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962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包括步骤S1:对MCU进行封装定义;步骤S2:判断封装定义的MCU是否有空余的端口;步骤S3:判断封装定义的MCU的端口是否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能力;步骤S4:对MCU进行驱动可重构封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其可以将所有端口在设计时,进行可重构设计,最后可以把端口都封装出来,这样使用者可以使用可重构设计的端口MCU时,可以用到这颗MCU的所有的端口,以及所有端口的驱动能力。比如pin1由3个芯片pad组成并封装在一起,pin1可以选择pad1的单个pad输出驱动能力,又可以选择pad1+pad2的2个pad输出驱动能力,又可以选择pad1+pad2+pad3的3个pad输出驱动能力,让使用者得到最大的资源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单片机端口重构
,具体涉及一种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的MCU,一次流片成本很高,为了满足市场不同的需求,以及营销手段,基本都是一物多卖的策略。比如同一颗MCUdie(晶圆裸片)可以封装成不同的封装形式,比如LQFP64、LQFP48、LQFP32、TSSOP20等。一个MCU芯片中都具有很多端口,但是在不同封装形式下,未封装出来所有的端口,这就意味着使用者只能使用封装出来的端口,而无法使用未封装出来的端口,这将大大降低使用者可使用资源和端口驱动电流,甚至一些重要功能无法使用。公开号为:CN101419485B,主题名称为一种功能可变的可穿戴计算机主板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所述可变功能芯片连接至X86系统级SOC的内存、VGA、LVDS、HDMI、DVI、LAN、USB、IDE、CF、SATA、SPI、LPC、PCI、GPIO、Smbus、I2C、MMC、SD、COM或者LPT总线上;所述可变功能芯片对外实现USB、LAN、VGA、LVDS、HDMI、DVI、GPIO、Smbus、I2C、IDE、CF、SATA、MMC、SD、COM、LPT或者耳麦接口;所述Flash/EEPROM作为可变功能芯片的外置配置芯片,用于对可变功能芯片中编程文件进行存储;所述可变功能芯片由所述系统电压调节器提供所需电源;所述可变功能芯片实现该可穿戴计算机主板在“系统综合控制功能”、“自定义逻辑功能”、“协处理器与总线功能”、“接口功能”上的硬件层次的在线升级与扩展;所述可变功能芯片内部包括配属模块组、接口模块组、存储模块组、片内CPU及片内总线控制器、显示核心模块、系统综合控制模块、自定义逻辑功能模块;通过上述多个模块协同配合实现该可穿戴计算机主板在“系统综合控制功能”、“自定义逻辑功能”、“协处理器与总线功能”、“接口功能”上的硬件层次的在线升级与扩展;所述配属模块组包括电压调节模块、时钟模块、JTAG总线模块、JTAG转接模块;其中,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用以生成一定占空比的脉冲序列,打开或关闭片外MOS管或三极管,给所述可变功能芯片或系统其它部分提供PWM电压,控制外部MOS管或三极管的打开和关闭,进行电源使能或上电时序管理,提供可变功能芯片所需的各种电压;所述时钟模块:通过片内的锁相环PLL或分频倍频电路结构,提供可变功能芯片所需的各种时钟或者为外部系统提供时钟信号;所述JTAG总线模块:通过片内的符合JTAG协议的总线电路结构,提供对可变功能芯片编程下载的支持;所述JTAG转接模块:通过JTAG协议与USB、COM、LPT、LPC/SPI协议的转换电路结构,提供将可变功能芯片内的JTAG总线连接到相应接口或总线的支持;所述系统综合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控制系统当前各个部分的状态,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X86系统SOC以提供上层应用支持;其中,所述系统综合控制模块由ITP/DXP测试模块、BIOS信息反馈模块、焊点测试模块、电源切换与充电管理模块、加速度计测量模块、热传感器测量模块、决策支持模块、键盘扫描与编码模块、系统休眠控制模块、电压调节器使能与状态监测模块、音量控制模块、LCD亮度控制模块、无限装置开关模块、移位寄存器、USB接口模块、SPI控制器以及寄存器组构成;其中,ITP/DXP测试模块连接到CPU和南北桥集成芯片的DXP接口,BIOS信息反馈模块通过LPC或SPI总线与BIOS芯片相连,对BIOS当前反馈状态进行转译,电源切换与充电管理模块与电池及适配器相连,加速度计测量模块与加速度计相连,热传感器测量模块与热敏传感器相连,键盘扫描与编码模块与系统键盘矩阵相连,系统休眠控制模块与南北桥集成芯片的电源管理部分相连,电压调节器使能与状态监测模块与系统电源模块相连,音量控制模块与系统扬声器相连,LCD亮度控制模块与LVDS接口的LCD相连,无线装置开关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系统级SOC包括:X86处理器、X86芯片组和显示核心,其中,X86芯片组包括北桥和南桥控制器,所述北桥和南桥控制器可集成在南北桥集成芯片中”。