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861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制备系统包括加热装置、耙松装置与冷却装置、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耙松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连接;耙松装置的铣刨刀头采用圆锥螺纹状;所述冷却装置内设置有旋转滚筒,设置有扬料板装置的旋转滚筒进料端与输送装置连接;旋转滚筒横向贯通于所述冷却装置内部,其由进料端向出料端倾斜向上设置;冷却装置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水冷室、风冷室,水冷室内顶部设置有水冷装置,风冷室内顶部设置有制冷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采用基于制备系统的制备方法对原路面材料无破坏,不破坏颗粒形状,沥青胶浆粘附于集料表面无散失,级配损失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水沥青再生技术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排水沥青路面的全再生采用的旧路面铣刨一般为强力破碎形式,这种方法将整个路面进行强力铣刨,破坏了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颗粒,改变了原混合料的级配,并增加了破碎面以及细集料含量,导致级配不再符合要求以及沥青含量的增加,影响排水沥青再生材料的质量,且影响再生料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其包括加热装置、耙松装置与冷却装置、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耙松装置通过输送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连接;耙松装置的铣刨刀头采用圆锥螺纹状;所述冷却装置内设置有旋转滚筒,内部设置有扬料板装置的旋转滚筒进料端与所述输送装置连接;所述旋转滚筒横向贯通于所述冷却装置内部,其由进料端向出料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冷却装置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水冷室、风冷室,所述水冷室内顶部设置有水冷装置,所述风冷室内顶部设置有制冷风机。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和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下方的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下端敞口并且敞口端扣于排水沥青旧路面对加热室实现封闭;所述加热室内顶部表面安装有与可控电源电连接的红外加热板。优选地,所述加热室四周侧壁安装有保温板。优选地,所述水冷装置包括连通的进水管与喷淋管,所述进水管与外部冷水机连接,所述喷淋管位于所述水冷室顶部,所述水冷室底部开有出水口。优选地,所述出水口通过循环管道与所述冷水机连接。优选地,所述扬料板装置包括若干块扬料板,所述扬料板呈螺旋状从旋转滚筒内壁的一端排列至另一端;所述扬料板采用弯折型,其弯折角度为135°~145°。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清扫排水沥青旧路面;2)使用加热装置对经步骤1)后的排水沥青旧路面进行加热;3)使用耙松装置对加热后的排水沥青旧路面进行铣刨,将铣刨或挖出的废旧排水沥青料放到输送装置上;4)输送装置将步骤3)中的废旧排水沥青料送入到旋转滚筒中,废旧排水沥青料依次通过水冷室的5~10℃冷水喷淋、风冷室的5~10℃冷风降温后得到再生料;5)将步骤4)中的再生料运至储料仓集中堆放。优选地,在步骤2)中,加热装置加热后排水沥青旧路面的温度为90℃~140℃。优选地,在步骤3)中,耙松装置对加热后的排水沥青旧路面的铣刨厚度为3~5cm。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基于制备系统的排水全再生材料制备方法对排水沥青旧路面材料无破坏,铣刨料呈原有的颗粒状,沥青胶浆粘附于集料表面无散失,级配损失较小,在再生料后续的再生配合比设计时能减少新胶黏剂的添加量,大幅度提高再生料的使用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路面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有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铣刨刀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水冷室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旋转滚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加热装置,11-行走机构,12-加热室,121-保温板,13-红外加热板,2-耙松装置,21-铣刨刀头,3-冷却装置,31-水冷室,311-出水口,32-风冷室,4-储料仓,5-输送装置,6-旋转滚筒,61-扬料板装置,611-扬料板,6111-弯折角度,7-水冷装置,71-进水管,72-喷淋管,8-制冷风机,9-冷水机,91-循环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其包括加热装置1、耙松装置2与冷却装置3、储料仓4,其特征在于:所述耙松装置2通过输送装置5与所述冷却装置3连接;耙松装置2的铣刨刀头21采用圆锥螺纹状;所述冷却装置3内设置有旋转滚筒6,内部设置有扬料板装置61的旋转滚筒6进料端与所述输送装置5连接;所述旋转滚筒6横向贯通于所述冷却装置3内部,其由进料端向出料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冷却装置3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水冷室31、风冷室32,所述水冷室31内顶部设置有水冷装置7,所述风冷室32内顶部设置有制冷风机8。