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珊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59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侧旋底板与纵向移动台,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的前端外表面,所述侧旋底板活动安装在第一底座的上部,所述侧旋底板的两侧外表面均设有旋转套,且侧旋底板通过旋转套和第一底座活动对接,所述侧旋底板的上部活动安装有组合卡座,且组合卡座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向底座,所述组合卡座通过转向底座和侧旋底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向底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齿盘,且转向底座和第二齿盘通过对接转杆对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使得该设备具有多方位移动调节结构,提升其使用时的灵活度,同时令其具有辅助固定结构,提升其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加工设备
,更具体的是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该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是一种对铸造后的金属材料进行加工操作的一体化设备,利用该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可以对金属材料进行削切、打磨及抛光等操作,提升金属材料的加工效率。对比文件CN208117501U公开的一种金属加工设备,包括承载箱、固定组件、承载板和加工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承载台、伸缩电机和伸缩轴,承载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槽和限位孔,固定槽内设有加工通孔,承载板的底部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顶端设有传送电机,承载板的底部设有红外信号发射器,承载板上设有红外信号接收器,加工组件包括加工电机、加工轴和加工件,加工电机设于承载箱的顶端外壁上,本技术通过固定槽的设计,提高了承载板对金属的承载固定效果,与本专利技术相比,其不具有多方位移动调节结构,降低了其使用时的灵活度。现有的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只可以进行单一位置的横向或纵向移动,从而降低了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使用时的灵活度,不具有多方位移动调节结构;其次传统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不具有旋转式辅助调节结构,令其无法根据使用需求对金属材料的固定位置进行任意的调节操作;同时传统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不具有辅助固定结构,令其无法固定不同结构的金属材料,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只可以进行单一位置的横向或纵向移动,从而降低了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使用时的灵活度,不具有多方位移动调节结构;其次传统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不具有旋转式辅助调节结构,令其无法根据使用需求对金属材料的固定位置进行任意的调节操作;同时传统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不具有辅助固定结构,令其无法固定不同结构的金属材料,而提供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侧旋底板与纵向移动台,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的前端外表面,所述侧旋底板活动安装在第一底座的上部,所述侧旋底板的两侧外表面均设有旋转套,且侧旋底板通过旋转套和第一底座活动对接,所述侧旋底板的上部活动安装有组合卡座,且组合卡座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向底座,所述组合卡座通过转向底座和侧旋底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向底座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齿盘,且转向底座和第二齿盘通过对接转杆对接固定,所述侧旋底板的底部靠近第二齿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且第四电机上活动安装有第二齿帽,所述侧旋底板的底部靠近第二齿盘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传动转杆,且传动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螺旋接套,所述传动转杆的外表面靠近螺旋接套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齿盘,所述第四电机和传动转杆之间通过第一齿盘和第二齿帽传动连接,所述对接转杆和传动转杆之间通过螺旋接套和第二齿盘传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台活动安装在第二底座的上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组合卡座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夹板,所述组合卡座的上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两组滑动夹块,所述且组合卡座的内侧内表面活动套接有两组螺纹接杆,所述移动夹板、滑动夹块和组合卡座之间均通过螺纹接杆活动连接,移动夹板的外表面靠近螺纹接杆的上部活动安装有旋转卡帽,旋转卡帽和螺纹接杆之间通过齿槽对接固定,所述螺纹接杆的一端外表面设有旋拧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纵向移动台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横向滑座,且横向滑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所述纵向移动台内侧内表面活动套接有固定肩座,且固定肩座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卡盒,驱动卡盒和横向滑座之间通过第一滑杆活动连接,固定肩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横向齿条,固定肩座的侧边设有第二滑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纵向移动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纵向移动台和固定肩座之间通过第三电机和横向齿条传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台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底板,且对接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对接底板和第二电机之间通过固定卡罩对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纵向移动台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升降卡板,且升降卡板的内侧中部位置活动套接有升降螺纹杆,升降卡板和升降螺纹杆之间通过螺纹对接固定,升降卡板和第二电机的一端均设有第一齿帽,升降卡板和第二电机之间通过第一齿帽传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纵向移动台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底座,且移动底座的底部内侧活动安装有四组移动滚珠,升降卡板的前端外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钻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钻机的侧边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卡盘,且钻机通过固定卡盘和升降卡板对接固定,所述钻机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对接杆,对接杆的内侧开设有L型卡槽,钻机通过对接杆和削切杆对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侧旋底板和旋转套之