以上述专利技术专利为例,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可穿戴计算机多变的应用需求和现有技术实现方法存在的功能单一和性能升级和功能扩展不便方面的不足,与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对于单片机驱动能力重构的技术问题不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其可以将所有端口在设计时,进行可重构设计,最后可以把端口都封装出来,这样使用者可以使用可重构设计的端口MCU时,可以用到这颗MCU的所有的端口,以及所有端口的驱动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其可以设计出更有竞争力的MCU产品,使用者可以最大灵活的使用这颗MCU内部所有端口的驱动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可以配置把一个端口配置成某一个功能,也可以把所有端口配置成一个功能,使用者通过软件配置这些端口之后,这样使用者可以使用绑定在一起所有端口的所有功能以及所有驱动能力,简单得说,使用这种可重构配置设计的MCU,可以把几个端口合封在一起,起到功能复用,驱动能力复用,形成N倍的驱动能力。比如pin1由3个芯片pad组成并封装在一起,pin1可以选择pad1的单个pad输出驱动能力,又可以选择pad1+pad2的2个pad输出驱动能力,又可以选择pad1+pad2+pad3的3个pad输出驱动能力,让使用者得到最大的资源利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用于增加MCU的驱动能力,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MCU进行封装定义(首先查看MCU刚开始的封装定义(即普通封装)是否将端口都进行封装);步骤S2:判断封装定义的MCU是否有空余的端口(如果MCU刚开始的封装定义都已经把所有的端口都进行封装,直接按照刚开始的封装定义即可,也能满足MCU所有的端口和所有端口的驱动能力);步骤S3:判断封装定义的MCU的端口是否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能力(如果MCU刚开始的封装没有把所有的端口都进行封装,即还有空余的端口,但是使用者在使用时并不需要所有的端口或者部分封装的端口可以满足电流驱动,则直接按照刚开始的封装定义即可,不要进行驱动可重构封装,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灵活选择);步骤S4:对MCU进行驱动可重构封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骤S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步骤S2.1:如果判断MCU有空余的端口,则执行步骤S3;步骤S2.2:如果判断MCU没有空余的端口,则对MCU进行普通封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骤S3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步骤S3.1:如果判断MCU的空余端口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能力,则执行步骤S4;步骤S3.2:如果判断MCU的空余端口不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能力,则对MCU进行普通封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4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用于增加MCU的驱动能力,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对MCU进行封装定义;/n步骤S2:判断封装定义的MCU是否有空余的端口;/n步骤S3:判断封装定义的MCU的端口是否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能力;/n步骤S4:对MCU进行驱动可重构封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用于增加MCU的驱动能力,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MCU进行封装定义;
步骤S2:判断封装定义的MCU是否有空余的端口;
步骤S3:判断封装定义的MCU的端口是否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能力;
步骤S4:对MCU进行驱动可重构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1:如果判断MCU有空余的端口,则执行步骤S3;
步骤S2.2:如果判断MCU没有空余的端口,则对MCU进行普通封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3.1:如果判断MCU的空余端口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能力,则执行步骤S4;
步骤S3.2:如果判断MCU的空余端口不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能力,则对MCU进行普通封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晨杰罗安李云汪飞李武华周乐明
申请(专利权)人:希翼微电子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