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润东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002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包括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连接的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端用于上传学习资源至云服务器,且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学生考勤、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信息;学生端用于上传学习状况、教学评价且自动上传考勤状况,以及与教师端进行交互;云服务器用于存储教学资源以供教师端进行调取,以及存储和分析学生端反馈的学生考勤、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课堂教学的系统化,利于师生及时互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出勤状况和知识点掌握情况,同时便于教师实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未来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教育教学
,涉及到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程度也在逐步深入,急需要更加丰富的各种应用内容来进行信息化程度的填充。目前学校通过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方便老师对学生提供学习上的个性化帮助,但是每个学生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让老师用传统方式对每个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及研究需要耗费老师巨大的精力,而且还会影响正常教学,另外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取课堂点名考勤制度以约束学生逃课现象,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浪费很多宝贵课堂时间,而且无法约束学生中途逃课情况,进而无法从根本上制约学生的逃课行为;最后,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无法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现有的教学系统,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以及无法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同时不便于教室与学生间的信息互动;教师对无法学生的预习情况,避免学生熟练的掌握预习情况,影响教学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教学系统总教师对无法学生的预习情况,避免学生熟练的掌握预习情况,影响教学的进度以及无法清楚掌握学生的出勤状况和学习状况,导致教学管理水平难以提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备课分类模块获取得到教师的备课时长和补课时长,教师可以通过备课时长对新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利用补课时长对预习准备不足的学生再次教学,有效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效率,通过获取学生对预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教学,提高教学的进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包括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连接的教师端和学生端,所述教师端用于上传学习资源至云服务器,且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学生考勤、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信息;学生端分别与教师端和云服务器连接,用于上传课堂教学时的学习状况、教学评价且自动上传考勤状况至云服务器,下载云服务器中的学习资源,以及与教师端进行信息交互;云服务器用于存储教学资源以供教师端进行调取,存储教师与学生身份信息并进行相应的身份验证,以及存储学生端反馈的学生考勤、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进行分析;所述学生端包括第二身份输入模块、第二数据收发模块、第二实时交互模块、自动签到模块、信息自动推送模块、任务检测模块和教学评价模块;所述教师端包括第一身份输入模块、第一数据收发模块、第一实时交互模块和教育显示模块;所述任务检测模块与实时交互模块连接,用于采集学生对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所完成情况并进行分析,其中,任务所完成情况包括与教师在线交流的时长、学生提交答案和教师对学生在线交流的评分;具体分析步骤为:步骤一:将学生标记为Xi,i=1、2、……、n;设定与教师的在线交流时长为标记为T1Xi,教师对学生在线交流的评分记为T2Xi;步骤二:将学生提交答案发送至云服务器内部的任务分配模块进行处理得到学生的任务完成分,记为T3Xi;步骤三: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学生的任务完成值RWXi;其中,b1、b2、b3和b4均为预设比例系数,T4Xi为学生的分配次数;步骤四:将分析得到的任务完成值发送至第二数据发送模块;第二数据发送模块接收到任务完成值后将其发送至云服务器内的备课分析模块;所述备课分析模块用于对教师对应的学生进行备课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S1:将教师对应学生的任务完成值进行对比,当学生的任务完成值大于设定阈值,则将该学生标记为备课生;当学生的任务完成值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将该学生标记为补课生;S2:统计备课生的数量和补课生的数量,分别记为M1和M2;S3:当M1>4M2,则生成第一备课指令;当4M2≥M1>3M2,则生成第二备课指令;当3M2≥M1>2M2,则生成第三备课指令;当2M2≥M1>M2,则生成第四备课指令,当M1<M2,则生成补课指令;S4:备课分析模块将第一备课指令、第二备课指令、第三备课指令、第四备课指令、补课指令、备课生的数量及补课生的数量和学生的任务完成值发送至备课分类模块。优选的,所述备课分类模块用于对教师进行备课分类,具体步骤如下:SS1:设定课堂时长为KT;当接收到第一备课指令后,则课堂时长为备课时长,并将备课时长以及补课生对应的学生姓名发送至教育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教师根据备课时长进行备课并对补课生课下进行教学任务在线交流;SS2:当接收到第二备课指令或第三备课指令或四备课指令后,则利用公式计算得到备课时长,课堂时长减去备课时长得到补课时长;将备课时长、补课时长以及补课生对应的学生姓名发送至教育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教师根据备课时长进行备课,同时教师利用补课时长对学生进行教学任务重新教学;SS3:当接收到补课指令后,则课堂时长为补课时长,教师利用补课时长对学生进行教学任务重新教学。