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英涛专利>正文

高精度计量水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14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精度计量水表,包括:计量表盘(26)、表体(4)、导流罩(6)、齿轮(25)、叶轮(5)、出水管连接管(1)、水表供水管连接管(14)、固定螺帽(15),其特征在于:水表供水管连接管(14)与变径连接管(17)小端通过固定螺帽(15)和表体螺口(16)密封连接,变径连接管(17)大端与水表体(4)进水口通过固定螺帽(20)和表体螺口(21)密封连接,在变径连接管(17)和水表体(4)进水口处有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7)和辅助进水管路辅助导流管(23),进水口处设有凹槽,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7)和辅助进水管路辅助导流管(23)置于进水口凹槽上,辅助导流管(23)由带有防尘罩(18)的导流管(22)上端穿过压力控制阀(7)上的边孔(19),和水表叶轮导流罩(6)上的导流孔(24)插入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生活用水的计量水表,尤其是一种能够对微小水滴可计量的高精度计量水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缺水是普遍现象,现行传统的计量水表,存在着每小时8-10kg水不计量的弊病,用户有意无意间造成细水长流现象,有资料显示,中国有民用水表大约在1.9亿只左右,如果有十分之一用户丢水,那么每年将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现有的计量水表包括计量表盘,内有计量指针和水吨位显示盘装在表体内,表体内具有计量变速齿轮,变速齿轮上部与计量表盘齿轮连接,下部与驱动叶轮连接,驱动叶轮上部与计量变速齿轮连接,驱动叶轮装在水表导流罩内,当打开龙头一滴滴水放出,水表指针不动,点滴之水,每户每月可少交水费10多元,造成丢水现象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精度计量水表,主要技术特征是在水表体进水口处设有凹槽和二条管路,主进水管路和辅助进水管路,通过压力控制阀和辅助导流管相辅相成,改变传统水表在滴水情况下8-10kg水每小时不计量的缺点,达到点滴计量效果,堵住水表细水长流丢水现象,提高市民节水意识,利国利民。本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高精度计量水表由计量表盘、表体、导流罩、齿轮、叶轮、出水管连接管,供水管连接管,变径连接管,在变径连接管与水表体进水口处设有二条管路,二条管路有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和辅助进水管路辅助导流管,在进水口处设有凹槽和固定螺帽、螺口等组成。表体右端为出水口,表体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管一端通过固定螺帽和螺口连接。表体内具有导流罩、计量变速齿轮、驱动叶轮、表体上设有计量表盘,其内有计量指针和水吨位显示盘(均为已有技术)。表体左端为进水口供水管连接管一端与变径连接管小端通过螺帽和表体螺口连接,变径连接管大端与表体进水口通过固定螺帽和表体螺口连接,在变径连接管和表体进水口处有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和辅助进水管路辅助导流管,在进水口处设有凹槽,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和辅助进水管路辅助导流管,置于进水口凹槽上,辅助导流管由带有防尘罩的导流管上端穿过压力控制阀上的边孔,和水表叶轮导流罩上的导流孔插入连接。主进水管路为压力控制阀由压力阀芯、阀体、弹簧、止推垫、开口销、导杆圆孔组成,锥体压力阀芯穿过阀体中心孔,弹簧套在锥体压力阀芯导杆上,止推垫推压弹簧且套在锥体压力阀芯导杆下端,开口销插入锥体压力阀芯的导杆圆孔上连接。固定止推垫和弹簧,防止止推垫和弹簧在锥体压力阀芯导杆上滑落。辅助进水管路为辅助导流管,由防尘罩、导流管组成。防尘罩套在导流管下端固定,导流管上端穿过压力控制阀边孔,和水表时轮导流罩上的导流孔插入连接。高精度计量水表工作原理是在水表进水口处设有二条进水管路,一条是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是正常流量孔,不用水时水龙头关闭,压力控制阀前供水管压力与压力阀后水表体压力相等。压力控制阀在弹簧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水表不计量。打开水龙头时,压力控制阀前供水管压力高,克服压力弹簧阻力,冲开压力控制阀流过表体,驱动水表计量,水龙头有水流出。当水龙头关闭时又回到原状态。另一条是辅助进水管路为辅助导流管,一端通过压力控制阀边孔与供水管连接,而导流管另一端与表体内叶轮的壳体导流孔连接,当水龙头关闭不严,有微量水通过,供水管中水通过辅助导流管驱动水表叶轮,使水表计量。