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468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驱动主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套配合安装在机座上的轴承支座内,驱动主轴后段同轴配合安装在油缸缸体的活塞杆中空内腔内,活塞杆前端与轴承套固定连接,活塞杆后段通过外螺纹配合连接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由油缸活塞带动驱动主轴完成大行程动作,工作过程中减速电机经蜗轮蜗杆、螺纹副驱动活塞杆带动驱动主轴前后移动实现轴向进给,通过轴承支座内表面设置位移传感器,活塞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检测磨盘位移和油缸前、后腔压力变化,机械系统与液压系统共同作用,由控制器接收检测数据,处理并发出指令控制磨盘间隙,同轴度好,误差少,进给性能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维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上的一种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热磨机是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上的核心设备,通过热磨机将处理好的木片研磨分离成合格纤维,因而热磨机的磨盘间隙是影响纤维分离质量的重要因素,磨盘间隙的控制精度决定了纤维的质量、磨片的寿命、设备的能耗及产能,常规热磨机磨盘间隙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采用机械式进给控制方式,以机座做支承,减速电机带动齿轮机构、螺杆机构运动,驱动主轴系统在机座上移动,存在传动机构复杂、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多、螺杆机构有同步误差等缺陷,系统缺乏柔性缓冲保护措施;第二种是采用液压伺服控制方式,也存在成本高昂、对液压系统清洁度要求高、伺服阀故障现场难以维修处理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给性能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维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本专利技术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磨盘,磨盘中心连接有驱动主轴,驱动主轴前段通过轴承与轴承套配合安装在机座上的轴承支座内;轴承支座后端依次同轴固定安装有能够带动磨盘进行大行程直线移动的密封油缸缸体,和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带动磨盘进给的间隙调整机构;缸体内部配套设置有活塞,活塞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设置有中空内腔,驱动主轴后段同轴配合安装在活塞杆的中空内腔内,活塞杆前端伸入至轴承支座内部,并与轴承套后端固定连接,油缸能够通过活塞、活塞杆、轴承套、驱动主轴依次带动磨盘进行大行程直线移动,轴承支座外表面上对应于活塞杆前端行程距离的位置设置有位移传感器,缸体内部位于活塞前后侧的前腔、后腔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座上方位于缸体后侧位置的横向蜗杆,蜗杆一端连接有减速电机,蜗杆下方配合设置有蜗轮,活塞杆后段伸出至缸体外部,并在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一段外螺纹,蜗轮内圈设置有内螺纹,蜗轮通过内螺纹与活塞杆外螺纹配合安装,工作过程中能够由蜗杆驱动活塞杆前后移动带动磨盘进给;蜗轮、蜗杆外部设置有壳体,机座后部上方设置有机座导轨,蜗轮、蜗杆通过壳体支撑安装在机座导轨上;磨盘经执行元件连接有控制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减速电机也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驱动主轴前段设置有限位轴环,驱动主轴位于限位轴环前后两侧的位置分别通过前轴承、后轴承配合安装在轴承套内部;活塞杆前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活塞杆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轴承套后端面上,连接法兰前端设置有圆环形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外径与轴承套内径相适应,限位凸台伸入至轴承套后端内部,并抵在后轴承后端面上;所述轴承套内腔后段直径大于前段直径,构成能够为后轴承提供轴向限位的限位台阶孔,后轴承配合安装在轴承套内腔后段,前轴承配合安装在轴承套内腔前段;所述轴承套前端设置有轴承前压盖,前压盖固定连接在轴承套前端,并通过限位压环伸入至轴承套内腔内部并压在前轴承前端面上;所述缸体后端敞开,并设置有能够密封连接的后端盖,缸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法兰、后法兰,缸体前端通过前法兰固定连接在轴承座后端面上,缸体后端通过后法兰固定密封连接后端盖,活塞杆自前向后依次穿过缸体前端面、活塞、后端盖后伸出至缸体外部,活塞杆外圆周面与缸体前端面内孔、后端盖内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并设置有O形密封圈,活塞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活塞杆外圆周面上,活塞外圆周面与缸体内表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条矩形密封圈;所述活塞外圆周面上轴向中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活塞外圆周面位于凹槽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道能够安装导向带的安装槽,凹槽内部设置有一道矩形密封圈,两道导向带与一道矩形密封圈构成活塞组合密封;所述活塞杆中段设置有限位台阶,活塞由限位圈或者圆螺母与限位台阶限位安装在活塞杆外部,活塞与限位台阶之间也设置有密封;所述后端盖与缸体后端面之间也设置有O形密封圈;所述壳体由上壳体、下壳体两部分组合构成,上壳体为矩形,下壳体为与蜗轮相适应的半圆形;所述后轴承为推力调心轴承。