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27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7
一种老年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后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主框架底部后侧转动连接有后脚轮,所述后脚轮上部设有可伸缩调节的把手,所述把手与主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升降的座板,所述座板上转动连接有向前翻转的助力板,所述主框架前侧滑动连接有与座板同步运动的垫板,所述垫板上部设有同步运动的踏板,所述踏板上转动连接有方向控制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辅助行走器无法辅助老人站立,导致部分老人无法使用辅助行走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年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是涉及一种老年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身体的衰老,老年人的体质越来越差,坐立行走都较为困难,大腿脚老人的在扩大活动范围时通常借助辅助行走器进行范围内的移动,常用的辅助行走器是在其底部设有若干可令辅助行走器滑动的滑轮;由于其带有轮子,因此老人可以扶着这种辅助行走器自由的行走,这种老人辅助行走器较好的解决了老人不便于行走的问题。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严峻的问题是无法从座椅或者马桶上站立起来,原因在于在站立的过程中,腿部需要弯曲较大的角度,肌肉要克服较大的体重,肌肉承受的力要比行走时大得多;因此老人站立的过程,必须由他人辅助完成,很多老人由于无法独自站起而无法使用这种老人辅助行走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年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辅助老年人行走并且可以协助老人在坐立后进行起身动作,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辅助行走器无法辅助老人站立,导致部分老人无法使用辅助行走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后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主框架底部后侧转动连接有后脚轮,所述后脚轮上部设有可伸缩调节的把手,所述把手与主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升降的座板,所述座板内转动连接有随座板同步运动的可转动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换向齿轮组,所述换向齿轮组同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助力板,助理板、换向齿轮组、加速器都与座板转动连接,所述主框架前侧滑动连接有与座板同步运动的垫板,所述垫板上部设有同步运动的踏板,所述踏板上转动连接有方向控制轮。优选的,所述主框架和座板内设有若干个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上部啮合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偏心齿轮,所述第一偏心齿轮上部啮合有第二偏心齿轮,所述第二偏心齿轮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座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座板上开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左侧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主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透过矩形槽与齿条相结合,可升降的传动齿轮与固定的齿条配合构成助力板翻转的动力机构。优选的,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有两组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包括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传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两组锥齿轮组的机构完全相同。优选的,所述减速器为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后侧与换向齿轮组中上侧的从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下部啮合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与助力板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的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配合构成助力板的缓慢翻转机构。优选的,所述主框架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一蜗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轮配合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前侧配合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与主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菱形升降机构,所述菱形升降机构上部与踏板转动连接并且菱形升降机构下部与垫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菱形升降机构包括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双向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两侧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踏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移动块共同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垫板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有两组并且它们关于双向螺杆的中点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主框架中部为矩形箱体状,所述主框架内开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外侧设有转动门,所述转动门与主框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踏板前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转动连接有倾斜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转动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方向控制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杆上转动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管下端口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本装置底部安装有滑轮,滑轮滚动可以辅助老人行走;座板为老年人提供休息场所,同时辅助老年人起身时座板向上运动和助力板向前翻转从而减轻老年人自身体重对腿部的作用力,辅助老人完成站立;座板和助力板驱动均经过蜗轮蜗杆传动,从而使在辅助起身时装置的动作缓慢稳定,提高老人的使用体验;老人腿部劳累后可通过手部转动摇杆带动其方向控制轮转动,增大装置的驱动方式,从而使装置有更大的使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更便于老年人的走动和休息,操作简便,增大了装置的适用人群,增大老年人的活动范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左端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右端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主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座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图7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座板下方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主框架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双向螺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方向控制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图12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框架、2扶手、3靠背、4后脚轮、5把手、6座板、7传动齿轮、8助力板、9垫板、10踏板、11方向控制轮、12矩形孔、13第一蜗杆、14第一蜗轮、15第一偏心齿轮、16第二偏心齿轮、17支撑轴、18矩形槽、19齿条、20锥齿轮组、2001主动锥齿轮、2002从动锥齿轮、21第二蜗杆、22第二蜗轮、23第一带轮、24传送带、25第二带轮、26双向螺杆、27移动块、28第一连杆、29第二连杆、30储物槽、31转动门、32弧形块、33套管、34控制杆、35转动轴、36摇杆、37第一锥齿轮、38第二锥齿轮、39第三锥齿轮、40第四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1-13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由图1-13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上部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扶手2后侧固定连接有靠背3,所述主框架1底部后侧转动连接有后脚轮4,所述后脚轮4上部设有可伸缩调节的把手5,所述把手5与主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1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升降的座板6,所述座板6内转动连接有随座板6同步运动的可转动的传动齿轮7,所述传动齿轮7同轴固定连接有换向齿轮组,所述换向齿轮组同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助力板8,助理板、换向齿轮组、加速器都与座板6转动连接,所述主框架1前侧滑动连接有与座板6同步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年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上部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扶手(2)后侧固定连接有靠背(3),所述主框架(1)底部后侧转动连接有后脚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轮(4)上部设有可伸缩调节的把手(5),所述把手(5)与主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1)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升降的座板(6),所述座板(6)内转动连接有随座板(6)同步运动的可转动的传动齿轮(7),所述传动齿轮(7)同轴固定连接有换向齿轮组,所述换向齿轮组同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助力板(8),助理板、换向齿轮组、加速器都与座板(6)转动连接,所述主框架(1)前侧滑动连接有与座板(6)同步运动的垫板(9),所述垫板(9)上部设有同步运动的踏板(10),所述踏板(10)上转动连接有方向控制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上部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扶手(2)后侧固定连接有靠背(3),所述主框架(1)底部后侧转动连接有后脚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轮(4)上部设有可伸缩调节的把手(5),所述把手(5)与主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1)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升降的座板(6),所述座板(6)内转动连接有随座板(6)同步运动的可转动的传动齿轮(7),所述传动齿轮(7)同轴固定连接有换向齿轮组,所述换向齿轮组同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助力板(8),助理板、换向齿轮组、加速器都与座板(6)转动连接,所述主框架(1)前侧滑动连接有与座板(6)同步运动的垫板(9),所述垫板(9)上部设有同步运动的踏板(10),所述踏板(10)上转动连接有方向控制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和座板(6)内设有若干个矩形孔(12),所述矩形孔(12)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13),所述第一蜗杆(13)上部啮合有第一蜗轮(14),所述第一蜗轮(14)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偏心齿轮(15),所述第一偏心齿轮(15)上部啮合有第二偏心齿轮(16),所述第二偏心齿轮(16)固定连接有支撑轴(17),所述支撑轴(17)与座板(6)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年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6)上开有矩形槽(18),所述矩形槽(18)左侧设有齿条(19),所述齿条(19)与主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7)透过矩形槽(18)与齿条(19)相结合,可升降的传动齿轮(7)与固定的齿条(19)配合构成助力板(8)翻转的动力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有两组锥齿轮组(20),所述锥齿轮组(20)包括有主动锥齿轮(2001),所述主动锥齿轮(2001)与传动齿轮(7)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2001)啮合有从动锥齿轮(2002),两组锥齿轮组(20)的机构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老年科临床用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为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有第二蜗杆(21),所述第二蜗杆(21)后侧与换向齿轮组中上侧的从动锥齿轮(200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21)下部啮合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玥徐言于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