,能够更好的增大发光器件层与下方膜层的结合力,进一步防止了膜层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面板结构中,有机电致发光半导体(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面板从之前的固态弯折(SF)到动态弯折(DF),再到现在的卷轴(Rollable)显示器技术,但卷轴显示器卷曲时常出现膜层脱落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脱落膜层常发生在像素定义层与发光器件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发光器件层与像素定义层之间的脱落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阳极层,所述阳极层部分覆盖所述第一面;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覆盖所述第一面和所述阳极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容纳槽之间的第一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容纳槽由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平坦化层;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器件层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和所述开口中,且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平坦化层的一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包括凹槽和通孔;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凹槽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底部的平坦化层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凹槽排列为锯齿状、波浪状、脉冲状或凹凸折线状任一种。<br>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底部周缘与所述凹槽的顶部周缘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子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与开口之间的第一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纳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对应所述阳极层设置;所述发光器件层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阳极层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底面和侧壁形成的角度为90°至15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板、缓冲层、阵列电路层;所述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阵列电路层上。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卷轴和显示面板;所述卷轴内部设置有电池以及电路组件;所述显示面板一端与所述卷轴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可绕所述卷轴卷曲或者展开,所述显示面板为以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平坦化层、阳极层、像素定义层和发光器件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容纳槽之间的第一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容纳槽由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平坦化层。通过在像素定义层设置容纳槽,可以增大发光器件层与像素定义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改善在卷曲时易发生的膜层脱落问题,防止因膜层脱落而影响显示效果。并且容纳槽延伸至平坦化层,能够增大发光器件层与平坦化层的结合力,减小对像素定义层的影响,且进一步防止了膜层脱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纳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制程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下对显示面板做详细介绍。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01、缓冲层102、阵列电路层103、平坦化层104、阳极层105、像素电极层106以及发光器件层107。缓冲层102设置在基板101上,阵列电路层103设置在缓冲层102上,平坦化层104设置在阵列电路层103上,阳极层105设置在平坦化层104上,且阳极层105部分覆盖平坦化层104,像素电极层106覆盖阳极层105和平坦化层104,发光器件层107设置在像素定义层106上。其中,基板10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聚酰亚胺层1011、隔离层1012、无机层1013以及第二聚酰亚胺层1014。其中,阵列电路层103包括半导体层1031、第一栅极绝缘层1032、第一栅极层1033、第二栅极绝缘层1034、第二栅极层1035、层间绝缘层1036以及源漏极层1037。半导体层1031设置在缓冲层102上且部分覆盖缓冲层102;第一栅极绝缘层1032覆盖缓冲层102和半导体层1031;第一栅极层1033对应半导体层1031设置,且部分覆盖第一栅极绝缘层1032;第二栅极绝缘层1034覆盖第一栅极绝缘层1032和第一栅极层1033;第二栅极层1035对应第一栅极层1033设置,且部分覆盖第二栅极绝缘层1034;层间绝缘层1036覆盖第二栅极绝缘层1034和第二栅极层1035;源漏极层1037部分覆盖层间绝缘层1036且穿过层间绝缘层1036、第二栅极绝缘层1034以及第一栅极绝缘层1032与半导体层1031连接;平坦化层104覆盖源漏极层1037和层间绝缘层1036。其中,平坦化层10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104a和第二面104b。阳极层105部分覆盖第一面104a。像素定义层106覆盖第一面104a和阳极层105,像素定义层106远离第一面104a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纳槽108,容纳槽108与容纳槽108之间的第一面104a设置有开口109,容纳槽108由像素定义层106远离第一面104a的一侧延伸至平坦化层104。发光器件层107设置在容纳槽108和开口109中,且覆盖像素定义层106远离平坦化层104的一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面104a可以为平坦化层104的上表面,第二面104b可以为平坦化层104的下表面。当然,第一面104a也可以为平坦化层104的下表面,第二面104b可以为平坦化层104的上表面。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默认为第一面104a为平坦化层104的上表面,第二面104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n阳极层,所述阳极层部分覆盖所述第一面;/n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覆盖所述第一面和所述阳极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容纳槽之间的第一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容纳槽由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平坦化层;/n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器件层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和所述开口中,且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平坦化层的一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阳极层,所述阳极层部分覆盖所述第一面;
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覆盖所述第一面和所述阳极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容纳槽之间的第一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容纳槽由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第一面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平坦化层;
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器件层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和所述开口中,且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平坦化层的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凹槽和通孔;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底部的平坦化层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凹槽排列为锯齿状、波浪状、脉冲状或凹凸折线状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底部周缘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崔昇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