优选的,所述任务分配模块用于对学生提交答案进行分配并获取对应的任务完成分,具体分配步骤如下:步骤一:获取学生的任务完成值,选取任务完成值大于或等于设定预设值的学生标记为待分配学生;设定待分配学生的任务完成值标记为RWXj,j∈i,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待分配学生的分配值FXj,其中,d1和d2为预设比例系数;选取分配值最大的待分配学生为选中学生,通过该学生的分配次数T4Xj增加一次,将学生提交答案和标准答案发送至选中学生的学生端,选中学生通过学生端将学生提交答案与标准答案进行对比并输入对应的得分,选中学生通过学生端将得分发送至任务分配模块,该得分为该学生的任务完成分;步骤二:当没有学生的任务完成值或学生的任务完成值均小于预设值,则直接将学生提交答案和标准答案发送至对应教师的教师端,教师通过教师端将学生提交答案与标准答案进行对比并输入对应的得分,教师通过教师端将得分发送至任务分配模块,该得分为该学生的任务完成分。优选的,所述第一身份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教师的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并将输入的教师登录信息发送至第一数据发送模块;所述第一数据收发模块用于进行教师端与云服务器间的数据交互;所述第一实时交互模块通过第一数据收发模块与学生端连接,用于与学生端的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和教学任务的布置;所述教育显示模块与第一数据收发模块连接,用于显示云服务器发送的学生考勤、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信息。优选的,所述第二身份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学生的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并将输入的学生登录信息发送至第二数据发送模块;所述第二数据收发模块用于进行学生端与云服务器间的数据交互以及教师端与学生端的数据交互;所述实时交互模块用于与教师端的教师进行在线交流,并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包括教学预习内容和测试试题;教学评价模块,用于对教师上课的状况以及安排的教学任务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信息经第二数据收发模块发送至云服务器;所述学生端还包括自动签到模块和信息自动推送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包括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连接的教师端和学生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师端用于上传学习资源至云服务器,且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学生考勤、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信息;/n学生端分别与教师端和云服务器连接,用于上传课堂教学时的学习状况、教学评价且自动上传考勤状况至云服务器,下载云服务器中的学习资源,以及与教师端进行信息交互;/n云服务器用于存储教学资源以供教师端进行调取,存储教师与学生身份信息并进行相应的身份验证,以及存储学生端反馈的学生考勤、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进行分析;/n所述学生端包括第二身份输入模块、第二数据收发模块、第二实时交互模块、自动签到模块、信息自动推送模块、任务检测模块和教学评价模块;/n所述教师端包括第一身份输入模块、第一数据收发模块、第一实时交互模块、教育显示模块和备课分类模块;/n所述任务检测模块与第一实时交互模块连接,用于采集学生对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所完成情况并进行分析,其中,任务所完成情况包括与教师在线交流的时长、学生提交答案和教师对学生在线交流的评分;具体分析步骤为:/n步骤一:将学生标记为Xi,i=1、2、……、n;设定与教师的在线交流时长为标记为T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包括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连接的教师端和学生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师端用于上传学习资源至云服务器,且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学生考勤、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信息;
学生端分别与教师端和云服务器连接,用于上传课堂教学时的学习状况、教学评价且自动上传考勤状况至云服务器,下载云服务器中的学习资源,以及与教师端进行信息交互;
云服务器用于存储教学资源以供教师端进行调取,存储教师与学生身份信息并进行相应的身份验证,以及存储学生端反馈的学生考勤、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评价进行分析;
所述学生端包括第二身份输入模块、第二数据收发模块、第二实时交互模块、自动签到模块、信息自动推送模块、任务检测模块和教学评价模块;
所述教师端包括第一身份输入模块、第一数据收发模块、第一实时交互模块、教育显示模块和备课分类模块;
所述任务检测模块与第一实时交互模块连接,用于采集学生对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所完成情况并进行分析,其中,任务所完成情况包括与教师在线交流的时长、学生提交答案和教师对学生在线交流的评分;具体分析步骤为:
步骤一:将学生标记为Xi,i=1、2、……、n;设定与教师的在线交流时长为标记为T1Xi,教师对学生在线交流的评分记为T2Xi;
步骤二:将学生提交答案发送至云服务器内部的任务分配模块进行处理得到学生的任务完成分,记为T3Xi;
步骤三: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学生的任务完成值RWXi;其中,b1、b2、b3和b4均为预设比例系数,T4Xi为学生的分配次数;
步骤四:将分析得到的任务完成值发送至第二数据发送模块;第二数据发送模块接收到任务完成值后将其发送至云服务器内的备课分析模块;
所述备课分析模块用于对教师对应的学生进行备课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S1:将教师对应学生的任务完成值进行对比,当学生的任务完成值大于设定阈值,则将该学生标记为备课生;当学生的任务完成值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将该学生标记为补课生;
S2:统计备课生的数量和补课生的数量,分别记为M1和M2;
S3:当M1>4M2,则生成第一备课指令;当4M2≥M1>3M2,则生成第二备课指令;当3M2≥M1>2M2,则生成第三备课指令;当2M2≥M1>M2,则生成第四备课指令,当M1<M2,则生成补课指令;
S4:备课分析模块将第一备课指令、第二备课指令、第三备课指令、第四备课指令、补课指令、备课生的数量及补课生的数量和学生的任务完成值发送至备课分类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课分类模块用于对教师进行备课分类,具体步骤如下:
SS1:设定课堂时长为KT;当接收到第一备课指令后,则课堂时长为备课时长,并将备课时长以及补课生对应的学生姓名发送至教育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教师根据备课时长进行备课并对补课生课下进行教学任务在线交流;
SS2:当接收到第二备课指令或第三备课指令或四备课指令后,则利用公式计算得到备课时长,课堂时长减去备课时长得到补课时长;将备课时长、补课时长以及补课生对应的学生姓名发送至教育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教师根据备课时长进行备课,同时教师利用补课时长对学生进行教学任务重新教学;
SS3:当接收到补课指令后,则课堂时长为补课时长,教师利用补课时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润东
申请(专利权)人:何润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