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284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包括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所述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相对应第一螺纹杆位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的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第一螺纹杆和驱动辊同步转动,使得移动板带动第二螺纹杆在向安装槽外部移动的同时第二螺纹杆自转,并使得第二螺纹杆在定位滑槽的内壁螺纹拧进和拧出,通过第二螺纹杆配合定位滑槽可以对固定座进行固定和拆卸,完成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进行固定和拆卸,从而实现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接触器
,具体为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交流接触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2)触头系统,包括三组主触头和一至两组常开、常闭辅助触头,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以便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主触头;(4)绝缘外壳及附件,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其工作原理为: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行,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切断电源。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立式交流接触器在安装时易出现固定不牢固,且位置调节不便的情况,导致立式交流接触器不便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所述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相对应第一螺纹杆位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的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两端通过轴承均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相对应安装槽中点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驱动辊。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限位架相对应安装槽位置的中部开设有定位滑槽。优选的,所述限位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限位架关于固定底板中点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壁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通过轴承与第一螺纹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移动板关于固定座中点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座相对应驱动辊位置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驱动辊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活动槽的内壁,所述活动槽的内部与安装槽的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施压板,且第二螺纹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压紧板,所述施压板和压紧板的大小相等,且施压板和压紧板相对应固定块的位置均开设有凹槽。优选的,所述施压板和压紧板均分别活动连接在安装槽的内壁,所述压紧板相对应第二螺纹杆位置的内部开设有活动孔,且活动孔的内壁与第二螺纹杆的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施压板和压紧板相对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贯穿并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所述驱动杆中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驱动辊中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中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表面均传动连接有传动链条。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中部分别开设有通槽和导向槽,且通槽和导向槽的内壁均与传动链条的表面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仅需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第一螺纹杆和驱动辊同步转动,使得移动板带动第二螺纹杆在向安装槽外部移动的同时第二螺纹杆自转,并使得第二螺纹杆在定位滑槽的内壁螺纹拧进和拧出,通过第二螺纹杆配合定位滑槽可以对固定座进行固定和拆卸,完成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进行固定和拆卸,从而实现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同时还通过设置施压板和压紧板,使得当第二螺纹杆向安装槽的外部移动时,会带动施压板向安装槽的外部移动,从而使得施压板通过伸缩杆带动压紧板贴合在限位架的表面,并通过施压板挤压伸缩杆和阻尼弹簧使得压紧板紧密贴合在限位架的表面,从而固定座的固定起到辅助作用,从而使得固定座固定的更牢固,从而使得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固定的更牢固。3、本专利技术同时还通过转动驱动杆,使得驱动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带动传动链条传动,并使得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随着第二齿轮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螺纹杆和驱动辊同步转动,且当驱动辊转动时,会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转动驱动杆时,会带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同步转动,并为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转动提供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固定座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固定座结构正剖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施压板结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固定座结构俯剖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固定座结构局部俯剖图。图中:100、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101、固定座;102、限位架;103、固定底板;104、定位滑槽;105、安装槽;106、第一螺纹杆;107、移动板;108、螺纹套;109、第二螺纹杆;110、第一齿轮;111、活动槽;112、驱动辊;113、施压板;114、伸缩杆;115、阻尼弹簧;116、压紧板;117、活动孔;118、固定块;119、驱动杆;120、第二齿轮;121、传动链条;122、第三齿轮;123、第四齿轮;124、定位柱;125、通槽;126、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100,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10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01,固定座1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05,安装槽10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6,安装槽10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板107,移动板107相对应第一螺纹杆106位置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螺纹套108,且螺纹套108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106的螺纹连接,移动板107的两端通过轴承均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09,第二螺纹杆109相对应安装槽105中点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10,第一齿轮110的表面啮合有驱动辊112。固定座10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架102,限位架1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103,限位架102相对应安装槽105位置的中部开设有定位滑槽104。限位架10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限位架102关于固定底板103中点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安装槽105内壁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18,且固定块118的内部通过轴承与第一螺纹杆106的两端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106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移动板107的数量为两个,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包括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1),所述固定座(1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05),所述安装槽(10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6),所述安装槽(10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板(107),所述移动板(107)相对应第一螺纹杆(106)位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08),且螺纹套(108)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106)的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107)的两端通过轴承均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09),所述第二螺纹杆(109)相对应安装槽(105)中点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0),所述第一齿轮(110)的表面啮合有驱动辊(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包括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交流接触器本体(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1),所述固定座(1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05),所述安装槽(10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6),所述安装槽(10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板(107),所述移动板(107)相对应第一螺纹杆(106)位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08),且螺纹套(108)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106)的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107)的两端通过轴承均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09),所述第二螺纹杆(109)相对应安装槽(105)中点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0),所述第一齿轮(110)的表面啮合有驱动辊(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架(102),所述限位架(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103),所述限位架(102)相对应安装槽(105)位置的中部开设有定位滑槽(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10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限位架(102)关于固定底板(103)中点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5)内壁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8),且固定块(118)的内部通过轴承与第一螺纹杆(106)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06)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0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移动板(107)关于固定座(101)中点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座(101)相对应驱动辊(112)位置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11),所述驱动辊(112)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鹿城区渊龙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