当大流量用水时,辅助导流管流量不够,造成水表体压力小于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前供水管内压力,使供水管中高压水克服压力弹簧阻力,冲开压力控制阀,流向水表体内,水流量增大水表计量。当用水没有渗漏水龙头关严,压力控制阀在弹簧作用下关闭时,辅助进水管路无水流过,水表不工作。主要技术特征是二条进水管路互相补充,相铺相成,无论是大小水流量,还是水表在点滴流量时,也能计量,达到节水控水不丢水的目的。本技术的好处是1、本技术在进水口处设置主进水管路和辅助进水管路。不仅可以对正常水流量通过主进水管路计量外,而且当用户使用水部分渗漏时,渗漏的微小水流量通过导流管和导流孔冲击水表驱动叶轮,带动水表计量,可使用户由原来每小时8-10kg水不计量为点滴计量效果,计量精度在0.5kg每小时以上,遏制无偿丢水现象发生。具统计辽阳宏伟区大约有四万多户住户,如用户都安装高精度计量水表,每年可节省由于无偿丢水造成的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如在全国推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无法估量。2、本技术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成本低,与现行水表规格尺寸相同,不需更换和改动原有的管路。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整体结构剖示示意图;图2本技术A-A断面剖示图;图3阀体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高精度计量水表由计量表盘26、表体4、导流罩6、齿轮25、叶轮5、变径连接管17、出水管连接管1、供水管连接管14、固定螺帽2、15、20、螺口3、16、21,在变径连接管17和水表体4进水口处有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17和辅助进水管路辅助导流管23、在进水口处设有凹槽组成。表体4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管1一端,通过固定螺帽2和表体螺口3密封连接。表体4内具有导流罩6、计量变速齿轮25、驱动叶轮5,表体上设有计量表盘26,计量水吨位指针和显示盘。(已知技术)水表供水管连接管14与变径连接管17小端通过固定螺帽15和表体螺口16密封连接,变径连接管17大端与水表体4进水口通过固定螺帽20和表体螺口21密封连接,在变径连接管17和水表体4进水口处有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7和辅助进水管路辅助导流管23,进水口处设有凹槽,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7和辅助进水管路辅助导流管23置于进水口凹槽上,辅助导流管23由带有防尘罩18的导流管22上端穿过压力控制阀7上的边孔19,和水表叶轮导流罩6上的导流孔24插入连接。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7由锥体压力阀芯8、阀体9、弹簧10、止推垫11、开口销12、导杆圆孔13组成,锥体压力阀芯8穿过阀体9的中心孔27,弹簧10套在锥体压力阀芯8的导杆上,止推垫11推压在弹簧10上,并套在锥体压力阀芯8的导杆下端,开口销12插入锥体压力阀芯8的导杆圆孔13上连接。辅助进水管路辅助导流管23由防尘罩18、导流管22组成,防尘罩18套在导流管22下端固定,导流管22上端穿过压力控制阀7的边孔19和水表叶轮导流罩6上的导流孔24插入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高精度计量水表,包括计量表盘(26)、表体(4)、导流罩(6)、齿轮(25)、叶轮(5)、出水管连接管(1)、水表供水管连接管(14)、固定螺帽(15),其特征在于水表供水管连接管(14)与变径连接管(17)小端通过固定螺帽(15)和表体螺口(16)密封连接,变径连接管(17)大端与水表体(4)进水口通过固定螺帽(20)和表体螺口(21)密封连接,在变径连接管(17)和水表体(4)进水口处有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7)和辅助进水管路辅助导流管(23),进水口处设有凹槽,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7)和辅助进水管路辅助导流管(23)置于进水口凹槽上,辅助导流管(23)由带有防尘罩(18)的导流管(22)上端穿过压力控制阀(7)上的边孔(19),和水表叶轮导流罩(6)上的导流孔(24)插入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计量水表,其特征在于主进水管路压力控制阀(7)由锥体压力阀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英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