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副车叠放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851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副车叠放台结构,所述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支撑机构,两个限位支撑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车的中部,限位支撑机构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顶部面板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一第一开口,箱体顶部面板中部开设有第二开口;箱体横向穿设有一调节杆,调节杆左端面和右端面设置反向的螺纹,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两个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带有内螺纹的套筒,套筒上固定有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上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顶部露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支撑架,调节杆穿过所述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上设置有一支撑板;能更加牢固地将副车固定于主车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副车叠放台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特别是一种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副车叠放台结构。
技术介绍
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要包括主车和副车,主车头部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功能完全相同的驾驶平台,并定义为左驾驶平台及右驾驶平台,左驾驶平台及右驾驶平台以相互错位对称的方式分布;左驾驶平台及右驾驶平台上均设有完全相同的数字显示仪表;左驾驶平台与右驾驶平台之间还设有主变速箱及换位器,换位器可以使得左驾驶平台与右驾驶平台的两个操作系统相互转换且相互之间不生产任何影响。该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一般是运载桥梁,现有的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车和副车之间仅仅是通过钢绳绳子进行捆绑在一起,这样叠放方式不仅不安全,而且主车和副车要进行脱离时,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对钢绳进行解绑,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副车叠放台结构,使得主车和副车能进行更好地叠放,且叠放牢固,安全性高。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副车叠放台结构,所述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支撑机构,所述两个限位支撑机构前后设置于所述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车的中部,所述限位支撑机构包括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顶部面板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一第一开口,所述箱体顶部面板中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箱体横向穿设有一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左端面和右端面设置反向的螺纹,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两个限位件,且两个限位件对称设置于调节杆上,所述限位件包括带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套筒上固定有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部露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支撑架,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上设置有一支撑板。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截面为倒立的“L”型,所述支撑板截面为“L”型。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的型号为SXLA00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带有调节手柄。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四周设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上开设有定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个限位支撑机构的两个限位件能对搬运车副车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夹住,通过两个限位支撑机构的支撑架能对搬运车副车进行抬起操作,这样使得搬运车副车能很好地叠放在搬运车主车上,且搬运车副车需要从搬运车主车上撤离的时候,操作也十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叠放更加牢固,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限位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限位支撑机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调节杆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车和副车叠放一起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车和副车叠放一起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副车叠放台结构,所述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支撑机构100,所述两个限位支撑机构100前后设置于所述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的主车200的中部,所述限位支撑机构100包括中空的箱体1,所述箱体1顶部面板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一第一开口11,所述箱体1顶部面板中部开设有第二开口12;所述箱体1横向穿设有一调节杆13,所述调节杆13左端面131和右端132面设置反向的螺纹,由于调节杆13两头分别设置有反向的螺纹,这样限位件2的套筒21才能在调节杆13上进行同时向内移动,或者同时向外移动;所述调节杆13上设置有两个限位件2,且两个限位件2对称设置于调节杆13上,所述限位件2包括带有内螺纹的套筒21,所述套筒21上固定有一电动推杆22,所述电动推杆22的伸缩杆上设置有限位杆23,所述限位杆23顶部露出所述第一开口11,这样电动推杆22能带动限位杆23进行上升或者下降操作,而调节杆能带动套筒进行向内或者向外移动,从而使得限位杆23也能进行向外或者向内移动,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一支撑架3,所述调节杆13穿过所述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两个伸缩气缸4,所述伸缩气缸4上设置有一支撑板5。该伸缩气缸4使得支撑板的高度能进行调节;这样搬运车副车300置于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的主车200上的时候,通过伸缩气缸上的支撑板能将搬运车副车300抬起,且该搬运车副车300抬起的高度能进行设置;通过两个限位支撑机构的两个限位件能对搬运车副车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夹住,通过两个限位支撑机构的支撑架能对搬运车副车进行抬起操作,这样使得搬运车副车能很好地叠放在搬运车主车上。在本技术中,所述限位杆截面为倒立的“L”型,所述支撑板截面为“L”型,从而能对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副车进行更好地限位。另外,所述电动推杆的型号为SXLA001。所述调节杆13带有调节手柄133,该调节手柄133能更好地对调节杆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箱体1四周设置有定位片6,所述定位片6上开设有定位孔61;这样限位支撑机构100放置于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的主车的位置能进行自由调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200顶部表面设置多个的第一固定环20,在搬运车副车300顶部表面上设置多个的第二固定环30;这样在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进行搬运桥梁的时候通过绳索进行绑住,要是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车仅仅对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副车进行运输的时候不需要绳索进行绑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副车叠放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支撑机构,所述两个限位支撑机构前后设置于所述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车的中部,所述限位支撑机构包括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顶部面板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一第一开口,所述箱体顶部面板中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箱体横向穿设有一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左端面和右端面设置反向的螺纹,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两个限位件,且两个限位件对称设置于调节杆上,所述限位件包括带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套筒上固定有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部露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支撑架,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上设置有一支撑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副车叠放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支撑机构,所述两个限位支撑机构前后设置于所述内燃固定平台搬运车主车的中部,所述限位支撑机构包括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顶部面板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一第一开口,所述箱体顶部面板中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箱体横向穿设有一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左端面和右端面设置反向的螺纹,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两个限位件,且两个限位件对称设置于调节杆上,所述限位件包括带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套筒上固定有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部露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支撑架,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伸缩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朝友张冲苏孝局丁程苏翔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苏合建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