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国旭专利>正文

一种干粉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31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粉灭火装置,包括封装筒、封装盖板、爆炸装置和喷射装置;所述爆炸装置安装在所述封装盖板的下表面;所述封装盖板和所述爆炸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柔性层和一个隔热层;所述爆炸装置包括热敏引线;所述柔性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热敏引线穿过的第一引线孔,所述隔热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热敏引线穿过的第二引线孔;所述干粉灭火装置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一引线孔与所述第二引线孔在封装盖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气密性好,有效保证封装筒内足够的压力,更有效的将干粉灭火剂喷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粉灭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灭火装置
,具体为一种干粉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干粉灭火装置是通过喷出干粉将火扑灭,其中干粉的灭火原理: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负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适用于全封闭空间、半封闭空间或室外的开放式空间保护对象。现有的干粉灭火装置至少存在如下两种不足:一是引线封装的密封性不够好,在药块爆炸的时候会从引线孔泄压,从而导致没有足够的气体压力喷射干粉灭火剂,使得装置可靠性和灭火效率较低。二是筒盖的安装一般采用螺纹拧紧或铆固等手段,首先的缺点是密封不严,其次是成本比较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干粉灭火装置进行改进,以提高装置可靠性和灭火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干粉灭火装置结构,采用错开设置的引线孔以及压装封口的结构,密封可靠且节省了生产成本。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粉灭火装置,包括装有干粉灭火剂的封装筒、封装盖板、爆炸装置和喷射装置;所述爆炸装置安装在所述封装盖板的下表面;所述封装盖板和所述爆炸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柔性层;所述爆炸装置包括热敏引线,所述柔性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热敏引线穿过的第一引线孔,所述封装盖板上设有一个供所述热敏引线穿过的通孔;所述干粉灭火装置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一引线孔与所述封装盖板上的通孔在封装盖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干粉灭火装置,包括装有干粉灭火剂的封装筒、封装盖板、爆炸装置和喷射装置;所述爆炸装置安装在所述封装盖板的下表面;所述封装盖板和所述爆炸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柔性层和一个隔热层;所述爆炸装置包括热敏引线,所述柔性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热敏引线穿过的第一引线孔,所述隔热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热敏引线穿过的第二引线孔;所述干粉灭火装置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一引线孔与所述第二引线孔在封装盖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盖板的四周边缘向内侧弯折形成封口卷边,包住所述封装筒的上端开口。进一步地,所述爆炸装置还包括装药盒;所述装药盒具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封装盖板的下表面。作为一种优选手段,所述封装筒的底部一体设置有喷嘴法兰,所述喷嘴法兰凸出于所述封装筒的底部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喷嘴法兰在所述封装筒的底部形成的凹陷用于放置干粉隔离板,所述喷嘴法兰所形成凹陷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干粉隔离板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喷射装置利用所述干粉隔离板安装在所述喷嘴法兰上。进一步地,所述喷射装置包括一个外螺纹筒和一个喷洒头,所述喷洒头与所述外螺纹筒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手段,所述喷洒头与所述干粉隔离板为一体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手段,所述封装筒下端开口,用一底板压装封口。作为一种优选手段,所述喷射装置至少具有一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封装盖板四周边缘向内侧弯折的封口卷边包住封装筒开口,保证了该装置的气密性,同时压装工艺简单易行,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2、通过柔性层的第一通孔和隔热层的第二通孔的错开设置,密封性好,爆炸装置内不会向封装筒外部泄压,有效保证封装筒内有足够的压力,从而更有效的将干粉灭火剂喷出,提高灭火效率。