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需求计划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993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需求计划计算方法,属于计划管理技术领域,一种物料需求计划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层级物料需求作为物料的需求来源;S2:按层级对每层物料按物料逐个进行循环计算;S3:对某种物料按日期逐日进行循环计算;S4:物料在整个计划展望期时间段内计算完成;S5:准备计算供应订单的开工日期;S6:判断本层n所有物料是否计算完毕;S7,准备计算n+1层物料需求和供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进行传统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也可以进行主生产计划计算,维持最低的库存水平,及时取得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及零部件,保证按时供应用户所需产品,保持计划系统负荷的均衡,规则制造活动、采购活动以及产品的交货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需求计划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划管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物料需求计划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统称为物料。独立需求物料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需求决定的物料,如产品、售后维修的零部件等。相关需求物料指根据物料之间的结构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物料所产生需求的物料,如原材料、半成品等。传统的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产品或独立需求物料的需要,通过计算确定各种相关需求物料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的一种计算方法。传统的物料需求计划计算方法,难以在进行传统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和进行主生产计划计算之间进行选择,不能够及时取得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及零部件,保证按时供应用户所需产品,保持计划系统负荷的均衡,规则制造活动、采购活动以及产品的交货日期,影响其使用性能。为此,提出一种物料需求计划计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将传统物料需求计划和主生产计划进行合集,并通过不同分支条件和参数配置,既能够进行传统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也可以进行主生产计划计算,维持最低的库存水平,及时取得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及零部件,保证按时供应用户所需产品,保持计划系统负荷的均衡,规则制造活动、采购活动以及产品的交货日期。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物料需求计划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层级物料需求作为物料的需求来源,与主生产计划形成的子件需求,如果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则物料需求为根据时界的需求规则选项选定的销售订单,销售预测或订单和预测最大值的需求,只有一层的物料需求,如果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则需求来源为已释放的MPS计划订单。根据物料清单结构,确定每种物料的低阶码,将物料按照低阶码分成一层一层的物料需求,按照低阶码由小到大的顺序逐层进行物料需求计算;S2:按层级对每层物料按物料逐个进行循环计算,将物料需求按照天进行拆分,生成物料日需求列表;获取物料当前可用库存量并存储作为供应来源,可用库存量是在总库存量的基础上去掉已被占用的库存数量后得到的,获取生产件已生效的和在制计划订单信息与采购件已生效的和在途计划订单信息作为供应来源,供应来源范围依据计算时可选的物料供应来源确定。S3:对某种物料按日期逐日进行循环计算,根据供应数据和需求数据计算每天的净需求数量,净需求数量=每日总需求数量-每日总供应数量,计算得到净需求数量后,判断每天的净需求数量是否>0,如果是,则计算得到新生成的计算供应,如果物料是生产件并且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则生成主生产计划计算供应订单;如果物料是生产件并且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则生成物料需求计划计算生产供应订单;如果是采购件并且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则生成物料需求计划计算采购供应订单,计算过程中,根据“计算得到的供应订单的批量规则选项”和“计算得到的供应订单的计划产出量计算规则选项”,得到最终供应订单的供应数量,进入S4,否则进行下个日期循环计算。S4:物料在整个计划展望期时间段内计算完成,判断“供应订单按时格合并规则选项”,进入S4,如果考虑时格合并,根据时格参数进行时格合并计算并调整合并后供应订单的需求日期,时格日期确定规则选项为按时格时间或按最小需求,计算过程中,根据“计算方式选项”,决定合并主生产计划计算供应订单还是合并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订单。