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流量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49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接式质量流量计,包括:复合信号发生体,检测元件及专门电路。复合信号发生体能产生压差信号,同时又可产生强有力的稳定旋涡,其频率经一与发生体相分离的检测元件接收并传出。压差信号与频率信号经专门电路处理得到质量流量,体积流量,密度等输出信号。本流量计不受流体温度、压力、组分、密度等因素的影响,能有效地测量液体、气体(包括:变组分液、气体)的质量流量,稳定性好,压损小,能耗小,测量准确,制造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测量流体压力差及漩涡频率进行质量流量测定的直接式质量流量计。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质量流量计大多数是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它是根据科里奥利原理设计的,常见的形式为U型管式。这种流量计测量液体质量流量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但是结构较复杂,受到测量管径的限制,不适于较大管径流体的流量测量,压损较大,特别是它不适于气体,特别是低压气体的质量流量的测定,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另一种用于测量气体质量流量的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需要在介质比热恒定(即气体组分固定)的情况下,才能准确测得其质量,因此变组分气体质量流量的测定是流体流量测量技术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日本昭62-140025公开的一种质量流量计,不同于上述两种流量计原理,它利用漩涡发生体产生漩涡的周波数及流体经过发生体前后的压力损失来测定质量流量,其主要措施是由漩涡发生体前后的管路中引出导压管,测得流体经发生体前的压力与发生体所产生的漩涡中心负压之间的压差ΔP1找出其流体密度与流速之间的关系。ΔP1∝ Cp 1/2 ρν2式中 Cp---压损系数ν---流体速度ρ---流体密度再从发生体后的管壁引出压差ΔP2,找出其与发生体所产生的漩涡频率f的关系f∝st (v)/(d)式中 s--斯特劳哈尔数d--漩涡发生体迎流面宽度v--流体流速f--漩涡频率显然ΔP1/f ∝ ρν (ρν即质量流量) 该流量计从原理上区别于前二种质量流量计,但是由于在技术方案上仅单一地利用了漩涡发生体进行间接测量,因此实际应用中会存在如下问题a.利用压差ΔP2的变化来表示漩涡频率f1受的干扰因素较多,特别是小流量及气体流量时,要通过ΔP2测频率f十分困难。b.由于直接从漩涡发生体上取压差信号有困难,所以该专利技术从管壁取压,这种方法输出压差小,且受漩涡的强弱及稳定性影响较大,压差信号有脉动。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所以该流量计要直接测得准确的质量流量,特别是变组分气体的质量流量仍需进一部改进。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利用质量流量计本身既可直接测得稳定而较大的压力差信号,又可产生稳定、强有力的漩涡并测其频率,进而得到各种流体(包括变组分流体)的质量流量的直接式质量流量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流量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2是本流量计中复合信号发生体A-A截面剖面图;图3是本流量计转换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流量计的复合信号发生体的导压孔中装有压电陶瓷敏感元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A,图5B是本流量计进行液体实验运行结果曲线图;图6A,图6B是本流量计进行空气试验运行结果曲线图;本技术的原理及要点是在流量计的导管中设置一复合信号发生体,它既能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差信号ΔP,又能产生稳定而强烈的漩涡流,压差信号由压差传感器传出,漩涡频率f由与发生体相分离的频率检测器接收、传出。