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换磨轮装置及其打磨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25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换磨轮装置及其打磨机,包括支架、驱动件及磨轮组件,磨轮组件转动连接于支架,驱动件设于支架并驱动磨轮组件转动;磨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架的支撑板、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转动杆、与驱动件输出端连接的承载杆、连接转动杆与承载杆的轴套及固定连接于承载杆的磨轮,转动杆的中心轴线与驱动件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设置支撑板、转动杆、轴套、承载杆及磨轮,磨轮固定连接于承载杆,轴套将转动杆及承载杆连接,实现根据实际要求安装不同轴向长度的磨轮,同时轴套的设置,实现磨轮的快速更换,提高快换磨轮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提高较大平面工件的打磨效率及打磨质量的可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换磨轮装置及其打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快换磨轮装置及其打磨机。
技术介绍
对于平板式工件的打磨,通常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通过磨轮的转动实现对平板工件表面的打磨,磨轮是做为耗材,需要定期更换,但是现有设备中的磨轮更换需要较长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较大面积工件的平面打磨效率低、表面质量差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换磨轮装置,提高打磨效率及打磨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换磨轮装置,包括支架、驱动件及磨轮组件,所述磨轮组件转动连接于支架,所述驱动件设于支架并驱动磨轮组件转动;所述磨轮组件包括支撑板、转动杆、轴套、承载杆及磨轮,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支架,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支撑板,所述承载杆的一端与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轴套用于连接转动杆与承载杆,所述磨轮套设于承载杆的外侧并与承载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中心轴线与驱动件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磨轮组件还包括连接于驱动件的输出端的连轴套,所述连轴套设有缺口,所述承载杆靠近驱动件的一端容置于缺口内并与连轴套铰接,所述承载杆、连轴套之间的转动轴线与连轴套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磨轮组件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杆外侧,所述轴承设于支撑板。进一步的,所述轴套设有螺丝孔,外界连接件螺接于螺丝孔并与转动杆抵触。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杆设有限位环及锁紧件,所述限位环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杆的外壁体,所述限位环靠近驱动件设置,所述锁紧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杆的外壁体,所述锁紧件远离驱动件设置,所述磨轮套设于承载杆外侧并位于所述限位环与所述锁紧件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磨轮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驱动件的数量为多个,磨轮组件、驱动件一一对应,一个驱动件驱动一个磨轮组件转动并用于对外界工件进行打磨。一种打磨机,包括前述快换磨轮装置,还包括机架、用于承载工件的工作台及升降驱动源,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于机架,所述升降驱动源设于机架并用于驱动支架朝靠近向或远离工作台的方向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支撑板、转动杆、轴套、承载杆及磨轮,磨轮固定连接于承载杆,轴套将转动杆及承载杆连接,实现根据实际要求安装不同轴向长度的磨轮,同时轴套的设置,实现磨轮的快速更换,提高快换磨轮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提高较大平面工件的打磨效率及打磨质量的可控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益效果:将快换磨轮装置安装于机架,对工件平面进行打磨,达到快速更换磨轮的目的,实现耗材的快速拆装,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磨轮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磨轮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打磨机立体图。附图标记包括:1—支架2—驱动件3—磨轮组件31—支撑板32—转动杆33—轴套331—螺丝孔34—承载杆35—磨轮36—连轴套361—缺口37—轴承38—限位环39—锁紧件4—机架41—定位盘42—吸盘5—工作台6—升降驱动源100—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快换磨轮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支架1、驱动件2及磨轮组件3,所述磨轮组件3转动连接于支架1,所述驱动件2设于支架1并驱动磨轮组件3转动,驱动件2采用气缸驱动;所述磨轮组件3包括支撑板31、转动杆32、轴套33、承载杆34及磨轮35,所述支撑板31固定连接于支架1,所述转动杆32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1,所述承载杆34的一端与驱动件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轴套33用于连接转动杆32与承载杆34,所述磨轮35套设于承载杆34的外侧并与承载杆3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32的中心轴线与驱动件2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重合。