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603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4
本申请涉及中药材处理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釜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搅拌电机,搅拌器包括搅拌轴以及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搅拌轴包括第一轴杆、第二轴杆和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包括齿圈、行星齿轮和太阳轮,第一轴杆为空心杆,第一轴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轴杆的另一端与齿圈固定连接,第二轴杆与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设有两组,分别与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搅拌装置的改进,通过行星齿轮和两个轴杆的连接,使得两组搅拌叶片实现不同方向的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麦角甾醇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麦角甾醇是最重要的植物甾醇,存在于酵母和某些植物中,当它受紫外线照射时候,分子中四个碳环中的一个发生断裂,变成维生素D2,它是工业化大批量制造维生素D2的主要原料。由于维生素D2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与健康所必须的微量有机化合物之一,药品、食品和饲料中都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D2来满足人或动物有规律地从外界摄取。维生素D2目前在全世界的年消耗量约为1800吨,其中70%左右用于饲料添加剂,我国年需求量约为100多吨,而我国维生素D2的年产销量大约1吨,多数需要进口,除技术原因外,麦角甾醇原料供应不足,也是造成产量低下的重要原因。麦角甾醇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投料→提取→过滤→浓缩→反应→过滤→反应→静置分层→反应→降温过滤→烘干。其中第一个反应步骤需要在反应釜中进行,将提取过滤浓缩后的液体放入反应釜中,再加入氢氧化钠、甲醇和稀盐酸,控制反应温度在50℃左右。现有的反应釜如现有技术CN102671603A公开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搅拌器驱动装置,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以及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器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于釜体上,所述搅拌器的搅拌轴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釜体的外侧设有可注入水的夹套,所述夹套与釜体之间形成夹层空间,所述夹套上设有与夹层空间连通的水蒸气入口、冷凝水出口,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所述水蒸气入口和冷却水入口外部连接有进水管路,所述冷凝水出口和冷却水出口外部连接有出水管路。该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容易控温的特点。但是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将物料充分混合,所以就需要搅拌装置,但是传统的搅拌只能朝向一个方向搅拌,这样的话物料混匀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反应釜,以解决现有技术设置搅拌装置只能朝向一个方向搅拌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以及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设于釜体上;釜体上还包括有管口朝向进料口处的混合管和滴加管,所述混合管与多个物料管连通,所述搅拌轴包括第一轴杆、第二轴杆和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包括齿圈、行星轮和太阳轮,所述第一轴杆为空心杆,所述第一轴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轴杆的另一端与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杆与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设有两组,分别与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的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从上部的进料口进料,从底部的出料口出料,出料口处设有电磁阀,釜体还设有电子温度计,用于检测釜内的物料温度,以便调节夹套内的换热流体的流速或者温度,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叶片和控制搅拌轴启动的搅拌电机,在搅拌轴和搅拌电机之间设置联轴器,其中搅拌轴又分由一个行星齿轮和两个轴杆组成,一个轴杆与行星齿轮的齿圈固定连接,另一个轴杆与行星齿轮的太阳轮固定连接,当搅拌电机启动带动与联轴器连接的第一轴杆转动的时候,齿圈开始转动,由于齿圈、太阳轮以及行星轮都是相互啮合的,所以齿圈转动的时候会带动行星轮绕齿圈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轴杆做与第一轴杆旋转方向不同的转动,从而实现上下的搅拌叶片为不同转向的搅拌形式。尽可能的形成湍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搅拌装置的改进,通过行星齿轮和两个轴杆的连接,使得两组搅拌叶片实现不同方向的转动,进而加速湍流的形成,从而提高混合的效率,加速反应的进行。进一步,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根与釜体底部垂直的进液管。本次反应有多种反应原料,而为了保证原料混合的效果好,使用底部和底部同时进料的形式,即使在搅拌还未开启的情况下,也可以加速物料的混合。进一步,每组所述搅拌叶片至少为两个,两组搅拌叶片之间的间距为1~3m。每组的2个搅拌叶片是按照上下布置的,2个搅拌叶片的设置可以使得同一流向的流体动静更大,而两组搅拌叶片之间的间距为1~3m,优选为2m时,两股动静足够大的流体相互碰撞更剧烈,混匀效果更好。优选一,第二轴杆贯穿太阳轮且朝向第一轴杆延伸,所述第二轴杆的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轴杆上设有限位台,第二轴杆与限位台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大于限位台的内径。优选二,第一轴杆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轴杆的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轴杆上设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台,第二轴杆与限位台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大于限位台的内径。以上是为了确保第二轴杆的转动稳定,设置的两种形式。进一步,所述限位台与限位块接触的位置处设有滚珠。滚珠的设置可以减少在转动时候的摩擦,使得第二轴杆的转动更顺畅。进一步,所述第一轴杆的端部设有与第二轴杆配合的密封轴承。密封轴承的设置是为了阻止反应液体进入到第一轴杆中,进而对行星齿轮造成影响。进一步,所述滴加管向釜体内延伸,位于所述釜体内的滴加管上设有多个液体出口。在稀盐酸滴定的时候,为了确保反应效果,所以将其延伸至反应液内,同时在管身上开口,便于稀硫酸与反应液体的接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搅拌电机1、混合管2、联轴器3、滴加管4、冷凝水出口5、第一轴杆6、正向叶片7、限位块8、限位台9、行星齿轮10、密封轴承11、反向叶片12、冷却水入口13、第二轴杆14、进液管15、出料口16、水蒸气入口17、夹套18、冷却水出口19、进料口20。实施例1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釜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20,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16,釜体上还包括有电子温度计和管口朝向进料口20处的混合管2和滴加管4,混合管2与多个物料管连通,混合管2还与底部设有的底部进料管连通。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搅拌电机1,搅拌器包括搅拌轴以及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搅拌电机1设于釜体上,釜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根与釜体底部垂直的进液管15;搅拌轴包括第一轴杆6、第二轴杆14和行星齿轮10,行星齿轮10包括齿圈、行星轮和太阳轮,第一轴杆6为空心杆,第一轴杆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3与搅拌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轴杆6的另一端与齿圈固定连接,第二轴杆14与太阳轮固定连接,第二轴杆14贯穿太阳轮且朝向第一轴杆6延伸,第二轴杆14的端部设有限位块8,第一轴杆6上设有限位台9,第二轴杆14与限位台9转动连接,限位块8的外径大于限位台9的内径,保证第二转轴不下掉,保持转动的稳定,限位台9与限位块8接触的位置处设有滚珠,第一轴杆6的端部设有与第二轴杆14配合的密封轴承11。搅拌叶片设有两组,包括正向叶片7和反向叶片12,正向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以及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设于釜体上;其特征在于:釜体上还包括有管口朝向进料口处的混合管和滴加管,所述混合管与多个物料管连通,所述搅拌轴包括第一轴杆、第二轴杆和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包括齿圈、行星轮和太阳轮,所述第一轴杆为空心杆,所述第一轴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轴杆的另一端与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杆与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设有两组,分别与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以及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设于釜体上;其特征在于:釜体上还包括有管口朝向进料口处的混合管和滴加管,所述混合管与多个物料管连通,所述搅拌轴包括第一轴杆、第二轴杆和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包括齿圈、行星轮和太阳轮,所述第一轴杆为空心杆,所述第一轴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轴杆的另一端与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杆与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设有两组,分别与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根与釜体底部垂直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混合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搅拌叶片至少为两个,两组搅拌叶片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峰冯书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豪民族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