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房屋及其搭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70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合金房屋及其搭建方法,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屋顶结构、墙板结构和底层楼面结构以及其对应的搭建方法,墙体结构包括上圈梁、下圈梁、墙板以及转角连接件;墙板包括若干卡扣连接的墙板单元,墙板单元包括彼此卡扣连接的墙板主体、隔热卡件和内墙板,隔热卡件包括Z形隔热卡件和倒T形隔热卡件,一上一下设置;通过第一螺杆依次穿过对应结构上的螺孔,将上圈梁、下圈梁和墙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层楼面结构包括第一龙骨和地板;所述屋顶结构包括屋架、屋面瓦片和第二龙骨。通过本房屋及其搭建方法,能有效解决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以及强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房屋及其搭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合金房屋及其搭建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别墅房屋其建筑材料一般为钢筋水泥或者砖瓦或者木板材建筑,这种别墅房屋建筑成本高、拆迁不方便、拆迁成本高且拆迁后的材料难以回收利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授权公告号为CN105040812B,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09月01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合金房屋,其中:铝合金立柱间隔设置在房屋外围和内圈,铝合金横梁纵横分段地连接于外围铝合金立柱和内圈铝合金立柱高度的中间位置,构成铝合金房屋的底层和二层这两层构造,在二层的铝合金横梁上设置屋顶支拄,在屋顶支拄和铝合金立柱上安装屋面;铝合金房屋的中间前视方向配装呈内凹形状的三个立面铝合金组合墙板,并且在正立面铝合金组合墙板的中间位置设置铝合金大门,由此在铝合金大门外形成一个内凹形空间;屋面两侧设置人字形剖面结构,屋面中间部分为前后均呈斜坡状,该斜坡状两端分别与两侧人字形中后部相接合。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该房屋结构中结构复杂,并且不仅含有铝合金材质制成的结构,还包括预制楼板等,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各铝合金结构都为常规设计,导致房屋整体的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铝合金房屋及其搭建方法,能有效解决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以及强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铝合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屋顶结构、墙板结构和底层楼面结构,所述墙体结构包括上圈梁、下圈梁、位于上圈梁和下圈梁之间的墙板以及将转角处墙板相连的转角连接件;所述墙板包括若干卡扣连接的墙板单元,所述墙板单元包括彼此卡扣连接的墙板主体、隔热卡件和内墙板,所述隔热卡件包括Z形隔热卡件和倒T形隔热卡件,一上一下设置;所述墙板单元与相邻的上圈梁或下圈梁卡扣连接;上圈梁、下圈梁和墙板单元上都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第一螺杆依次穿过螺孔,将上圈梁、下圈梁和墙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层楼面结构包括第一龙骨和地板,所述地板固定在第一龙骨上表面,且第一龙骨与下圈梁相连;所述屋顶结构包括屋架、屋面瓦片和第二龙骨,所述屋面瓦片之间依次卡扣连接后与屋架固定连接,所述屋架固定在第二龙骨上表面,第二龙骨与上圈梁相连,第二龙骨下表面还连接有吊顶扣板。还包括至少一层中间层楼面结构,在上圈梁和下圈梁之间对应设有中间层圈梁,每层中间层楼面结构包括中间层龙骨、中间层吊顶和中间层地板,所述中间层龙骨与中间层圈梁固定连接,中间层吊顶与中间层龙骨下表面固定连接,中间层地板与中间层龙骨上表面固定连接。转角处的墙板呈L形,具体包括第一墙板单元和第二墙板单元,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墙体组角器、内角面立柱和L形的转角立柱,所述转角立柱位于L形墙体外侧,内角面立柱位于L形墙体内侧;所述转角立柱的内边依次设有第七凹槽、第八凹槽、第九凹槽和第十凹槽;所述转角立柱的内边形成的夹角呈圆弧状;所述L形墙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杆与内角面立柱和转角立柱相连,通过第二螺杆两端的螺帽实现固定;其中一端的螺帽位于内角面立柱内,另一端的螺帽位于第七凹槽或第十凹槽内;所述墙体组角器将第一墙板单元和第二墙板单元拼接在一起,且墙体组角器的连接帽分别位于第八凹槽和第九凹槽内。