本专利技术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热磨机磨盘的驱动主轴上同轴安装油缸,油缸内的活塞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在活塞杆后端设置蜗轮蜗杆机构,由油缸活塞带动驱动主轴完成大行程动作,工作过程中通过螺纹副驱动活塞杆带动驱动主轴前后移动实现轴向进给,采用机械系统与液压系统共同作用,通过检测磨盘位移和油缸前、后腔压力变化,由控制器接收检测数据,处理并发出指令,减速电机经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控制磨盘间隙,同轴度好,误差少,进给性能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维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的蜗轮蜗杆部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热磨机磨盘1安装连接在驱动主轴5的前端,驱动主轴5沿水平方向设置,其前段通过轴承与轴承套3配合安装在机座100上的轴承支座2内,后端支撑安装在机座后部,驱动主轴5旋转时带动磨盘1旋转工作;在轴承支座2的后侧依次同轴固定安装密封油缸缸体、间隙调整机构,缸体带动磨盘进行大行程直线移动,间隙调整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带动磨盘进给。油缸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为:驱动主轴5的前段设置一限位轴环,驱动主轴位于限位轴环前后两侧的位置上分别安装前轴承、后轴承,前轴承、后轴承通过轴承套3支撑安装在轴承支座2内;轴承套3的轴向长度小于轴承支座2的轴向长度,轴承套3的前端与轴承支座的前端对齐,轴承套的后端与轴承支座的后端相隔一段距离,轴承支座2留有足够轴承套3在其内部滑动的空间;在轴承支座2的后侧同轴固定安装一密封油缸缸体6,缸体6内部配套设置一活塞7,在活塞7的中部固定连接一水平方向的活塞杆8,活塞杆8的内部设置中空内腔,驱动主轴5的后段同轴配合安装在活塞杆8的中空内腔内,活塞杆8的前端伸入至轴承支座2的内部,在轴承套后端与轴承支座后端之间空间内与轴承套后端固定连接,油缸通过活塞、活塞杆、轴承套、后轴承、驱动主轴依次带动磨盘进行大行程直线移动,向前推进至工作位置;复位时油缸通过活塞、活塞杆、轴承套、前轴承、驱动主轴依次带动磨盘进行大行程直线移动,向后复位退回至初始位置。活塞杆8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活塞杆8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轴承套3的后端面上,活塞杆的连接法兰后侧面与轴承支座后端之间仍然具有一段距离,此段距离构成连接法兰的水平移动行程距离,在轴承支座2上对应于此段行程距离的位置安装位移传感器4,既可以在轴承支座2内表面安装位移传感器,也可以在外圆周面上安装位移传感器,因为轴承支座2的内部空间有限,因而本实施例选择在轴承支座外表面上对应于活塞杆前端行程距离的位置设置有位移传感器4,通过位移传感器4感应检测主轴的位置变化情况;缸体内部位于活塞前后侧的前腔、后腔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活塞杆沿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磨盘,磨盘中心连接有驱动主轴,驱动主轴前段通过轴承与轴承套配合安装在机座上的轴承支座内;轴承支座后端依次同轴固定安装有能够带动磨盘进行大行程直线移动的密封油缸缸体,和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带动磨盘进给的间隙调整机构;缸体内部配套设置有活塞,活塞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设置有中空内腔,驱动主轴后段同轴配合安装在活塞杆的中空内腔内,活塞杆前端伸入至轴承支座内部,并与轴承套后端固定连接,油缸能够通过活塞、活塞杆、轴承套、驱动主轴依次带动磨盘进行大行程直线移动,轴承支座外表面上对应于活塞杆前端行程距离的位置设置有位移传感器,缸体内部位于活塞前后侧的前腔、后腔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n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座上方位于缸体后侧位置的横向蜗杆,蜗杆一端连接有减速电机,蜗杆下方配合设置有蜗轮,活塞杆后段伸出至缸体外部,并在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一段外螺纹,蜗轮内圈设置有内螺纹,蜗轮通过内螺纹与活塞杆外螺纹配合安装,工作过程中能够由蜗杆驱动活塞杆前后移动带动磨盘进给;/n蜗轮、蜗杆外部设置有壳体,机座后部上方设置有机座导轨,蜗轮、蜗杆通过壳体支撑安装在机座导轨上;/n磨盘经执行元件连接有控制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减速电机也与控制器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磨盘,磨盘中心连接有驱动主轴,驱动主轴前段通过轴承与轴承套配合安装在机座上的轴承支座内;轴承支座后端依次同轴固定安装有能够带动磨盘进行大行程直线移动的密封油缸缸体,和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带动磨盘进给的间隙调整机构;缸体内部配套设置有活塞,活塞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设置有中空内腔,驱动主轴后段同轴配合安装在活塞杆的中空内腔内,活塞杆前端伸入至轴承支座内部,并与轴承套后端固定连接,油缸能够通过活塞、活塞杆、轴承套、驱动主轴依次带动磨盘进行大行程直线移动,轴承支座外表面上对应于活塞杆前端行程距离的位置设置有位移传感器,缸体内部位于活塞前后侧的前腔、后腔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座上方位于缸体后侧位置的横向蜗杆,蜗杆一端连接有减速电机,蜗杆下方配合设置有蜗轮,活塞杆后段伸出至缸体外部,并在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一段外螺纹,蜗轮内圈设置有内螺纹,蜗轮通过内螺纹与活塞杆外螺纹配合安装,工作过程中能够由蜗杆驱动活塞杆前后移动带动磨盘进给;
蜗轮、蜗杆外部设置有壳体,机座后部上方设置有机座导轨,蜗轮、蜗杆通过壳体支撑安装在机座导轨上;
磨盘经执行元件连接有控制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减速电机也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主轴前段设置有限位轴环,驱动主轴位于限位轴环前后两侧的位置分别通过前轴承、后轴承配合安装在轴承套内部;活塞杆前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活塞杆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在轴承套后端面上,连接法兰前端设置有圆环形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外径与轴承套内径相适应,限位凸台伸入至轴承套后端内部,并抵在后轴承后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热磨机磨盘进给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内腔后段直径大于前段直径,构成能够为后轴承提供轴向限位的限位台阶孔,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锦桃刘波沈军李欢洪剑青方莹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