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自动下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282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自动下片设备,包括X轴传送装置、第一Y轴传送装置、第二Y轴传送装置、翻转装置、升降装置和控制装置,X轴传送装置与第一Y轴传送装置间隔设置在设备框架上,第二Y轴传送装置与翻转装置间隔设置在设备框架上,升降装置驱动第一Y轴传送装置和第二Y轴传送装置相对X轴升降运动,可分别进行升降,也可同步升降。大规格玻璃下片时第一Y轴传送装置和第二Y轴传送装置同步升降,小规格玻璃下片时第一Y轴传送装置和第二Y轴传送装置分别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可满足小规格玻璃的生产节拍和大规格玻璃的下片需求,且安装简便,占用的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自动下片设备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设备
,特别是一种玻璃自动下片设备。
技术介绍
玻璃加工生产行业随着市场竞争及经济环境变化,经营压力越来越大,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是行业急迫需求;采用自动化设备取代手工劳作不仅可提高效率,而且减少用工降低人工成本效果可观;现有技术的不足,造成现有设备的使用对生产造成局限性;现有加工企业设备布局在空间有限,设备不能过大,重新对车间布局影响大、成本高及不太实际;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高效节约型设计更具实用性。现有小规格自动下片设备满足小规格玻璃快节拍使用,大规格自动下片设备满足大规格玻璃节拍慢玻璃重使用;现有大规格自动下片设备为提高小规格玻璃适用性,采用增加过度传送设备方式,起到提前定位和缓冲的作用,但实际效果提升有限,不能达到生产使用。现有玻璃自动下片设备对于大、小规格变化不能兼顾对生产造成局限;为提高节拍速度增加过度设备增加投资并受限现有工厂空间布局及提升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兼顾大小规格的玻璃下片的问题,提供一种玻璃自动下片设备,该设备的第一Y轴传送装置和第二Y轴传送装置能够根据玻璃的大小规格分别升降或同步升降,实现不同大小规格的玻璃下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自动下片设备,包括X轴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一Y轴传送装置,所述X轴传送装置能够将玻璃输送至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上方;第二Y轴传送装置,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能够将玻璃输送至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上方;升降装置,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相对所述X轴传送装置升降运动;翻转装置,其用于将玻璃从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位置移出。处于升起状态时,第一Y轴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的承载面均高于所述X轴传送装置的承载面;处于下降状态时,第一Y轴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的承载面均低于所述X轴传送装置的承载面;所述翻转装置的承载面低于所述X轴传送装置的承载面。所述翻转装置包括若干真空吸盘和若干翻转臂,所述真空吸盘均匀分布在所述翻转臂上。所述X轴传送装置包括若干传送辊道,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包括若干传送皮带;所述X轴传送装置的传送辊道与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的传送皮带间隔设置,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的传送皮带与所述翻转臂间隔设置。所述下片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下片设备的运行,所述X轴传送装置、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翻转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下片设备还包括感应传感器一和感应传感器二,所述感应传感器一设置在所述下片设备玻璃进口侧的上端,所述感应传感器二设置在所述下片设备玻璃进口侧的下端,且与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的末端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感应传感器一和所述感应传感器二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下片设备还包括编码器和感应传感器三,所述感应传感器三设置在所述下片设备的玻璃进口侧,且与所述感应传感器一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编码器、所述感应传感器二和所述感应传感器三用于测算玻璃的长度;所述编码器和所述感应传感器三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下片设备还包括感应传感器五和所述感应传感器四,所述感应传感器五设置在所述X轴传送装置横向传送方向的末端;所述感应传感器四设置在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之间的间隙;所述感应传感器四和所述感应传感器五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下片设备还包括末端定位机构,所述末端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的末端。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直接安装于玻璃加工设备的末端,进行使用,安装简便,不需要对现有加工设备做过多改进。2、本技术的Y轴传送装置分为两部分,可交替升降,加快了小规格玻璃下片节拍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大规格玻璃的下片需求,大大的节约了制作成本和占地空间。3、本技术利用感应传感器和编码器测量玻璃的长度,控制玻璃快速居中,大大的节约了下片的时间,提高了下片效率。4、本技术在传送台和下片台上设置了多个感应传感器,便于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速度来适应不同大小规格的玻璃下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下片设备结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翻转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翻转装置处于翻转状态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现小规格玻璃下片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现大规格玻璃下片的示意图。图标:10-设备框架,20-X轴传送装置,30-第一Y轴传送装置,40-第二Y轴传送装置,50-翻转装置,51-真空吸盘,52-翻转臂,60-末端定位机构,70-玻璃架,S1-感应传感器一,S2-感应传感器三,S3-感应传感器五,S4-感应传感器四,S5-感应传感器五,X-X轴传送装置的运动方向,Y-Y轴传送装置的运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一种玻璃自动下片设备,包括设备框架10、X轴传送装置20、第一Y轴传送装置30、第二Y轴传送装置40、翻转装置50、升降装置和控制装置;该设备安装于玻璃加工设备的玻璃出口处和玻璃架70之间,实现下片操作。所述X轴传送装置20用于横向传送玻璃到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用于纵向传送玻璃,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将玻璃传送到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所述翻转装置50用于件玻璃从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30翻转移动到所述玻璃架70进行放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相对于所述X轴传送装置20升降运动;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均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可分别升降,也可实现同步升降。所述X轴传送装置20、第一Y轴传送装置30、第二Y轴传送装置40、和翻转装置50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该设备的运行。所述X轴传送装置20和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均设置在所述设备的玻璃进口侧,所述X轴传送装置20包括若干根传送辊道,均匀分布在所述下片设备的上端。所述翻转装置50用于吸附玻璃,并将玻璃翻转移动到玻璃架70进行放置。所述翻转装置50包括若干真空吸盘51和若干翻转臂52,所述真空吸盘51均匀设置在所述翻转臂52上。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包括若干传送皮带,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的传送皮带与所述X轴传送装置20的传送辊道间隔设置,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的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自动下片设备,包括X轴传送装置(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Y轴传送装置(30),所述X轴传送装置(20)能够将玻璃输送至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上方;/n第二Y轴传送装置(40),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能够将玻璃输送至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上方;/n升降装置,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相对所述X轴传送装置(20)升降运动;/n翻转装置(50),其用于将玻璃从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位置移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自动下片设备,包括X轴传送装置(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Y轴传送装置(30),所述X轴传送装置(20)能够将玻璃输送至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上方;
第二Y轴传送装置(40),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能够将玻璃输送至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上方;
升降装置,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相对所述X轴传送装置(20)升降运动;
翻转装置(50),其用于将玻璃从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位置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片设备,其特征在于,处于升起状态时,第一Y轴传送装置(30)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的承载面均高于所述X轴传送装置(20)的承载面;处于下降状态时,第一Y轴传送装置(30)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的承载面均低于所述X轴传送装置(20)的承载面;所述翻转装置(50)的承载面低于所述X轴传送装置(20)的承载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50)包括若干真空吸盘(51)和若干翻转臂(52),所述真空吸盘(51)均匀分布在所述翻转臂(5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传送装置(20)包括若干传送辊道,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和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包括若干传送皮带;所述X轴传送装置(20)的传送辊道与所述第一Y轴传送装置(30)的传送皮带间隔设置,所述第二Y轴传送装置(40)的传送皮带与所述翻转臂(52)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林刚徐林李建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