所述内角面立柱包括固定件和卡合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弯折部、边框和第二弯折部,所述边框与L形墙体内侧相匹配,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端部设有向内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卡合件包括卡合件本体和位于卡合件本体内侧的两个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上形成有与第一凸起部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合件本体的宽度与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之间的间距相匹配。还包括阴角线,所述阴角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面板、第二平面板、弧形板和框形包边,所述第一平面板的内壁上部还连接有用于放置吊顶扣板的放置板,所述第一平面板的内壁与弧形板的内壁之间连接有隔板,所述放置板、第一平面板、隔板、弧形板和框形包边共同围合形成带有开口的灯带放置槽;所述第二平面板和弧形板的连接点处还连接有截面为反L形的槽口。所述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中间层龙骨通过龙骨挂架与对应的圈梁相连,所述龙骨挂架包括相连的悬挂部和支撑部,所述圈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悬挂部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用于将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中间层龙骨挂架悬挂在对应的圈梁上;所述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中间层龙骨用于横搭在支撑部上,通过L形角铝与螺栓的配合,将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中间层龙骨分别与其对应的龙骨挂架和对应的圈梁固定在一起,其中L形角铝分别位于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中间层龙骨两侧。所述墙板主体顶部设有第五凹槽,底部设有第六凹槽;所述内墙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卡部、半框状结构和第二卡部;所述Z形隔热卡件的两个端点处分别设有与第五凹槽相匹配的第三卡部和与第一卡部相匹配的第一卡槽,所述倒T形隔热卡件一端与第六凹槽相匹配,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卡部相匹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五凹槽两侧的内壁呈锯齿状。还包括横向加固装置和内饰结构,所述横向加固装置包括阳角立柱和T形立柱,所述内饰结构包括踢脚线和窗套。一种铝合金房屋的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完成好的基础地面上进行放线,确定墙体结构的安装位置;b.利用专用化学螺栓将下圈梁固定在基础地面上;c.将墙板单元以横向方向内扣于下圈梁内,利用墙体组角器将转角处的墙板单元拼接在一起,将拼接好的墙板单元依次累叠,当完成一层墙板累叠后,通过第一螺杆进行纵向连接每一层的墙板单元和下圈梁;d.依次安装L形的转角立柱和内角面立柱的固定件,再利用第二螺杆将转角立柱、墙板和内角面立柱固定在一起,再将卡合件与固定件卡接;e.将房屋立面室内外阳角处采用阳角立柱及T形立柱进行横向加固连接;安装底层楼面结构,观察铝合金房屋的层数是否已经搭建完成,若否,将中间层圈梁卡扣于最上方的墙板单元上,进入步骤f,若是,进步步骤i;f.将墙板单元以横向方向内扣于中间层圈梁内,利用墙体组角器将转角处的墙板单元拼接在一起,将拼接好的墙板单元依次累叠,当完成一层墙板累叠后,通过第一螺杆进行纵向连接每一层的墙板单元和中间层圈梁;g.依次安装L形的转角立柱和内角面立柱的固定件,再利用第二螺杆将转角立柱、墙板和内角面立柱固定在一起,再将卡合件与固定件卡接;h.安装中间层楼面结构,将房屋立面室内外阳角处采用阳角立柱及T形立柱进行横向加固连接;i.将上圈梁卡扣于最上方的墙板单元上,将上圈梁与墙板锁定,将第二龙骨与上圈梁固定连接,将屋架固定在第二龙骨上;j.屋面瓦片之间以自身结构进行卡扣后,再锁定到屋架上;k.安装吊顶扣板、阴角线、踢脚线和窗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本专利技术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屋顶结构、墙板结构和底层楼面结构,可以在现场装配搭建,30天内即可入住,面积利用率高,拆卸后可再次利用,更加环保,避免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屋顶结构、墙板结构和底层楼面结构,所述墙体结构包括上圈梁(49)、下圈梁(50)、位于上圈梁(49)和下圈梁(50)之间的墙板以及将转角处墙板相连的转角连接件;所述墙板包括若干卡扣连接的墙板单元(2),所述墙板单元(2)包括彼此卡扣连接的墙板主体(4)、隔热卡件和内墙板(6),所述隔热卡件包括Z形隔热卡件(7)和倒T形隔热卡件(8),一上一下设置;所述墙板单元(2)与相邻的上圈梁(49)或下圈梁(50)卡扣连接;上圈梁(49)、下圈梁(50)和墙板单元(2)上都