根据伯努力方程推导而知,该复合信号发生体产生的压差(或测得的动压)ΔP与体积流量Q之间存在关系Q=K’·A 式中K’--流量系数Q---根据压差测得的体积流量A---管道横截面积Po--流体总压力Ps--流体静压力Po-Ps--压力差(或动压)ΔPρ---流体密度另一方面,根据“卡曼涡街”原理,该复合信号发生体产生的漩涡频率f由频率检测元件测定,它与流体的流速V存在如下关系f=st (v)/(d) (2)f--漩涡频率(HZ)式中 st--斯特劳哈尔数d--复合信号发生体的迎流面宽度v--流体流速当得知频率f后,有v= (d)/(st) f (3)进而得体积流量Q与频率f间的关系式Q= 1/(st) ·d·A·f (4)式中 Q---根据漩涡频率测得的体积流量A---管道的横截面积显然,测得压差ΔP及频率f后即可得出ρQ2及Q,如下式由(1)式得 ρQ2=(K’A)2ΔP (5)由(4)式得 Q= 1/(St) ·d·A·f (6)将代表ρQ2及Q的信号引出到专门电路处理,经除法器相除即(5)式除以(6)式则得质量流量N的表达式N= (ρQ2)/(Q) =ρQ=K· (ΔP)/(f)式中K--本复合信号发生体的流量系数(由实验测定)N=ρQ---质量流量本技术基于上述原理,可以直接测得准确的质量流量,体积流量及流体密度等参数。主要技术措施是a,在流量计导管上游安装一复合信号发生体,该发生体为一棱柱体部件(三角柱,菱形柱、矩形柱或六棱柱等),在发生体中心轴线两侧,平行于轴线有两个轴向导压管,总压导压管和静压导压管,在发生体迎流和背流周面上,沿柱体径向开有总压导压孔和静压导压孔,分别与总压导压管和静压导压管相通或信号相通,在两导压管中有导压细管或引出导线,与一压差传感器连接。由导压管或导压孔处测出的压差信号,由压差传感器处理后,输出与瞬时体积流量的平方成正比的电流输出信号Ip。上述的导压孔与两导压管相通是将发生体周面上的导压孔(总压导压孔和静压导压孔)开成通孔,使流体经各导压孔与两导压管直接相通。上述的导压孔与两导压管的信号相通,是当被测流体为赃污介质时,利用压电陶瓷堵住各导压孔,用导线引出压差的电信号。由于该复合信号发生体有钝角截面形状(非流线形),并有确定的分离点,使流体流经该发生体时,产生稳定而均匀的漩涡。b.在复合信号发生体下游一定距离的流量计导管上,通过一封闭座套固定安装一与发生体相分离的频率检测器,该检测器由应变片或压电晶体等检测元件构成,通过前置放大器与二次表相接,前置放大器将放大的脉冲信号准确地传递出去,由二次表处理后输出流量数字显示及瞬时流量电流信号Iv。c.压差传感器与频率检测器同时与一电路相接,该电路先设置两个电流、电压转换器,将压差瞬时流量电流信号Ip和旋涡瞬时流量电流Iv转换成电压Vp和Vv,并将转换器的输出作为一除法器的输入,使电压Vp与Vv相除得到与密度ρ和流量Q的积(即ρQ)相关的电压Vo,Vo一方面经电压一电流转换器,转换成与质量流量成正比的电流Io(4-20NA)另一方面,在Vo输出端接电压一频率转换器测出一频率信号F(即与流体质量流量成比的频率信号)。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详细公开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在本流量计的导管1中,通过底座5固定安装一复合信号发生体2,该发生体为菱形柱状部件(或为三角柱、六棱柱、矩形柱)。菱形柱棱线处倒成加工面,在棱柱体中心轴线两侧,平行中心轴线有两个导压管,总压导压管3和静压导压管4,在发生体迎流周面11上,沿径向开有两个或数个总压导压孔10(其数目为2的倍数)与总压导压管相通,在发生体背流周面12上沿径向开两个静压导压孔10(其数目也可为一个或多个)与发生体静压导压管相通,流体经各导压孔与两导压管直接相通,两导压管中装有导压细管9同与一压差传感器13相连接,导压细管将ΔP,传至压差传感器,经处理后输出与瞬时体积流量的平方及流体密度成正比的电流输出信号Ip,与此同时,由于该复合信号发生体具有钝的截面形状(非流线形)并有确定的分离点,使流体流经发生体时产生稳定而均匀的漩涡流。在菱形柱复合信号发生体后一适当位置的流量计导管下游,通过座套15安装一频率检测器,利用该检测器上的应变片(或压电晶体)6检测到漩涡的频率f后,经前置放大器7,将测得的脉冲频率信号准确地传送到放大器8,然后由二次表14接收处理后输出累计流量数字显示和瞬时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接式质量流量计,包括信号发生体,频率检测器,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与频率检测器输出端与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压差电流和频率电流首先分别通过两个电流一电压转换器,将上述的两转换器的输出为一除法器的输入,在除法器的信号输出端同时接一电压一电流转换器和一电压一频率转换器,将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和频率信号,其特征在于:A、在流量计导管上游安装一复合信号发生体,该发生体为一棱柱体部件,在棱柱体中心轴线两侧,平行于轴线有两个轴向导压管即总压导压管和静压导压管,在发生体迎流和背流 周面上沿径向分别开有总压导孔和静压导压孔,与总压导压管和静压导压管相通,在导压管中均有导压细管或引出导线,与装在发生体上端的压差传感器连接,B、在复合信号发生体后一定距离处,装有一与发生体相分离的频率检测器,并通过一封闭座套固定在流量计 导管上,检测器通过前置放大器与二次表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延祚莫德举何江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