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食品分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79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食品分级机,其结构包括机壳、支板、电机、第一辊轴、第二辊轴、传输带、分选机构、出料槽、检测箱、控制器、电源线、拍摄橡机、照明灯和红外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传输带的出料端安装了一个分选机构,且在机壳左侧安装了两个出料槽,食品通过检测后,根据检测情况对分选机构外接的供气设备进行控制,对气缸的伸缩进行控制,控制分选机构带动分隔板移动,使分隔板与传输带外侧的支板内部进行贴合,对食品进行导向,使食品向左移动时,通过分隔板进行导向进入不同的出料槽进行出料,达到了自动对食品进行分级筛选出料,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增加食品分级机的自动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食品分级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分级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食品分级机。
技术介绍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从食品卫生立法和管理的角度还涉及到:所生产食品的原料,食品原料种植,养殖过程接触的物质和环境,食品的添加物质,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设施以及影响食品原有品质的环境,食品分级机是根据大小不一的食品进行分类筛选的机械,因方便快捷而受到广大厂商的欢迎。现有的食品分级机通过滚筒根据根据大小不一的食品进行分类筛选,然后通过食品分级检测系统,对食品进行分级检测,检测后的食品需要通过人工根据检测对食品进行分开放置,工人劳动强度大,自动化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食品分级机,解决了检测后的食品需要通过人工根据检测对食品进行分开放置,工人劳动强度大,自动化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食品分级机,包括机壳,传输带,用于对食品进行传输;分选机构,用于对食品进行分级筛选导向;检测箱,用于对食品进行图像采集;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带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内部的拍摄橡机的拍摄宽度与传输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机壳顶端前后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后端左侧通过螺栓与电机相互锁固,所述电机前端的输出轴贯穿支板与第一辊轴相互锁固,所述传输带套接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外侧,且第二辊轴前后两端与两个支板之间右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板顶端左侧安装有分选机构,所述机壳左侧通过螺栓与出料槽相互锁固,所述支板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检测箱相互锁固,所述检测箱前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底端与电源线进行连接,所述检测箱内部顶端通过螺栓与拍摄橡机相互锁固,且拍摄橡机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照明灯,所述检测箱内部后侧底端固定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电机、电源线、拍摄橡机、照明灯和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分选机构由竖杆、直杆、固定轴承、分隔板、固定轴、凹槽、支撑轴承、连接轴、连接板、气缸、支撑板和活塞杆组成,所述竖杆前端顶部与直杆相互焊接,所述直杆前端与固定轴承相互焊接,所述固定轴承圆心处插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底端通过螺栓与分隔板顶部一端相互锁固,且分隔板顶部另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嵌入有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圆心处与连接轴相互插接,所述连接轴前端与连接板相互焊接,所述支撑板前端通过螺栓与气缸相互锁固,所述连接板前端开设有插孔,且气缸后端的活塞杆插入至该连接板前端的插孔内,所述竖杆和支撑板分别机壳顶部前后两侧的支板相互锁固。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槽设置有两个,且出料槽底部从右至左向下呈三十度角倾斜。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的高度为十厘米,且分隔板底部与传输带的距离为一厘米。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和活塞杆的长度均与传输带的宽度一致,且活塞杆延展时和收缩时,分隔板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支板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与检测箱右端底端,且红外传感器与拍摄橡机的横向距离为十厘米。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遮光板,且遮光板底部与传输带之间的距离为十五厘米。