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及人体椎间手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920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及人体椎间手术设备,涉及融合器技术领域。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接触端面、第二接触端面、第一流通端面、第二流通端面、定位端面和头部端面;第一接触端面和第二接触端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骨终板配合的防滑凸起结构,第一流通端面和第二流通端面上均设置有与壳体的内腔连通的流通通道,定位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部。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满足上述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的融合器,整个融合器的结构在运行作业过程中稳定性高,延长了融合器的使用寿命。人体椎间手术设备包括上述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术后融合器运行的稳定性高,治疗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及人体椎间手术设备
本技术涉及融合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及人体椎间手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剧,以及科技时代下人们在电脑前久坐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腰椎、颈椎病已成为脊柱外科的常见病症,该病症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该症状经保守治疗半年或以上的时间后仍然无效时一般将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其中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以解决脊髓或神经根压迫问题,能够从根源上缓解或治愈患者病症。目前临床上对融合器的结构及材料仍然没有比较权威和一致的说法,融合器的结构稳定性及其材料与原生骨的融合是俩个关键性问题。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旨在提升融合器长期稳定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椎间手术设备,其术后融合器运行的稳定性高,治疗效果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接触端面、与第一接触端面相对的第二接触端面、第一流通端面、与第一流通端面相对的第二流通端面、用于植入时定位的定位端面和与定位端面相对的头部端面;第一接触端面和第二接触端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骨终板配合的防滑凸起结构,第一流通端面和第二流通端面上均设置有与壳体的内腔连通的流通通道,定位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接触端面和第二接触端面上的防滑凸起结构均包括第一自锁结构和第二自锁结构,且第一自锁结构和对应的第二自锁结构分别位于端面的两端,第一自锁结构和第二自锁结构均为一排间隔设置的多个锥形齿。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接触端面和第二接触端面上均设置有与壳体内腔连通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位于第一自锁结构和第二自锁结构之间。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的两端分别与定位端面和头部端面对应的壳体内壁相连,第二支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通端面和第二流通端面对应的壳体内壁相连,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固定有仿生多孔结构。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仿生多孔结构由多个正八面体结构形成,每个正八面体结构均由12根仿生柱连接而成,每个正八面体结构的端点处均与另一个正八面体结构的一个端点处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定位端面上的定位部为螺纹孔,且螺纹孔从壳体的外壁延伸至第一支杆的内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流通端面和第二流通端面上均设置有流通槽体,流通槽体的底面为弧形面,弧形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每个凸起部上均设置有与壳体内腔连通的第一流通孔。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弧形面上还设置有与壳体内腔连通的第二流通孔,且弧形面由多个波浪条纹形成,每个波浪条纹均从靠近头部端面的一端延伸至相对的另一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头部端面呈向远离定位端面的方向凸出的弧形曲面状,且在头部端面上分布有与壳体内腔连通的多个椭圆形贯通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人体椎间手术设备,其包括上述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其通过将融合器的壳体设计为包括六个端面的稳定形式,分别为第一接触端面、第二接触端面、第一流通端面、第二流通端面、定位端面和头部端面,通过在与骨终板接触的第一接触端面和第二接触端面上均设置防滑凸起结构,使这两个端面能够和具有一定粗糙度的骨终板很好的贴合,并通过定位端面上的定位部在植入时进行定位以及需要取出时的受力,使融合器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防止发生位移,血液、细胞等通过第一流通端面和第二流通端面上的流通通道进行流通。整个融合器的结构在运行作业过程中稳定性高,延长了融合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人体椎间手术设备,其包括上述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术后融合器运行的稳定性高,治疗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的仰视图;图5为图1中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的左视图;图6为图1中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内部仿生多孔结构的示意图。图标:100-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101-壳体;102-第一支杆;103-第二支杆;104-仿生多孔结构;105-仿生柱;110-第一接触端面;111-防滑凸起结构;112-第一自锁结构;113-第二自锁结构;114-锥形齿;115-网状结构;120-第二接触端面;130-第一流通端面;132-流通槽体;133-凸起部;134-第一流通孔;135-第二流通孔;136-波浪条纹;140-第二流通端面;150-定位端面;151-定位部;160-头部端面;161-椭圆形贯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接触端面、与所述第一接触端面相对的第二接触端面、第一流通端面、与所述第一流通端面相对的第二流通端面、用于植入时定位的定位端面和与所述定位端面相对的头部端面;/n所述第一接触端面和所述第二接触端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骨终板配合的防滑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流通端面和所述第二流通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的流通通道,所述定位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接触端面、与所述第一接触端面相对的第二接触端面、第一流通端面、与所述第一流通端面相对的第二流通端面、用于植入时定位的定位端面和与所述定位端面相对的头部端面;
所述第一接触端面和所述第二接触端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骨终板配合的防滑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流通端面和所述第二流通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的流通通道,所述定位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端面和所述第二接触端面上的所述防滑凸起结构均包括第一自锁结构和第二自锁结构,且所述第一自锁结构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自锁结构分别位于端面的两端,所述第一自锁结构和所述第二自锁结构均为一排间隔设置的多个锥形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触端面和所述第二接触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内腔连通的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自锁结构和所述第二自锁结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椎间融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端面和所述头部端面对应的壳体内壁相连,所述第二支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通端面和所述第二流通端面对应的壳体内壁相连,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星辰刘敏马文有高硕洪廖汉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