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需要将面积较大的平板件进行打磨,磨轮35的轴向长度大于为200mm,支撑板31固定连接于支架1,支撑板31与驱动件2间距设置,转动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1并朝向驱动件2的方向延伸,承载杆34的一端连接于驱动件2的输出轴并朝向支撑板31的方向延伸,驱动件2采用气缸,将磨轮35套设于承载杆34并与承载杆34固定连接,即承载杆34带动磨轮35同步转动,轴套33设有沿轴套3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转动杆32远离支撑板31的一侧嵌于轴套33的通孔内,承载杆34远离驱动件2的一侧嵌于轴套33内并与轴套33固定连接,轴套33将转动杆32与承载杆34连接,转动杆32的自由端与承载杆34的自由端间距设置,连接完毕后,采用外界连接件将轴套33与转动杆32进行固定,完成磨轮35的安装,在驱动件2的驱动下,磨轮35转动,磨轮35对工件进行平面打磨,当磨轮35需要更换时,松动轴套33与转动杆32,将轴套33沿转动杆32的长度方向朝支撑板31的方向移动,使得承载杆34的自由端脱离轴套33的通孔,转动承载杆34,使得承载杆34与磨轮35同步摆动,并且承载杆34摆动一定的角度,直至磨轮35取出,更换可以使用的磨轮35,更换完毕后,再按照以上操作步骤完成承载杆34、轴套33及转动杆32的连接,磨轮35进入工作状态。通过设置支撑板31、转动杆32、轴套33、承载杆34及磨轮35,磨轮35固定连接于承载杆34,轴套33将转动杆32及承载杆34连接,实现根据实际要求安装不同轴向长度的磨轮35,同时轴套33的设置,实现磨轮35的快速更换,提高快换磨轮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提高较大平面工件的打磨效率及打磨质量的可控性。所述磨轮组件3还包括连接于驱动件2的输出端的连轴套36,所述连轴套36设有缺口361,所述承载杆34靠近驱动件2的一端容置于缺口361内并与连轴套36铰接,所述承载杆34、连轴套36之间的转动轴线与连轴套36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承载杆34靠近驱动件2的一侧设有凸部,凸部突伸入缺口361内,凸部与轴套36销连接,凸部的端部与连轴套36的缺口361壁体间距设置,方便拆装磨轮35时承载杆34的摆动。所述磨轮组件3还包括轴承37,所述轴承37套设于所述转动杆32外侧,所述轴承37的外圈设于支撑板31,轴承37的设置,减少转动杆32转动的摩擦力,提高使用寿命。所述轴套33设有螺丝孔331,外界连接件螺接于螺丝孔331并与转动杆32抵触,连接件采用螺丝,方便拆装。所述承载杆34设有限位环38及锁紧件39,所述限位环38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杆34的外壁体,所述限位环38靠近驱动件2设置,所述锁紧件39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杆34的外壁体,所述锁紧件39远离驱动件2设置,所述磨轮35套设于承载杆34外侧并位于所述限位环38与所述锁紧件39之间,限位环38的设置,具有定位的作用,锁紧件39螺接于承载杆34,磨轮35位置确定后,旋转锁紧件39,将磨轮35固定在锁紧件39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换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驱动件(2)及磨轮组件(3),所述磨轮组件(3)转动连接于支架(1),所述驱动件(2)设于支架(1)并驱动磨轮组件(3)转动;/n所述磨轮组件(3)包括支撑板(31)、转动杆(32)、轴套(33)、承载杆(34)及磨轮(35),所述支撑板(31)固定连接于支架(1),所述转动杆(32)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1),所述承载杆(34)的一端与驱动件(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轴套(33)用于连接转动杆(32)与承载杆(34),所述磨轮(35)套设于承载杆(34)的外侧并与承载杆(3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32)的中心轴线与驱动件(2)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驱动件(2)及磨轮组件(3),所述磨轮组件(3)转动连接于支架(1),所述驱动件(2)设于支架(1)并驱动磨轮组件(3)转动;
所述磨轮组件(3)包括支撑板(31)、转动杆(32)、轴套(33)、承载杆(34)及磨轮(35),所述支撑板(31)固定连接于支架(1),所述转动杆(32)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1),所述承载杆(34)的一端与驱动件(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轴套(33)用于连接转动杆(32)与承载杆(34),所述磨轮(35)套设于承载杆(34)的外侧并与承载杆(3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32)的中心轴线与驱动件(2)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轮组件(3)还包括连接于驱动件(2)的输出端的连轴套(36),所述连轴套(36)设有缺口(361),所述承载杆(34)靠近驱动件(2)的一端容置于缺口(361)内并与连轴套(36)铰接,所述承载杆(34)、连轴套(36)之间的转动轴线与连轴套(36)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轮组件(3)还包括轴承(37),所述轴承(37)套设于所述转动杆(32)外侧,所述轴承(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城廖忠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太阳精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