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第一螺杆(3)依次穿过螺孔,将上圈梁(49)、下圈梁(50)和墙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层楼面结构包括第一龙骨(52)和地板(11),所述地板(11)固定在第一龙骨(52)上表面,且第一龙骨(52)与下圈梁(50)相连;所述屋顶结构包括屋架(9)、屋面瓦片(10)和第二龙骨(53),所述屋面瓦片(10)之间依次卡扣连接后与屋架(9)固定连接,所述屋架(9)固定在第二龙骨(53)上表面,第二龙骨(53)与上圈梁(49)相连,第二龙骨(53)下表面还连接有吊顶扣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屋顶结构、墙板结构和底层楼面结构,所述墙体结构包括上圈梁(49)、下圈梁(50)、位于上圈梁(49)和下圈梁(50)之间的墙板以及将转角处墙板相连的转角连接件;所述墙板包括若干卡扣连接的墙板单元(2),所述墙板单元(2)包括彼此卡扣连接的墙板主体(4)、隔热卡件和内墙板(6),所述隔热卡件包括Z形隔热卡件(7)和倒T形隔热卡件(8),一上一下设置;所述墙板单元(2)与相邻的上圈梁(49)或下圈梁(50)卡扣连接;上圈梁(49)、下圈梁(50)和墙板单元(2)上都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第一螺杆(3)依次穿过螺孔,将上圈梁(49)、下圈梁(50)和墙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层楼面结构包括第一龙骨(52)和地板(11),所述地板(11)固定在第一龙骨(52)上表面,且第一龙骨(52)与下圈梁(50)相连;所述屋顶结构包括屋架(9)、屋面瓦片(10)和第二龙骨(53),所述屋面瓦片(10)之间依次卡扣连接后与屋架(9)固定连接,所述屋架(9)固定在第二龙骨(53)上表面,第二龙骨(53)与上圈梁(49)相连,第二龙骨(53)下表面还连接有吊顶扣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房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层中间层楼面结构,在上圈梁(49)和下圈梁(50)之间对应设有中间层圈梁(51),每层中间层楼面结构包括中间层龙骨(54)、中间层吊顶(55)和中间层地板(56),所述中间层龙骨(54)与中间层圈梁(51)固定连接,中间层吊顶(55)与中间层龙骨(54)下表面固定连接,中间层地板(56)与中间层龙骨(54)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房屋,其特征在于:转角处的墙板呈L形,具体包括第一墙板单元(95)和第二墙板单元(96),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墙体组角器(57)、内角面立柱(58)和L形的转角立柱(59),所述转角立柱(59)位于L形墙体外侧,内角面立柱(58)位于L形墙体内侧;所述转角立柱(59)的内边依次设有第七凹槽(60)、第八凹槽(61)、第九凹槽(62)和第十凹槽(63);所述转角立柱(59)的内边形成的夹角呈圆弧状;所述L形墙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杆(64)与内角面立柱(58)和转角立柱(59)相连,通过第二螺杆(64)两端的螺帽(65)实现固定;其中一端的螺帽(65)位于内角面立柱(58)内,另一端的螺帽(65)位于第七凹槽(60)或第十凹槽(63)内;所述墙体组角器(57)将第一墙板单元(95)和第二墙板单元(96)拼接在一起,且墙体组角器(57)的连接帽(66)分别位于第八凹槽(61)和第九凹槽(6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角面立柱(58)包括固定件(67)和卡合件(68),所述固定件(67)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弯折部(69)、边框(70)和第二弯折部(71),所述边框(70)与L形墙体内侧相匹配,所述第一弯折部(69)和第二弯折部(71)的端部设有向内的第一凸起部(72),所述卡合件(68)包括卡合件本体(73)和位于卡合件本体(73)内侧的两个第二凸起部(74),第二凸起部(74)上形成有与第一凸起部(72)相匹配的卡槽(75);所述卡合件本体(73)的宽度与第一弯折部(69)和第二弯折部(71)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房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阴角线(37),所述阴角线(37)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面板(38)、第二平面板(39)、弧形板和框形包边(45),所述第一平面板(38)的内壁上部还连接有用于放置吊顶扣板(12)的放置板(41),所述第一平面板(38)的内壁与弧形板的内壁之间连接有隔板(42),所述放置板(41)、第一平面板(38)、隔板(42)、弧形板和框形包边(45)共同围合形成带有开口的灯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申付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蓉圣铝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