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83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包括设置有出风口的出风口壳体、以及旋转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上的内叶片;所述内叶片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拨钮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拨钮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内叶片驱动连接;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出风口侧设置拨钮旋转安装轴;所述拨钮旋转安装在所述拨钮旋转安装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拨钮的操作方式由平移改成了旋转,减小拨钮体积的同时也减少了其运动过程中所需的空间,增加了拨钮的操作行程,保证了内叶片的吹风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出风口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进入了人们的家庭,汽车空调作为汽车部件能够改善车内温度,提升驾车乘车体验,而出风口外叶片结构作为汽车空调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其能够改变出风方向。汽车出风口分常规出风口和桶状出风口,其中出风口内叶片通过拨钮平移来驱动;具体的,拨钮可移动的安装于外叶片上,拨钮一侧安装有拨叉,拔叉作用于内叶片;平移拨钮带动拨叉来驱动内叶片转动。现有结构中,操作拨钮所需的空间比较大,当操作拨钮所需的空间不足以满足其驱动行程时,会导致内叶片旋转角度偏小或不足,影响内叶片的吹风角度,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其将拨钮的操作方式由平移改成了旋转,减小拨钮体积的同时也减少了其运动过程中所需的空间,增加了拨钮的操作行程,保证了内叶片的吹风角度。本文所述的A与B驱动连接表示,A在运动的过程中驱动B随之一起运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包括设置有出风口的出风口壳体、以及旋转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上的内叶片;所述内叶片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拨钮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拨钮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内叶片驱动连接;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出风口侧设置拨钮旋转安装轴;所述拨钮旋转安装在所述拨钮旋转安装轴上。所述内叶片位于出风口壳体的内侧,无法直接操作内叶片的转动,故设置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来实现内叶片的转动。所述拨钮旋转安装于出风口侧,具体的,所述拨钮可以旋转安装于设置在出风口壳体出风口侧的外叶片上,或者可以旋转安装于出风口壳体出风口侧的内壁上。使用时,只需转动所述拨钮,由于拨钮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件,故驱动件随之运动,驱动所述内叶片转动。采用上述结构,拨钮的操作方式由平移改成了旋转,其减小拨钮体积的同时也减少了其运动过程中所需的空间,增加了拨钮的操作行程,保证了内叶片的吹风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内叶片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内叶片转轴的一侧并靠近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连接件驱动所述内叶片;由于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内叶片转轴的一侧,故只要作用于连接件,所述内叶片受力不平衡,就可以转动所述内叶片。进一步地,所述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包括旋转安装于所述风口壳体内的曲柄,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曲柄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叶片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曲柄与所述内叶片驱动连接。具体的,所述曲柄位于所述内叶片与驱动件之间,所述曲柄的旋转点位于其两端之间。由于内叶片位于出风口壳体的内侧,距离出风口侧较远,若只是通过驱动件来连接所述内叶片的连接件,会导致驱动件设置较长,其转动需要的空间增大;故通过设置所述曲柄来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内叶片的连接件;所述曲柄同样为转动设置,将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中的一次转动转化为两次转动。使用时,所述拨钮向一侧转动,所述驱动件随之运动,且驱动件带动曲柄反方向转动,由于所述内叶片与所述驱动件位于曲柄的两侧,即位于曲柄旋转点的两侧,故曲柄驱动内叶片朝拨钮转动侧转动。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可以进一步减少拨钮驱动内叶片所需要的空间,而且可以使得内叶片的转动方向与拨钮转动方向保持一致。具体的,所述曲柄设置有曲柄旋转安装孔,所述出风口壳体内壁上匹配设置有曲柄旋转安装轴,所述曲柄通过所述曲柄旋转安装孔套设于所述曲柄旋转安装轴上,实现所述曲柄的可旋转安装;所述曲柄旋转安装轴一端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凸起于所述曲柄旋转安装轴,用于扣住所述曲柄旋转安装孔的边沿;所述固定扣用于防止所述曲柄脱离所述曲柄旋转安装轴。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出风口侧旋转安装有外叶片,所述外叶片上设置拨钮旋转安装轴。具体的,所述拨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置有拨钮旋转安装孔;所述外叶片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且在所述拨钮旋转安装孔处向外凸起,形成与所述拨钮旋转安装孔相匹配的拨钮旋转安装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采用拨叉,所述驱动件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叉脚,所述第一叉脚与所述第一叉脚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具体的,所述第一叉脚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用于夹持所述曲柄的一端,所述曲柄的一端滑移卡接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中;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具有一定的长度,用于防止所述曲柄的一端滑出所述第一夹持空间。