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893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连接机构无法满足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连接要求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性高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元件和至少一处第二元件,第二元件具有同第一装置活动连接的第一端,第二元件第二端设置可插入第二装置的连接件,且第二元件第二端可升降,至少一处第二元件具有突起部,第一元件设于该第二元件的侧部且与第一装置活动连接,第一元件开有用于容纳突起部的导向孔,导向孔的一侧端部超过第一元件和第一装置的连接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货车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随着铁路货运市场的发展,目前货运车辆已逐步向市场化、专用化车辆转变;我国部分高原地区采用公路运输效率低下,且还严重受气候、地质等条件的影响,采用铁路运输能缓解相应的问题,而我国现有的铁路运输车辆地板面普遍偏高,不适用于装运如公路汽车等大型货物。针对这一问题,低地板车组应用而生,该车组采用牵引装置来实现车组与机车车辆的连挂牵引,专利技术人发现,虽然低地板车组地板高度得到了降低,但牵引装置与低地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而牵引装置与低地板专用车辆的连接接口需要安全、快捷地打开、锁闭,但现有的连接机构通常是在牵引装置和车辆的端侧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这样的连接机构要求两侧的装置中心对称,才能保证连接可靠,因此目前的连接机构无法满足牵引装置与低地板专用车辆的连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装卸效率高、安全可靠、便于维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元件和至少一处第二元件,第二元件具有同第一装置活动连接的第一端,第二元件第二端设置可插入第二装置的连接件,且第二元件第二端可升降,至少一处第二元件具有突起部,第一元件设于该第二元件的侧部且与第一装置活动连接,第一元件开有用于容纳突起部的导向孔,导向孔的一侧端部超过第一元件和第一装置的连接处。通过上述的连接机构,在第二元件上升过程中,带动连接件从第二装置拔出,实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的打开,在第二元件下降过程中,连接件插入第二装置中,实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的连接,再通过第一元件的设置,第二元件突起部卡入导向孔,当第二元件位于导向孔一侧端部,且此时第二元件突起部位于第一元件与第一装置连接处的上方一侧,超过了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活动死点,这样若继续对第二元件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因导向孔端部对第二元件突起部的限定作用,使得第二元件无法移动,可实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的可靠连接,实现自锁,只能是人工手动抬高第一元件,方可解锁。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元件包括自锁手把,自锁手把位于所述第二元件的侧部,自锁手把一端与所述第一装置活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自锁手把远离自由端的一侧设置导向孔以使自锁手把呈偏心结构件,在第二元件升降运动过程和第一元件向上转动过程中,沿着导向孔运动。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所述导向孔呈V字型,导向孔位于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一装置连接处的上方,导向孔一侧的长度大于另一侧的长度,沿着导向孔一侧到另一侧,导向孔的宽度先逐渐变宽后逐渐变窄,使得第二元件在下降过程中,突起部沿着导向孔一侧的内侧面下移。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所述导向孔较短一侧靠近第一元件和第一装置连接处设置,第一元件导向孔对突起部的活动死点在第一元件和第一装置的正上方,而导向孔一侧超过二者连接处正上方设置,使得第一元件对第二元件可靠锁紧。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装置的手把卡座,手把卡座靠近自锁手把的自由端设置,且手把卡座设置用于支撑所述自锁手把的卡槽。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为了机构的锁紧效果,所述第二元件设置两处,两处上下设置,上下两处第二元件均与升降部件连接,升降部件与第二元件第一端的距离大于升降部件与第二元件第二端的距离。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上层所述第二元件的侧部设置所述突起部,为保证第一元件对第二元件的锁紧作用,突起部设于所述升降部件与第二元件第二端之间。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所述第二元件包括通过多个圆销连接的两层侧板,两层侧板之间具有设定的距离以便于同所述升降部件的连接,第二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圆销,在第二元件中部靠近第二端处通过第三处圆销与升降部件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件为连接锁销,连接锁销用于同第二元件连接的顶端设置长条孔,第二元件所述第二端设有所述的圆销,第二端圆销穿过长条孔设置,通过长条孔的设置,为连接锁销的运动提供一定的范围。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所述升降部件包括螺杆,螺杆的一端与上处第二元件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与下处第二元件连接,且螺杆环向设有螺帽。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元件相对于自由端的另一端设置转轴孔,以通过转轴同所述第一装置连接,转轴孔位于所述导向孔的下方。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整体机构的设置,通过第二元件的上升运动,可带动连接件从第二装置拔出,实现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的打开,第二元件下降运动,可带动连接件插入第二装置,实现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的锁紧,再配合第一元件的设置,在连接件插入第二装置后,第一元件导向孔与突起部配合,对第二元件进行可靠锁紧,保证机构的安全,实现高低不同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的锁紧。2)本专利技术通过整体机构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装卸效率高、安全可靠、便于维护。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元件的设置,通过导向孔不仅对第二元件的移动提供移动路线,而且在第二元件锁紧后,导向孔较短一侧对第二元件进行限位,因第一元件对第二元件的锁紧位置超过二者的活动死点(第一元件和第一装置连接处的正上方为活动死点),保证了若第二元件有向上的作用力也不能移动,有效起到锁紧保护。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导向孔设于第一元件转轴孔的一侧,这样第一元件被提起后具有偏心特征,当第二元件在下降过程中,无需人工手动调整第一元件,仅需控制第二元件的下降即可实现第一元件的自动锁紧,方便操作,实现了半自动落锁。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元件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元件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元件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元件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螺杆的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螺杆的俯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锁闭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第一元件解开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连接锁销脱离第二装置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元件和至少一处第二元件,第二元件具有同第一装置活动连接的第一端,第二元件第二端设置可插入第二装置的连接件,且第二元件第二端可升降,至少一处第二元件具有突起部,第一元件设于该第二元件的侧部且与第一装置活动连接,第一元件开有用于容纳突起部的导向孔,导向孔的一侧端部超过第一元件和第一装置的连接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元件和至少一处第二元件,第二元件具有同第一装置活动连接的第一端,第二元件第二端设置可插入第二装置的连接件,且第二元件第二端可升降,至少一处第二元件具有突起部,第一元件设于该第二元件的侧部且与第一装置活动连接,第一元件开有用于容纳突起部的导向孔,导向孔的一侧端部超过第一元件和第一装置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包括自锁手把,自锁手把位于所述第二元件的侧部,自锁手把一端与所述第一装置活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自锁手把远离自由端的一侧设置导向孔以使自锁手把呈偏心结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呈V字型,导向孔位于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一装置连接处的上方,导向孔一侧的长度大于另一侧的长度,沿着导向孔一侧到另一侧,导向孔的宽度先逐渐变宽后逐渐变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装置的手把卡座,手把卡座靠近自锁手把的自由端设置,且手把卡座设置用于支撑所述自锁手把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锁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杰李宝瑞李兴李铮马一丹张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