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21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涉及儿科护理领域,包括输液座椅本体,所述输液座椅本体包括一坐垫,所述坐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隔板,所述输液座椅本体上表面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一扶手,两所述扶手的上表面皆开设有一限位槽,两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摇晃装置,所述摇晃装置包括两弧形支架,两所述弧形支架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一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儿童座椅,所述儿童座椅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固定护套。该用于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解决了目前儿科并没有专门提供给婴儿进行输液时的座椅,需要由家长从头至尾抱在怀里进行输液,既不方便又容易使人产生疲惫感,当流感爆发时经常发生输液座椅不够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
本技术涉及儿科护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输液(Infusion),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它是注射剂的一个分支,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世界各国的儿科范围年龄各有不同,自婴儿期至青少年期皆为儿科范围;目前儿科并没有专门提供给婴儿进行输液时的座椅,当婴儿期的婴儿进行输液时,需要由家长从头至尾抱在怀里进行输液,既不方便又容易使人产生疲惫感;且婴儿期至青少年期的孩子抵抗力较弱,当流感爆发时经常发生输液座椅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解决了目前儿科并没有专门提供给婴儿进行输液时的座椅,当婴儿期的婴儿进行输液时,需要由家长从头至尾抱在怀里进行输液,既不方便又容易使人产生疲惫感,且婴儿期至青少年期的孩子抵抗力较弱,当流感爆发时经常发生输液座椅不够的问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输液座椅本体,所述输液座椅本体包括一坐垫,所述坐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隔板,所述输液座椅本体上表面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一扶手,两所述扶手的上表面皆开设有一限位槽,两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摇晃装置,所述摇晃装置包括两弧形支架,两所述弧形支架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一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儿童座椅。优选的,所述坐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椅腿。优选的,所述坐垫的两端皆开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移动板,两所述空腔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一贯穿坐垫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外侧设置有一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滑槽并与移动板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摇晃装置通过两弧形支架、限位槽配合与扶手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儿童座椅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固定护套。(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通过输液座椅本体上方设置有摇晃装置,摇晃装置与儿童座椅固定连接的配合作用,使得在输液时,可以将婴儿放置于儿童座椅上,摇晃装置带动儿童座椅进行摇摆,使婴儿可以快速入睡,解决了目前儿科并没有专门提供给婴儿进行输液时的座椅,当婴儿期的婴儿进行输液时,需要由家长从头至尾抱在怀里进行输液,既不方便又容易使人产生疲惫感的问题。(2)、该用于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通过坐垫上设置有隔板的配合作用,使得一个坐垫可以同时坐上两人进行输液,解决了且婴儿期至青少年期的孩子抵抗力较弱,当流感爆发时经常发生输液座椅不够的问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输液座椅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摇晃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液座椅本体;11、椅腿;12、坐垫;121、空腔;122、滑槽;123、螺栓;13、移动板;14、扶手;141、限位槽;15、隔板;2、摇晃装置;21、弧形支架;22、托板;3、儿童座椅;31、固定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输液座椅本体1,拥有自主能力的儿童坐在输液座椅本体1上进行输液,输液座椅本体1包括一坐垫12,坐垫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隔板15,隔板15设置于坐垫12的中间部分,将坐垫12一分为二,能够同时提供两名人员入座,减缓儿科的座椅供给压力,输液座椅本体1上表面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一扶手14,扶手14的上表面为一平面,两扶手14的上表面皆开设有一限位槽141,两限位槽14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摇晃装置2,摇晃装置2与限位槽141滑动连接,可在儿童进行输液时将其取下,摇晃装置2包括两弧形支架21,摇晃装置2通过两弧形支架21、限位槽141配合与扶手14滑动连接,弧形支架21的外表面与限位槽141接触,使得弧形支架21可在限位槽141内摇晃,两弧形支架21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一托板22,托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儿童座椅3,儿童座椅3体型较小,提供给婴儿输液时乘坐,坐垫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椅腿11,椅腿11为两条形支架交叉连接组成,对坐垫进行支撑,坐垫12的两端皆开设有一空腔121,空腔1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移动板13,当婴儿放置在儿童座椅3上进行输液时,拉出移动板13,可为看护人员提供座位,两空腔121内壁的两侧皆开设有一贯穿坐垫12的滑槽122,滑槽122的外侧设置有一螺栓123,螺栓123的一端贯穿滑槽122并与移动板13螺纹连接,拧紧螺栓123,螺栓123与坐垫12紧密接触,对移动板13进行固定,儿童座椅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固定护套31,固定护套31为两棉质布料粘接组成,将婴儿放置在固定护套31内,固定护套31对婴儿的身体进行包裹,避免因婴儿无意识的翻身导致掉落下儿童座椅3,造成安全隐患。当婴儿进行输液时,只需将婴儿放置在儿童座椅3上,随后系上固定护套31,即可进行输液,陪护人员可以将移动板13拉出,旋转螺栓123对移动板13进行固定,并坐在移动板上进行陪护,当婴儿吵闹或者想睡觉时,可以摇晃摇晃装置2,带动儿童座椅3摇晃,缓解婴儿吵闹或者使其加速入睡;当拥有自主能力的儿童进行输液时,可以取下摇晃装置2,坐在坐垫12的一端上进行输液,当输液人员较多时,另一名输液人员可以坐在坐垫12的另一端进行输液。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座椅本体(1),所述输液座椅本体(1)包括一坐垫(12);/n所述坐垫(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隔板(15)/n所述输液座椅本体(1)上表面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一扶手(14),两所述扶手(14)的上表面皆开设有一限位槽(141),两所述限位槽(14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摇晃装置(2);/n所述摇晃装置(2)包括两弧形支架(21),两所述弧形支架(21)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一托板(22);/n所述托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儿童座椅(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座椅本体(1),所述输液座椅本体(1)包括一坐垫(12);
所述坐垫(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隔板(15)
所述输液座椅本体(1)上表面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一扶手(14),两所述扶手(14)的上表面皆开设有一限位槽(141),两所述限位槽(14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摇晃装置(2);
所述摇晃装置(2)包括两弧形支架(21),两所述弧形支架(21)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一托板(22);
所述托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儿童座椅(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椅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