进一步的,所述红外传感器采用型号为SHDK-VB-20V系列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采用S304食品不锈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传输带的出料端安装了一个分选机构,且在机壳左侧安装了两个出料槽,食品通过检测后,根据检测情况对分选机构外接的供气设备进行控制,对气缸的伸缩进行控制,控制分选机构带动分隔板移动,使分隔板与传输带外侧的支板内部进行贴合,对食品进行导向,使食品向左移动时,通过分隔板进行导向进入不同的出料槽进行出料,达到了自动对食品进行分级筛选出料,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增加食品分级机的自动化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传输带内部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检测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选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轴承结构剖面图。图中:机壳-1、支板-2、电机-3、第一辊轴-4、第二辊轴-5、传输带-6、分选机构-7、出料槽-8、检测箱-9、控制器-10、电源线-11、拍摄橡机-12、照明灯-13、红外传感器-14、竖杆-701、直杆-702、固定轴承-703、分隔板-704、固定轴-705、凹槽-706、支撑轴承-707、连接轴-708、连接板-709、气缸-710、支撑板-711、活塞杆-7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食品分级机:包括机壳1,传输带6,用于对食品进行传输,对食品进行输送,使食品进行检测进行以及分级筛选;分选机构7,用于对食品进行分级筛选导向,根据食品的检测情况对食品的出料进行导向;检测箱9,用于对食品进行图像采集,进行视觉检测;其中,传输带6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增加对食品的传输效果;其中,检测箱9内部的拍摄橡机12的拍摄宽度与传输带6一致,有利于对传输带6上的食品进行全面拍摄。其中,所述机壳1顶端前后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板2,所述支板2后端左侧通过螺栓与电机3相互锁固,所述电机3前端的输出轴贯穿支板2与第一辊轴4相互锁固,所述传输带6套接在第一辊轴4和第二辊轴5外侧,且第二辊轴5前后两端与两个支板2之间右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板2顶端左侧安装有分选机构7,所述机壳1左侧通过螺栓与出料槽8相互锁固,所述支板2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检测箱9相互锁固,所述检测箱9前端安装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底端与电源线11进行连接,所述检测箱9内部顶端通过螺栓与拍摄橡机12相互锁固,且拍摄橡机12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照明灯13,所述检测箱9内部后侧底端固定有红外传感器14,所述电机3、电源线11、拍摄橡机12、照明灯13和红外传感器14分别与控制器10电连接。其中,所述分选机构7由竖杆701、直杆702、固定轴承703、分隔板704、固定轴705、凹槽706、支撑轴承707、连接轴708、连接板709、气缸710、支撑板711和活塞杆712组成,所述竖杆701前端顶部与直杆702相互焊接,所述直杆702前端与固定轴承703相互焊接,所述固定轴承703圆心处插接有连接轴708,所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食品分级机,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传输带(6),用于对食品进行传输;/n分选机构(7),用于对食品进行分级筛选导向;/n检测箱(9),用于对食品进行图像采集;/n其中,所述传输带(6)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n其中,所述检测箱(9)内部的拍摄橡机(12)的拍摄宽度与传输带(6)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食品分级机,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输带(6),用于对食品进行传输;
分选机构(7),用于对食品进行分级筛选导向;
检测箱(9),用于对食品进行图像采集;
其中,所述传输带(6)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
其中,所述检测箱(9)内部的拍摄橡机(12)的拍摄宽度与传输带(6)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食品分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顶端前后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板(2),所述支板(2)后端左侧通过螺栓与电机(3)相互锁固,所述电机(3)前端的输出轴贯穿支板(2)与第一辊轴(4)相互锁固,所述传输带(6)套接在第一辊轴(4)和第二辊轴(5)外侧,且第二辊轴(5)前后两端与两个支板(2)之间右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板(2)顶端左侧安装有分选机构(7),所述机壳(1)左侧通过螺栓与出料槽(8)相互锁固,所述支板(2)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检测箱(9)相互锁固,所述检测箱(9)前端安装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底端与电源线(11)进行连接,所述检测箱(9)内部顶端通过螺栓与拍摄橡机(12)相互锁固,且拍摄橡机(12)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照明灯(13),所述检测箱(9)内部后侧底端固定有红外传感器(14),所述电机(3)、电源线(11)、拍摄橡机(12)、照明灯(13)和红外传感器(14)分别与控制器(10)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食品分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机构(7)由竖杆(701)、直杆(702)、固定轴承(703)、分隔板(704)、固定轴(705)、凹槽(706)、支撑轴承(707)、连接轴(708)、连接板(709)、气缸(710)、支撑板(711)和活塞杆(712)组成,所述竖杆(701)前端顶部与直杆(702)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天宇王渭菌谢闯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