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印刷显示的喷头模组用的承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81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印刷显示的喷头模组用的承载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喷头模组的底板组件、用于驱使喷头模组沿承载机构的Y向运动的后板组件、用于捕捉基板特征点的双目视觉装置、用于测量喷头模组与基板之间的高度并进行反馈的高度测量装置以及Z向运动装置,后板组件安装于底板组件的后侧,高度测量装置安装于底板组件的侧边,底板组件和双目视觉装置各与Z向运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并在该Z向运动装置的驱使下沿该承载机构的Z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底板组件具有可安装多个喷头模组、对喷头模组的自动上机/下机、快速捕捉基板的特征点并实现基板上的像素坑与喷头模组的喷嘴的位置标定以及调整喷头模组到基板之间的距离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印刷显示的喷头模组用的承载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墨打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印刷显示的喷头模组用的承载机构。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技术在信息、能源、医疗以及国防等多个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OLED、RFID、薄膜太阳能电池、可穿戴柔性设备、PCB以及智能蒙皮等柔性器件领域。实践应用中,需要一种面向印刷显示的喷头模组用的承载机构,该承载机构可实现喷头模组的精确定位、喷头模组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喷嘴位置标定、喷嘴到基板高度的精确测量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项专利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面向印刷显示的喷头模组用的承载机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面向印刷显示的喷头模组用的承载机构可同时满足至少两组喷头模组的承载,且满足喷头模组之间的相对精度以及该喷头模组的喷嘴形成的平面相对于基板的平行度的精度要求;与此同时,也满足喷头模组自动上机和下机要求以及整个机构的稳定运行、喷头模组的垂直位置高精度调整的要求,还可以实现喷头模组的底面相对于基板的高度高精度检测以及喷头模组的喷头相对于基板的位置快速标定。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印刷显示的喷头模组用的承载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喷头模组的底板组件、用于驱使喷头模组沿所述承载机构的Y向运动的后板组件、用于捕捉基板特征点的双目视觉装置、用于测量喷头模组与基板之间的高度并进行反馈的高度测量装置以及用于调整喷头模组与基板之间的高度的Z向运动装置,所述后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板组件的后侧,所述高度测量装置安装于所述底板组件的侧边,所述底板组件和所述双目视觉装置各与所述Z向运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并在该Z向运动装置的驱使下沿该承载机构的Z向运动。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组件包括承载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后板以及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安装于所述承载底板的上方两侧,所述后板安装于所述承载底板的上方靠近所述后板组件的一侧,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方,所述底板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Z向运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后板上。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底板开设有供喷头模组安装用的至少两个长槽,所述承载底板的侧边设置有作为所述长槽之间的共同加工基准的加工特征,各个所述长槽的加工基准中心线均与所述加工特征相平行,所述长槽的加工基准中心线两侧均开设有为所述喷头模组的滑动提供导向作用的槽孔,所述槽孔沿所述承载机构的Y向布置。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组件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互垂直,所述承载底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凹陷形成有第一凹陷面,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承载底板的一侧凹陷形成有第二凹陷面,所述第一凹陷面和所述第二凹陷面共同形成供所述定位板安装用的对接角,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凹陷面相贴合并且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凹陷面相贴合以使得所述承载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相互垂直地连接。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调整装置以及贯穿所述Z向运动装置的第二调整装置,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一调整装置与所述Z向运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调整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上并可驱使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承载机构的X向运动,所述Z向运动装置通过所述所述第二调整装置安装于外界设备上,所述第二调整装置安装于所述Z向运动装置上并可驱使所述Z向运动装置沿所述承载机构的Z向运动。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整装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调整装置之间围成矩形,所述第二调整装置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调整装置沿所述承载机构的Y向排列。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板组件包括安装板、推拉气缸、旋转气缸、电气快接头、气路连接块以及气缸拉头,所述气缸拉头安装于所述推拉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推拉气缸、所述旋转气缸、所述电气快接头以及所述气路连接块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并通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后板连接,所述推拉气缸可通过所述气缸拉头带动所述喷头模组沿所述承载机构的Y向运动,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气快接头连接并可驱使所述电气快接头旋转,所述电气快接头用于喷头模组与电气线路的快速对接,所述气路连接块的内侧与喷头模组的气孔对接,所述电路连接块的外侧与外界气路对接。