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对排水沥青旧路面进行预处理加热,使得排水沥青旧路面达到一定初始温度,便于耙松装置2对其进行耙松处理,耙松装置2的铣刨刀头21采用圆锥螺纹状,主要作用为铣刨拉松,圆锥螺纹形状的铣刨刀头避免旧路面料被切削破坏;经过耙松装置2耙松后的排水沥青旧路面集料通过输送装置5传送至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滚筒6内部进行冷却,通过调节旋转滚筒6的转速以控制调节冷却时间;水冷室31对集料进行急速降温,且让集料表面粘附一层水膜,防止粘结;风冷室32对集料进行辅助降温,吸收集料残余热量;降温后的集料转送至储料仓4内集中存放。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1包括行走机构11和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11下方的加热室12,所述加热室12下端敞口并且敞口端扣于排水沥青旧路面对加热室12实现封闭;所述加热室12内顶部表面安装有与可控电源电连接的红外加热板13。行走机构11便于加热装置1的移动,红外加热板13有利于确保加热温度和深度都达到要求,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沥青老化现象。优选地,所述加热室12四周侧壁安装有保温板121。保温板121有利于使得加热室12保持一定温度,避免热量散失过快。优选地,所述水冷装置7包括连通的进水管71与喷淋管72,所述进水管71与外部冷水机9连接,所述喷淋管72位于所述水冷室31顶部,所述水冷室31底部开有出水口311。喷淋管72喷洒冷水对集料进行极速降温,且让集料表面粘附一层水膜,防止粘结,喷洒后的冷水通过出水口311排出。优选地,所述出水口311通过循环管道91与所述冷水机9连接。喷洒用水经由循环管道91再次进入冷水机9内部,使得喷洒用水实现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实现环保节约目的。优选地,所述扬料板装置61包括若干块扬料板611,所述扬料板611呈螺旋状从旋转滚筒内壁的一端排列至另一端;所述扬料板611采用弯折型,其弯折角度6111为135°~145°。实施例2使用现有的路面铣刨技术分别对排水沥青路面PAC-10、PAC-13进行路面铣刨后,级配对比结果见表1、表2。表1成都兴隆34路PAC-10生产级配和铣刨后级配对比结果排水沥青路面PAC-10关键筛孔4.75的通过率由原来的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其包括加热装置(1)、耙松装置(2)与冷却装置(3)、储料仓(4),其特征在于:/n所述耙松装置(2)通过输送装置(5)与所述冷却装置(3)连接;耙松装置(2)的铣刨刀头(21)采用圆锥螺纹状;/n所述冷却装置(3)内设置有旋转滚筒(6),内部设置有扬料板装置(61)的旋转滚筒(6)进料端与所述输送装置(5)连接;所述旋转滚筒(6)横向贯通于所述冷却装置(3)内部,其由进料端向出料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冷却装置(3)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水冷室(31)、风冷室(32),所述水冷室(31)内顶部设置有水冷装置(7),所述风冷室(32)内顶部设置有制冷风机(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其包括加热装置(1)、耙松装置(2)与冷却装置(3)、储料仓(4),其特征在于:
所述耙松装置(2)通过输送装置(5)与所述冷却装置(3)连接;耙松装置(2)的铣刨刀头(21)采用圆锥螺纹状;
所述冷却装置(3)内设置有旋转滚筒(6),内部设置有扬料板装置(61)的旋转滚筒(6)进料端与所述输送装置(5)连接;所述旋转滚筒(6)横向贯通于所述冷却装置(3)内部,其由进料端向出料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冷却装置(3)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水冷室(31)、风冷室(32),所述水冷室(31)内顶部设置有水冷装置(7),所述风冷室(32)内顶部设置有制冷风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包括行走机构(11)和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11)下方的加热室(12),所述加热室(12)下端敞口并且敞口端扣于排水沥青旧路面对加热室(12)实现封闭;所述加热室(12)内顶部表面安装有与可控电源电连接的红外加热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12)四周侧壁安装有保温板(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全再生材料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7)包括连通的进水管(71)与喷淋管(72),所述进水管(71)与外部冷水机(9)连接,所述喷淋管(72)位于所述水冷室(31)顶部,所述水冷室(31)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伟张楠楠彭仕军刘华刘钦
申请(专利权)人:知行良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