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糖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53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糖电饭煲,包括内胆、加热盘、溢出盒以及漏水机构,其中,所述内胆用于容置水和米;所述加热盘用于加热所述内胆中的水和米,所述加热盘设置于所述内胆的下方;所述溢出盒用于承接所述内胆中产生的溢出物,所述溢出盒设置于所述内胆的顶部;所述漏水机构用于排出所述内胆中的多余水分,所述漏水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对内胆中的水和米进行持续的加热,使得米在水中持续的翻滚,米中的淀粉逐渐糊化溶于水中,加热过程中承接产生的溢出物,并在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将水分排出,既能够有效的缩短煮饭过程,也能够有效的降低米饭中糖类物质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糖电饭煲
本技术涉及降糖电饭煲
,尤其涉及一种降糖电饭煲。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降糖类电饭煲主要为,通过在电饭煲的内胆中设置甑子,先用水泡着米,煮饭过程中,在米饭糊化时把水抽掉的,或者抽水从上面喷洗的,以达到降糖的目的,另外,煮饭过程中需要控制溢出,也即在煮饭的预设阶段内需要停止加热,以防止溢出,预设时间后再重新加热蒸煮,如此反复多次。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技术中的降糖类电饭煲至少具有煮饭周期长以及降糖效果不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降糖电饭煲,能够至少改善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降糖电饭煲,包括内胆、加热盘、溢出盒以及漏水机构,其中,所述内胆用于容置水和米;所述加热盘用于加热所述内胆中的水和米,所述加热盘设置于所述内胆的下方;所述溢出盒用于承接所述内胆中产生的溢出物,所述溢出盒设置于所述内胆的顶部;所述漏水机构用于排出所述内胆中的多余水分,所述漏水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底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漏水机构包括V形卡簧,与所述内胆固定连接;虑罩,与所述V形卡簧卡接,所述虑罩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控水柱,所述控水柱的顶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控水柱的底端插入所述内胆的漏水孔中;挡块,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控水柱的顶端,且位于所述虑罩的外侧;密封环,固定安装于所述控水柱上,密封环的底部与所述内胆的底壁抵接;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控水柱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虑罩和所述密封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溢出盒包括一体成型的盒体与溢出管,所述溢出管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溢出管的底端贯穿所述盒体的底部连通至内胆,所述溢出管的顶端与所述盒体连通。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溢出管的顶端盖合有蒸汽盖,所述蒸汽盖的一端与所述溢出管铰接;所述溢出管内设置有重力球,所述溢出管的顶端内径收缩形成限位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对内胆中的水和米进行持续的加热,使得米在水中持续的翻滚,米中的淀粉逐渐糊化溶于水中,加热过程中承接产生的溢出物,并在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将水分排出,既能够有效的缩短煮饭过程,也能够有效的降低米饭中糖类物质的含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降糖煮饭方法的逻辑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降糖电饭煲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降糖电饭煲的爆炸图(不含溢出盒);图4为本技术的电饭煲的溢出盒的局部详图;图5为本技术的降糖电饭煲的漏水机构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的降糖电饭煲的漏水机构的局部详图。图中,1-内胆,2-加热盘,3-溢出盒,31-盒体,32-溢出管,33-蒸汽盖,34-重力球,4-漏水机构,41-V形卡簧,42-密封环,43-虑罩,44-复位弹簧,45-控水柱,46-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降糖煮饭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S10、向内胆内加入预设比例的水和米;S20、加热所述内胆内的水和米;S30、使用溢出盒承接加热过程中所述内胆中产生的溢出物;S40、第一预设时间后,排出内胆内的多余水分;S50、第二预设时间后,停止加热,米煮熟形成米饭。本技术中,通过对内胆中的水和米进行持续的加热,使得米在水中持续的翻滚,米中的淀粉逐渐糊化溶于水中,加热过程中承接产生的溢出物,并在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将水分排出,既能够有效的缩短煮饭过程,也能够有效的降低米饭中糖类物质的含量。本技术摒弃了传统降糖电饭煲的煮饭方法,而是采用持续加热、承接溢出物以及排出多余水分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快速煮饭,也能够有效降低米饭中的糖类物质,具有很好的降糖效果。可选的,加入所述内胆内的水和米的比例为2:1~4:1。如此,通过设置较大的水米比例,能够在加热阶段内,电饭煲内具有充足的水分,避免干烧。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2-4min,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5-8min,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均从加热开始时计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排出内胆内的多余水分,包括内胆底部的漏水机构打开,以排出内胆中的多余水分,排水完毕后,漏水机构关闭。通过在内胆底部设置漏水机构,能够简单且高效的将内胆中多余的水分排出。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如图2-6所示,提供了一种降糖电饭煲,包括内胆1、加热盘2、溢出盒3以及漏水机构4,其中,所述内胆1用于容置水和米;所述加热盘2用于加热所述内胆1中的水和米,所述加热盘2设置于所述内胆1的下方;所述溢出盒3用于承接所述内胆1中产生的溢出物,所述溢出盒3设置于所述内胆1的顶部;所述漏水机构4用于排出所述内胆1中的多余水分,所述漏水机构4设置于所述内胆1的底部。本技术中,通过在内胆1的顶部设置溢出盒3,从而能够承接煮饭过程中从内胆1中溢出的溢出物,另外通过在内胆1底部设置漏水机构4,能够使加热盘2持续的进行加热,达到快速煮饭且去除米饭中糖分的目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6所示,所述漏水机构4包括V形卡簧41,与所述内胆1固定连接;虑罩43,与所述V形卡簧41卡接,所述虑罩43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控水柱45,所述控水柱45的顶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控水柱45的底端插入所述内胆1的漏水孔中;挡块46,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控水柱45的顶端,且位于所述虑罩43的外侧;密封环42,固定安装于所述控水柱45上,密封环42的底部与所述内胆1的底壁抵接;复位弹簧44,套接于所述控水柱45上,所述复位弹簧44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虑罩43和所述密封环42。如此,无外力情况下,复位弹簧44抵推密封环42,从而封堵内胆1的漏水孔,需要排除内胆1中多余的水分时,底部的动力件抵推控水柱45,使密封环42顶起,从而使内胆1中多余的水分从漏水孔中流出。另外,当需要清理虑罩43时,直接向外拉拔虑罩43,即可实现虑罩43的拆卸与清理,操作简单且便捷。可选的,所述V形卡簧41具有多个,多个所述V形卡簧41以所述控水柱45为中心对称分布。可选的,所述V形卡簧41倒立设置,所述V形卡簧41的固定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内胆1的底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V形卡簧41的弹性端抵接虑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糖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加热盘、溢出盒以及漏水机构,其中,/n所述内胆用于容置水和米;/n所述加热盘用于加热所述内胆中的水和米,所述加热盘设置于所述内胆的下方;/n所述溢出盒用于承接所述内胆中产生的溢出物,所述溢出盒设置于所述内胆的顶部;/n所述漏水机构用于排出所述内胆中的多余水分,所述漏水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糖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加热盘、溢出盒以及漏水机构,其中,
所述内胆用于容置水和米;
所述加热盘用于加热所述内胆中的水和米,所述加热盘设置于所述内胆的下方;
所述溢出盒用于承接所述内胆中产生的溢出物,所述溢出盒设置于所述内胆的顶部;
所述漏水机构用于排出所述内胆中的多余水分,所述漏水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糖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机构包括
V形卡簧,与所述内胆固定连接;
虑罩,与所述V形卡簧卡接,所述虑罩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
控水柱,所述控水柱的顶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控水柱的底端插入所述内胆的漏水孔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名均
申请(专利权)人:小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