3、通过封装筒的底板设有外凸型喷嘴法兰,使得灭火喷嘴整体不高于封装筒的底板,保证干粉灭火剂流动性更好、喷出的效率更高,从而提高灭火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干粉灭火装置的正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封装筒;11、喷嘴法兰;2、封装盖板;3、爆炸装置;31、热敏引线;32、产气药块;33、装药盒;331、喷气孔;4、密封装置;41、柔性层;42、隔热层;411、第一引线孔;421、第二引线孔;5、喷射装置;51、外螺纹筒;52、喷洒头;511、干粉隔离板;521、喷射孔;6、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一种干粉灭火装置,包括装有干粉灭火剂的封装筒1、封装盖板2、爆炸装置3和喷射装置5。所述封装筒1上端开口,用所述封装盖板2牢固密封,牢固密封方式可以采用压装封口结构,即所述封装盖板2的四周边缘向内侧弯折形成封口卷边,通过压装包住所述封装筒1的上端开口。所述爆炸装置3放置在所述封装筒1内,并使用固定装置6安装在所述封装盖板2的下表面。作为优选,所述封装筒1下端也采用开口形式,下端用一底板牢固密封,牢固密封方式可以采用压装封口结构。所述爆炸装置3包括热敏引线31、产气药块32和装药盒33。所述装药盒33优选为马口铁材质,所述装药盒33的侧壁和/或底壁上开设有若干喷气孔331。所述装药盒33进一步具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通过所述固定装置6安装在所述封装盖板2的下表面。所述产气药块32放置在所述装药盒33内,所述热敏引线31一端连接所述产气药块32,另一端伸出所述封装盖板2。所述封装盖板2和所述爆炸装置3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4。所述密封装置4至少包括一个柔性层41。所述柔性层41上开设有供所述热敏引线31穿过的第一引线孔411,所述封装盖板2上也设有一个供所述热敏引线31穿过的通孔。本技术的产品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一引线孔411和所述通孔在封装盖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即所述第一引线孔411与所述封装盖板2上的通孔错开设置。该设置方式可以保证对爆炸装置3上部开口的密封以及对封装筒1上部开口的密封,当产气药块32爆炸时,爆炸气体不会从热敏引线31的穿孔喷出。所述柔性层41优选为硅胶材料。作为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所述密封装置4至少包括一个柔性层41和一个隔热层42,所述隔热层42设置在所述柔性层41和所述爆炸装置3之间。所述隔热层42能够防止爆炸装置3产生的热量烧毁所述柔性层41。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层41上开设有供所述热敏引线31穿过的第一引线孔411,所述隔热层42上开设有供所述热敏引线31穿过的第二引线孔421。本技术的产品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一引线孔411和所述第二引线孔421在封装盖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即所述第一引线孔411与所述第二引线孔421错开设置。此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装盖板2的供所述热敏引线31穿过的通孔,在封装盖板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引线孔411可以选择不重叠设置或重叠设置。所述隔热层42优选为金属材质。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所述密封装置4至少包括一个柔性层41和一个隔热层42,在所述隔热层42与所述装药盒33之间增设一个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二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粉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装有干粉灭火剂的封装筒、封装盖板、爆炸装置和喷射装置;/n所述爆炸装置安装在所述封装盖板的下表面;/n所述封装盖板和所述爆炸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n所述密封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柔性层;所述爆炸装置包括热敏引线;/n所述柔性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热敏引线穿过的第一引线孔,所述封装盖板上设有一个供所述热敏引线穿过的通孔;/n所述干粉灭火装置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一引线孔与所述封装盖板上的通孔在封装盖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粉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装有干粉灭火剂的封装筒、封装盖板、爆炸装置和喷射装置;
所述爆炸装置安装在所述封装盖板的下表面;
所述封装盖板和所述爆炸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所述密封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柔性层;所述爆炸装置包括热敏引线;
所述柔性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热敏引线穿过的第一引线孔,所述封装盖板上设有一个供所述热敏引线穿过的通孔;
所述干粉灭火装置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一引线孔与所述封装盖板上的通孔在封装盖板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装盖板的四周边缘向内侧弯折形成封口卷边,包住所述封装筒的上端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爆炸装置还包括装药盒;
所述装药盒具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封装盖板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玲
申请(专利权)人:熊国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