根据“时格日期确定规则选项”,决定合并生成的供应订单的调整后需求日期,再进入S4;S5:根据“计算方式选项”确定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还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准备计算供应订单的开工日期,如果是主生产计划计算,主生产计划计算供应订单的计划开工日期=调整后需求日期-采购提前期-生产提前期-变动提前期X计划投入量/提前期批量+1,保存计算过程中数据,进入S6,否则判断物料是生产件还是采购件,如果是生产件,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订单的计划开工日期=调整后需求日期-采购提前期-生产提前期-变动提前期X计划投入量/提前期批量+1,保存计算过程中数据,包括物料日需求,物料日库存供应,物料需求计划订单供应,生产订单供应,采购订单供应和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进入S6,否则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订单的计划开工日期=需求日期-采购提前期+1,保存计算过程中数据,包括物料日需求,物料日库存供应,物料需求计划订单供应,生产订单供应,采购订单供应和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进入S6。S6:判断本层n所有物料是否计算完毕,计算完毕,进入S7,进行下一层n+1计算;否则进入S2;S7,根据“计算方式选项”确定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还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准备计算n+1层物料需求和供应,如果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则结束;否则,更新n+1层待计算物料需求,根据n层计算完的生产件的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订单,按照生产件BOM结构拆分子件需求,放入n+1层待计算物料需求中,另外,n层及n层之前层计算过程中已经拆分的按照低阶码属于n+1层的物料需求也会放入n+1层待计算物料需求中,判断n+1层待计算物料需求是否为空,如果非空则进入S2,否则继续进行n+2层物料需求构建,从总的物料需求中找到属于n+2层的物料需求放入n+2层待计算物料需求中,如果n+2层待计算物料不为空,接则进入S2,如果n+2层待计算物料为空,则继续执行第23步,直到所有物料需求都为空,则结束。进一步的,所述S1中物料需求可选的来源包括销售订单,销售预测,订单和预测最大值。进一步的,所述S1中时界的需求规则选项为销售订单、销售预测、订单和预测最大值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S2中可选的物料供应来源包括已锁定的MRP生产/采购计划订单、未完成已生效的在途采购订单或在制生产订单、有效库存与已锁定的MPS计划订单。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计算得到的供应订单的批量规则选项为按倍量或按需求数量,计算得到的供应订单的计划产出量计算规则选项包括考虑库存损耗率、考虑产出率或同时考虑库存损耗率和产出率。进一步的,所述S4中的供应订单按时格合并规则选项包括按计算设置的时格合并与按物料时格合并或不考虑时格合并。进一步的,所述S4中的计算方式选项包括主生产计划计算或物料需求计划计算。进一步的,所述S5中的保存计算过程中数据包括物料日需求、物料日库存供应、主生产计划订单供应、生产订单供应、主生产计划计算供应。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方案,通过将传统物料需求计划和主生产计划进行合集,并通过不同分支条件和参数配置,既能够进行传统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也可以进行主生产计划计算,维持最低的库存水平,及时取得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及零部件,保证按时供应用户所需产品,保持计划系统负荷的均衡,规则制造活动、采购活动以及产品的交货日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需求计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构建层级物料需求作为物料的需求来源,与主生产计划形成的子件需求,如果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则物料需求为根据时界的需求规则选项选定的销售订单,销售预测或订单和预测最大值的需求,只有一层的物料需求,如果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则需求来源为已释放的MPS计划订单;根据物料清单结构,确定每种物料的低阶码,将物料按照低阶码分成一层一层的物料需求,按照低阶码由小到大的顺序逐层进行物料需求计算;/nS2:按层级对每层物料按物料逐个进行循环计算,将物料需求按照天进行拆分,生成物料日需求列表;获取物料当前可用库存量并存储作为供应来源,可用库存量是在总库存量的基础上去掉已被占用的库存数量后得到的,获取生产件已生效的和在制计划订单信息与采购件已生效的和在途计划订单信息作为供应来源,供应来源范围依据计算时可选的物料供应来源确定;/nS3:对某种物料按日期逐日进行循环计算,根据供应数据和需求数据计算每天的净需求数量,净需求数量=每日总需求数量-每日总供应数量,计算得到净需求数量后,判断每天的净需求数量是否>0,如果是,则计算得到新生成的计算供应,如果物料是生产件并且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则生成主生产计划计算供应订单;如果物料是生产件并且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则生成物料需求计划计算生产供应订单;如果是采购件并且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则生成物料需求计划计算采购供应订单,计算过程中,根据“计算得到的供应订单的批量规则选项”和“计算得到的供应订单的计划产出量计算规则选项”,得到最终供应订单的供应数量,进入S4,否则进行下个日期循环计算;/nS4:物料在整个计划展望期时间段内计算完成,判断“供应订单按时格合并规则选项”,进入S4,如果考虑时格合并,根据时格参数进行时格合并计算并调整合并后供应订单的需求日期,时格日期确定规则选项为按时格时间或按最小需求,计算过程中,根据“计算方式选项”,决定合并主生产计划计算供应订单还是合并