间套接有转杆,固定卡盘的下端外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对接卡杆,固定卡盘的上部内侧贯穿开设有圆槽接槽,第一底座的侧边设有第一电机,第一底座和第一电机之间通过固定侧架对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纵向移动台和移动底座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升降卡板的内表面靠近升降螺纹杆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套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该设备的具体使用操作步骤为:步骤一,转动旋转卡帽,使得旋转卡帽驱动移动夹板和组合卡座之间的螺纹接杆,通过螺纹接杆调节移动夹板的位置,将金属材料卡在组合卡座上,通过转动旋拧帽利用滑动夹块和组合卡座之间的螺纹接杆,驱动滑动夹块移动,夹紧组合卡座上的金属材料;步骤二,通过第一电机利用旋转套,配合转杆驱动侧旋底板在第一底座上倾斜调节,同时利用第四电机驱动第二齿帽转动,使得第二齿帽带动第一齿盘,使得传动转杆驱动螺旋接套转动,利用螺旋接套驱动对接转杆的第二齿盘,带动对接转杆上的转向底座转动,调节转向底座上组合卡座的角度;步骤三,利用驱动卡盒配合横向滑座的第一滑杆,驱动固定肩座带动纵向移动台移动,同时利用纵向移动台内的第三电机驱动固定肩座上的横向齿条,使得纵向移动台横向移动调节,利用第二电机驱动第一齿帽带动升降螺纹杆,令升降卡板在纵向移动台上纵向移动,使得钻机的削切杆与组合卡座上的金属材料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纵向移动台和固定肩座,当使用者利用该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加工操作时,使用者可以利用驱动卡盒配合横向滑座的第一滑杆,驱动固定肩座带动纵向移动台移动,从而对纵向移动台进行前后方向的水平位置调节操作,同时利用纵向移动台内的第三电机驱动固定肩座上的横向齿条,使得纵向移动台横向移动调节,完成对纵向移动台左右方向的水平位置调节操作,配合第二电机驱动第一齿帽带动升降螺纹杆,令升降卡板在纵向移动台上纵向移动,升降卡板的纵向位置移动配合纵向移动台的水平位置移动,使得钻机的削切杆可以固定任意位置高度,令钻机的削切杆可以根据加工需求,与组合卡座上的金属材料接触,从而有效提升该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使用时的灵活度,令其具有多方位移动调节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5)、侧旋底板(22)与纵向移动台(12),所述第一底座(2)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5)的前端外表面,所述侧旋底板(22)活动安装在第一底座(2)的上部,所述侧旋底板(22)的两侧外表面均设有旋转套(21),且侧旋底板(22)通过旋转套(21)和第一底座(2)活动对接,所述侧旋底板(22)的上部活动安装有组合卡座(20),且组合卡座(20)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向底座(25),所述组合卡座(20)通过转向底座(25)和侧旋底板(22)活动连接,所述转向底座(25)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齿盘(24),且转向底座(25)和第二齿盘(24)通过对接转杆(35)对接固定,所述侧旋底板(22)的底部靠近第二齿盘(2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33),且第四电机(33)上活动安装有第二齿帽(34),所述侧旋底板(22)的底部靠近第二齿盘(24)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传动转杆(26),且传动转杆(2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螺旋接套(23),所述传动转杆(26)的外表面靠近螺旋接套(23)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齿盘(1),所述第四电机(33)和传动转杆(26)之间通过第一齿盘(1)和第二齿帽(34)传动连接,所述对接转杆(35)和传动转杆(26)之间通过螺旋接套(23)和第二齿盘(24)传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台(12)活动安装在第二底座(5)的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5)、侧旋底板(22)与纵向移动台(12),所述第一底座(2)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5)的前端外表面,所述侧旋底板(22)活动安装在第一底座(2)的上部,所述侧旋底板(22)的两侧外表面均设有旋转套(21),且侧旋底板(22)通过旋转套(21)和第一底座(2)活动对接,所述侧旋底板(22)的上部活动安装有组合卡座(20),且组合卡座(20)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向底座(25),所述组合卡座(20)通过转向底座(25)和侧旋底板(22)活动连接,所述转向底座(25)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齿盘(24),且转向底座(25)和第二齿盘(24)通过对接转杆(35)对接固定,所述侧旋底板(22)的底部靠近第二齿盘(2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33),且第四电机(33)上活动安装有第二齿帽(34),所述侧旋底板(22)的底部靠近第二齿盘(24)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传动转杆(26),且传动转杆(2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螺旋接套(23),所述传动转杆(26)的外表面靠近螺旋接套(23)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齿盘(1),所述第四电机(33)和传动转杆(26)之间通过第一齿盘(1)和第二齿帽(34)传动连接,所述对接转杆(35)和传动转杆(26)之间通过螺旋接套(23)和第二齿盘(24)传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台(12)活动安装在第二底座(5)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卡座(20)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夹板(40),所述组合卡座(20)的上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两组滑动夹块(37),所述且组合卡座(20)的内侧内表面活动套接有两组螺纹接杆(38),所述移动夹板(40)、滑动夹块(37)和组合卡座(20)之间均通过螺纹接杆(38)活动连接,移动夹板(40)的外表面靠近螺纹接杆(38)的上部活动安装有旋转卡帽(39),旋转卡帽(39)和螺纹接杆(38)之间通过齿槽对接固定,所述螺纹接杆(38)的一端外表面设有旋拧帽(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5)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纵向移动台(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横向滑座(6),且横向滑座(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7),所述纵向移动台(12)内侧内表面活动套接有固定肩座(17),且固定肩座(17)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卡盒(8),驱动卡盒(8)和横向滑座(6)之间通过第一滑杆(7)活动连接,固定肩座(1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横向齿条(11),固定肩座(17)的侧边设有第二滑杆(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台(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28),所述纵向移动台(12)和固定肩座(17)之间通过第三电机(28)和横向齿条(11)传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台(12)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底板(13),且对接底板(1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对接底板(13)和第二电机(14)之间通过固定卡罩(30)对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珊
申请(专利权)人:曾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