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近车头灯的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854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近车头灯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压降电路、温控电路、远光灯电路、近光灯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源电路提供工作电压VCC,压降电路输出工作电压+5V,温控电路根据热敏电阻控制远光灯和近光灯的通断,控制电路控制远光灯和近光灯的切换和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靠的温控功能以及稳定电流电压输出功能以及可靠的远近光切换功能的电路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近车头灯的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控制电路
,特别是一种远近车头灯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远近灯的控制电路对于远近灯的控制来说尤为重要,总所周知,LED灯都存在散热问题,所以对远近灯温度监控也是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的远近灯控制电路中并没有温控电路对远近灯的温度进行监控。而且对远近灯的远光和近光的切换都比较简单,并且都是分别单独控制,电路的整合性比较差,过于简单的电路虽然便于检修但是并不能保障整体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远近车头灯的驱动电路,通过硬件控制实现温控以及稳定可靠的远近光切换控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近车头灯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压降电路、温控电路、远光灯电路、近光灯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接入端LB_V+、接入端V-、接入端HB_V+,该三接入端分别串联电感L1、L4、L8构成差模,接入端LB_V+、接入端V-依次并联有共模电感L3、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和LC滤波电路并最终输出工作电压VCC,接入端HB_V+串联二极管D4和电阻R43后与开关管Q6的G端连接,开关管Q6用于控制接入端LED-对地的导通和断开;所述压降电路的输入端接公祖电压VCC并输出工作电压+5V;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U3,该控制器U3对置于在远光灯电路中的热敏电阻HB_NTC和近光灯电路中的热敏电路LB_NTC的电流值进行监控并输出对开关管Q6的G端的控制;所述远光灯电路包括远光灯组LED2,远光灯组LED2的正极端与接入端LED-连接,负极端与接入端HB_H-连接;所述近光灯电路包括近光灯组LED1,近光灯组LED1的正极端与接入端LED+连接,负极端与接入端LED-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U1,工作电压VCC通过开关管Q1控制对接入端LED+的输出,控制器U1对该开关管Q1的G端输出控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电压VCC与开关管Q1之间串联有滤波电路、二极管D5,该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10和电容C20、C23、C24、C25、C26、C27,二极管D5并联有电容18和电阻R5;开关管Q1与接入端LED+之间还串联有铁芯电感L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U3输出经开关管Q5、开关管Q4和开关管Q8实现对开关管Q6的G端的控制;控制器U3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管Q5的G端,开关管Q5的导通控制开关管Q4的导通,开关管Q4的导通控制开关管Q8的导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入端HB_V+和接入端V-串联电感后并联有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电路结构可靠性强,通过电源电路、压降电路、温控电路、远光灯电路、近光灯电路和控制电路构成具有可靠的温控功能以及稳定电流电压输出功能以及可靠的远近光切换功能的电路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控制电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源电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近光灯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远光灯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压降电路和温控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远近车头灯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压降电路、温控电路、远光灯电路、近光灯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接入端LB_V+、接入端V-、接入端HB_V+,该三接入端分别串联电感L1、L4、L8构成差模,接入端LB_V+、接入端V-依次并联有共模电感L3、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和LC滤波电路并最终输出工作电压VCC,接入端HB_V+串联二极管D4和电阻R43后与开关管Q6的G端连接,开关管Q6用于控制接入端LED-对地的导通和断开;所述压降电路的输入端接公祖电压VCC并输出工作电压+5V;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U3,该控制器U3对置于在远光灯电路中的热敏电阻HB_NTC和近光灯电路中的热敏电路LB_NTC的电流值进行监控并输出对开关管Q6的G端的控制;所述远光灯电路包括远光灯组LED2,远光灯组LED2的正极端与接入端LED-连接,负极端与接入端HB_H-连接;所述近光灯电路包括近光灯组LED1,近光灯组LED1的正极端与接入端LED+连接,负极端与接入端LED-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U1,工作电压VCC通过开关管Q1控制对接入端LED+的输出,控制器U1对该开关管Q1的G端输出控制。所述工作电压VCC与开关管Q1之间串联有滤波电路、二极管D5,该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10和电容C20、C23、C24、C25、C26、C27,二极管D5并联有电容18和电阻R5;开关管Q1与接入端LED+之间还串联有铁芯电感L9。所述控制器U3输出经开关管Q5、开关管Q4和开关管Q8实现对开关管Q6的G端的控制;控制器U3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管Q5的G端,开关管Q5的导通控制开关管Q4的导通,开关管Q4的导通控制开关管Q8的导通。所述接入端HB_V+和接入端V-串联电感后并联有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电源电路对汽车电瓶进行处理后输出工作电压VCC,压降电路将工作电压VCC进行压降输出工作电压+5V;控制电路根据操作输入指令输出对接入端LED+的控制实现对远近光的切换控制;同时,在远近光灯工作时,温控电路对在远光灯电路中的热敏电阻HB_NTC和近光灯电路中的热敏电路LB_NTC的电流值进行监控而输出对接入端LED-的控制。总的来说,该电路方案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可靠的温控功能以及稳定电流电压输出功能以及可靠的远近光切换功能。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近车头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压降电路、温控电路、远光灯电路、近光灯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接入端LB_V+、接入端V-、接入端HB_V+,该三接入端分别串联电感L1、L4、L8构成差模,接入端LB_V+、接入端V-依次并联有共模电感L3、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和LC滤波电路并最终输出工作电压VCC,接入端HB_V+串联二极管D4和电阻R43后与开关管Q6的G端连接,开关管Q6用于控制接入端LED-对地的导通和断开;所述压降电路的输入端接工作电压VCC并输出工作电压+5V;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U3,该控制器U3对置于在远光灯电路中的热敏电阻HB_NTC和近光灯电路中的热敏电路LB_NTC的电流值进行监控并输出对开关管Q6的G端的控制;所述远光灯电路包括远光灯组LED2,远光灯组LED2的正极端与接入端LED-连接,负极端与接入端HB_H-连接;所述近光灯电路包括近光灯组LED1,近光灯组LED1的正极端与接入端LED+连接,负极端与接入端LED-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U1,工作电压VCC通过开关管Q1控制对接入端LED+的输出,控制器U1对该开关管Q1的G端输出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近车头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压降电路、温控电路、远光灯电路、近光灯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接入端LB_V+、接入端V-、接入端HB_V+,该三接入端分别串联电感L1、L4、L8构成差模,接入端LB_V+、接入端V-依次并联有共模电感L3、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TVS1和LC滤波电路并最终输出工作电压VCC,接入端HB_V+串联二极管D4和电阻R43后与开关管Q6的G端连接,开关管Q6用于控制接入端LED-对地的导通和断开;所述压降电路的输入端接工作电压VCC并输出工作电压+5V;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U3,该控制器U3对置于在远光灯电路中的热敏电阻HB_NTC和近光灯电路中的热敏电路LB_NTC的电流值进行监控并输出对开关管Q6的G端的控制;所述远光灯电路包括远光灯组LED2,远光灯组LED2的正极端与接入端LED-连接,负极端与接入端HB_H-连接;所述近光灯电路包括近光灯组LED1,近光灯组LED1的正极端与接入端LED+连接,负极端与接入端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亦林
申请(专利权)人:博莱特光电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