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订单;根据“时格日期确定规则选项”,决定合并生成的供应订单的调整后需求日期,再进入S4;/nS5:根据“计算方式选项”确定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还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准备计算供应订单的开工日期,如果是主生产计划计算,主生产计划计算供应订单的计划开工日期=调整后需求日期-采购提前期-生产提前期-变动提前期X计划投入量/提前期批量+1,保存计算过程中数据,进入S6,否则判断物料是生产件还是采购件,如果是生产件,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订单的计划开工日期=调整后需求日期-采购提前期-生产提前期-变动提前期X计划投入量/提前期批量+1,保存计算过程中数据,包括物料日需求,物料日库存供应,物料需求计划订单供应,生产订单供应,采购订单供应和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进入S6,否则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订单的计划开工日期=需求日期-采购提前期+1,保存计算过程中数据,包括物料日需求,物料日库存供应,物料需求计划订单供应,生产订单供应,采购订单供应和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进入S6;/nS6:判断本层n所有物料是否计算完毕,计算完毕,进入S7,进行下一层n+1计算;否则进入S2;/nS7,根据“计算方式选项”确定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还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准备计算n+1层物料需求和供应,如果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则结束;否则,更新n+1层待计算物料需求,根据n层计算完的生产件的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订单,按照生产件BOM结构拆分子件需求,放入n+1层待计算物料需求中,另外,n层及n层之前层计算过程中已经拆分的按照低阶码属于n+1层的物料需求也会放入n+1层待计算物料需求中,判断n+1层待计算物料需求是否为空,如果非空则进入S2,否则继续进行n+2层物料需求构建,从总的物料需求中找到属于n+2层的物料需求放入n+2层待计算物料需求中,如果n+2层待计算物料不为空,接则进入S2,如果n+2层待计算物料为空,则继续执行第23步,直到所有物料需求都为空,则结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需求计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层级物料需求作为物料的需求来源,与主生产计划形成的子件需求,如果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则物料需求为根据时界的需求规则选项选定的销售订单,销售预测或订单和预测最大值的需求,只有一层的物料需求,如果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则需求来源为已释放的MPS计划订单;根据物料清单结构,确定每种物料的低阶码,将物料按照低阶码分成一层一层的物料需求,按照低阶码由小到大的顺序逐层进行物料需求计算;
S2:按层级对每层物料按物料逐个进行循环计算,将物料需求按照天进行拆分,生成物料日需求列表;获取物料当前可用库存量并存储作为供应来源,可用库存量是在总库存量的基础上去掉已被占用的库存数量后得到的,获取生产件已生效的和在制计划订单信息与采购件已生效的和在途计划订单信息作为供应来源,供应来源范围依据计算时可选的物料供应来源确定;
S3:对某种物料按日期逐日进行循环计算,根据供应数据和需求数据计算每天的净需求数量,净需求数量=每日总需求数量-每日总供应数量,计算得到净需求数量后,判断每天的净需求数量是否>0,如果是,则计算得到新生成的计算供应,如果物料是生产件并且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则生成主生产计划计算供应订单;如果物料是生产件并且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则生成物料需求计划计算生产供应订单;如果是采购件并且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则生成物料需求计划计算采购供应订单,计算过程中,根据“计算得到的供应订单的批量规则选项”和“计算得到的供应订单的计划产出量计算规则选项”,得到最终供应订单的供应数量,进入S4,否则进行下个日期循环计算;
S4:物料在整个计划展望期时间段内计算完成,判断“供应订单按时格合并规则选项”,进入S4,如果考虑时格合并,根据时格参数进行时格合并计算并调整合并后供应订单的需求日期,时格日期确定规则选项为按时格时间或按最小需求,计算过程中,根据“计算方式选项”,决定合并主生产计划计算供应订单还是合并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订单;根据“时格日期确定规则选项”,决定合并生成的供应订单的调整后需求日期,再进入S4;
S5:根据“计算方式选项”确定是物料需求计划计算还是主生产计划计算,准备计算供应订单的开工日期,如果是主生产计划计算,主生产计划计算供应订单的计划开工日期=调整后需求日期-采购提前期-生产提前期-变动提前期X计划投入量/提前期批量+1,保存计算过程中数据,进入S6,否则判断物料是生产件还是采购件,如果是生产件,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供应订单的计划开工日期=调整后需求日期-采购提前期-生产提前期-变动提前期X计划投入量/提前期批量+1,保存计算过程中数据,包括物料日需求,物料日库存供应,物料需求计划订单供应,生产订单供应,采购订单供应和物料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更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拓智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