转动所述拨钮时,所述拨钮带动所述驱动件一起运动,所述驱动件的其中一个第一叉脚将驱动力传递至曲柄的一端,使得曲柄转动;所述曲柄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曲柄与驱动件两者的旋转点不同,故曲柄一端在驱动件上的连接点的位置会发生移动;即曲柄的一端在第一夹持空间内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曲柄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件相匹配的连接柱;所述曲柄靠近所述内叶片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叉脚,所述第二叉脚与所述第二叉脚之间形成与所述内叶片相匹配的第二夹持空间。具体的,所述第一夹持空间与所述连接柱匹配设置,所述连接柱滑移卡接在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叉脚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夹持空间与所述内叶片的连接件匹配设置;所述内叶片的连接件滑移卡接在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具有一定的长度,用于防止所述内叶片的连接件滑出所述第二夹持空间。所述曲柄转动时,其中一个第二叉脚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内叶片上,使得内叶片转动;所述内叶片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内叶片与曲柄两者的旋转点不同,故内叶片在曲柄上的连接点的位置会发生移动;即内叶片的连接件在第二夹持空间内移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拨钮之间转动连接。具体的,所述拨钮在驱动件两侧设置的驱动件安装板,所述驱动件板上设置有驱动件旋转安装孔,所述驱动件设置在两块驱动件安装板之间,且在驱动件旋转安装孔处设置有与所述驱动件旋转安装孔匹配设置的驱动件旋转安装轴。所述驱动件安装板与所述驱动件均位于所述外叶片的一侧。由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拨钮转动连接,当用户需要转动所述外叶片时,所述拨钮随着外叶片一起运动,所述拨钮与所述驱动件之间发生转动,使得驱动件与和其连接的配件之间的不发生相对运动或很小的运动;保证出风口对外叶片和内叶片均可以进行转动调整,确保用户在使用时,可将风向调整至自己需要的朝向。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防脱件,所述防脱件用于防止驱动件脱离所述连接柱。由于需要对外叶片转动调整,不免可能会导致所述驱动件会在连接柱上上下移动,故设置所述防脱件;保证驱动件向上运动时,由于防脱件的限制部脱离所述连接柱。所述防脱件表面最远两点的连线大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最大宽度;以此保证驱动件不脱离所述连接柱。具体的,所述防脱件采用球形,其直径大于所述第第一夹持空间的最大宽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形成为凸起于内叶片侧边的圆柱。由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会发生相对转动,故所述连接件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包括设置有出风口的出风口壳体(1)、以及旋转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1)上的内叶片(2);所述内叶片(2)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拨钮(4)和驱动件(5),所述驱动件(5)与所述拨钮(4)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5)与所述内叶片(2)驱动连接;所述出风口壳体(1)的出风口侧设置拨钮旋转安装轴(302);所述拨钮(4)旋转安装在所述拨钮旋转安装轴(30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包括设置有出风口的出风口壳体(1)、以及旋转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1)上的内叶片(2);所述内叶片(2)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1)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拨钮(4)和驱动件(5),所述驱动件(5)与所述拨钮(4)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5)与所述内叶片(2)驱动连接;所述出风口壳体(1)的出风口侧设置拨钮旋转安装轴(302);所述拨钮(4)旋转安装在所述拨钮旋转安装轴(30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叶片(2)上设置有连接件(201),所述连接件(201)位于所述内叶片(2)转轴的一侧并靠近所述驱动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安装于所述风口壳体内的曲柄(6),所述驱动件(5)与所述曲柄(6)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曲柄(6)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叶片(2)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5)通过所述曲柄(6)与所述内叶片(2)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壳体(1)的出风口侧旋转安装有外叶片(3);所述外叶片(3)上设置拨钮旋转安装轴(3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采用拨叉,所述驱动件(5)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叉脚(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浙章叶帅黄立锋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