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双目视觉装置包括相机安装板、第一相机、第二相机。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通过相机安装板固定在Z向运动轴上以实现快速捕捉基板的特征点的功能以及实现基板上的像素坑与喷头模组的喷嘴二者的位置标定,所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沿所述承载机构的X轴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相机的变焦倍数与所述第二相机的变焦倍数相异。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度测量装置包括上距离传感器、上感应件以及安装在基板上的下距离传感器。所述上距离传感器安装在相机安装板上并以基板作为感应面,所述上感应件安装在承载底板的下侧以作为所述下距离传感器的感应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承载机构可同时将若干喷头模组安装于底板组件上,通过后板组件驱使喷头模组沿承载机构的Y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自动上机/下机,通过双目视觉装置可快速捕捉基板的特征点并实现基板上的像素坑与喷头模组的喷嘴的位置标定,通过高度测量装置去测量喷头模组与基板之间的高度,通过Z向运动装置带动底板组件以及双目视觉装置一起沿承载机构的Z向运动从而可以调整喷头模组到基板之间的距离;(2)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对承载底板进行设计,在承载底板上开设有供喷头模组安装用的长槽,且承载底板的侧边设置有作为长槽之间的共同加工基准的加工特征,各个长槽的加工基准中心线均与加工特征相平行,因此各个长槽在加工的时候是根据加工基准中心线进行加工的,由于加工基准中心线均是与加工特征相平行的,因此可以确保各个长槽之间保持平行;(3)通过第一调整装置和第二调整装置使得喷头模组可以做微调;(4)通过后板组件的各个结构实现喷头模组的自动上机/下机,且保证喷头模组的定位精度并实现了喷头模组的锁紧/放松以及电/气的自动对接;(5)因为高度测量装置设置有两个距离传感器,因此可以更加精确地测量喷头模组的喷嘴到基板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后续根据该反馈的距离对喷头模组作进一步地调整;(6)本专利技术的承载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头模组的喷嘴面、距离传感器的感应面以及两个相机的焦点面,故本专利技术的承载机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相机聚焦的时候可以避免喷嘴和距离传感器二者碰撞基板。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机构的后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机构的后板组件和Z向运动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底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底板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底板、第一侧板以及定位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底板、第一侧板与Z向运动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后板组件与喷头模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上机流程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机构与基板的各个测量面的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0.喷头模组,20.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印刷显示的喷头模组用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喷头模组(10)的底板组件(20)、用于驱使喷头模组(10)沿所述承载机构的Y向运动的后板组件(30)、用于捕捉基板(70)特征点的双目视觉装置(40)、用于测量喷头模组(10)与基板(70)之间的高度并进行反馈的高度测量装置(50)以及用于调整喷头模组(10)与基板(70)之间的高度的Z向运动装置(60),所述后板组件(30)安装于所述底板组件(20)的后侧,所述高度测量装置(50)安装于所述底板组件(20)的侧边,所述底板组件(20)和所述双目视觉装置(40)各与所述Z向运动装置(60)的输出端连接并在该Z向运动装置(60)的驱使下沿该承载机构的Z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印刷显示的喷头模组用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喷头模组(10)的底板组件(20)、用于驱使喷头模组(10)沿所述承载机构的Y向运动的后板组件(30)、用于捕捉基板(70)特征点的双目视觉装置(40)、用于测量喷头模组(10)与基板(70)之间的高度并进行反馈的高度测量装置(50)以及用于调整喷头模组(10)与基板(70)之间的高度的Z向运动装置(60),所述后板组件(30)安装于所述底板组件(20)的后侧,所述高度测量装置(50)安装于所述底板组件(20)的侧边,所述底板组件(20)和所述双目视觉装置(40)各与所述Z向运动装置(60)的输出端连接并在该Z向运动装置(60)的驱使下沿该承载机构的Z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20)包括承载底板(21)、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后板(25)以及顶板(26),所述第一侧板(23)和所述第二侧板(24)分别安装于所述承载底板(21)的上方两侧,所述后板(25)安装于所述承载底板(21)的上方靠近所述后板组件(30)的一侧,所述顶板(26)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23)和所述第二侧板(24)的上方,所述底板组件(20)通过所述第一侧板(23)与所述Z向运动装置(6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板组件(30)安装于所述后板(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板(21)开设有供喷头模组(10)安装用的至少两个长槽,所述承载底板(21)的侧边设置有作为所述长槽之间的共同加工基准的加工特征(21-4),各个所述长槽的加工基准中心线均与所述加工特征(21-4)相平行,所述长槽的加工基准中心线两侧均开设有为所述喷头模组(10)的滑动提供导向作用的槽孔,所述槽孔沿所述承载机构的Y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20)还包括定位板(22),所述定位板(22)的第一侧边(22-1)和第二侧边(22-2)相互垂直,所述承载底板(21)靠近所述第一侧板(23)的一侧凹陷形成有第一凹陷面(21-5),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承载底板(21)的一侧凹陷形成有第二凹陷面(23-11),所述第一凹陷面(21-5)和所述第二凹陷面(23-11)共同形成供所述定位板(22)安装用的对接角,所述第一侧边(22-1)与所述第二凹陷面(23-11)相贴合并且所述第二侧边(22-2)与所述第一凹陷面(21-5)相贴合以使得所述承载底板(21)和所述第一侧板(23)相互垂直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魁雷春耀王瑜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TCL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