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箱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92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及终端设备,所述扬声器箱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发声单体,发声单体与上盖板围合成前腔,发声单体、上盖板和下盖板围合成后腔,扬声器箱还包括设置自上盖板延伸至后腔并与下盖板固定的第一透气隔离件,第一透气隔离件将后腔分隔成第一后腔和与第一后腔连通的第二后腔,下盖板朝第一后腔内凸设有围壁,扬声器箱还包括盖设于围壁的透气网布,透气网布将第一后腔分隔成位于透气网布远离围壁一侧且用于收容吸音材料的吸音腔以及位于透气网布靠近围壁一侧的透气腔,透气腔由透气网布、围壁及下盖板围合形成。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吸音材料的填充体积小、透气面积小而无法大幅度提高扬声器箱性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扬声器箱及终端设备
本技术涉及声电转换
,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而便携式多媒体视听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扬声器箱,人们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其音效的性能要求,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扬声器箱低频性能不理想的问题,一般通过在扬声器箱的壳体上开设灌装孔填充吸音材料进行改进。例如:在单体左侧腔体内设计L型插板,但是L型插板占据体积大,导致吸音材料的填充体积小,性能无明显提升;或者只在靠近单体处设计单边插板,插板右侧区域填充吸音材料,然而次技术方案中吸音材料的透气面积小,远离插板区域的吸音材料气流不通畅,吸音材料起不到作用,同样导致性能提升不明显。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善上述问题的扬声器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吸音材料的填充体积小、透气面积小而无法大幅度提高扬声器箱性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扬声器箱,所述扬声器箱包括上盖板、与所述上盖板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板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中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上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前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自所述上盖板延伸至所述后腔并与所述下盖板固定的第一透气隔离件,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将所述后腔分隔成第一后腔和与所述第一后腔相连通的第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固定于所述第二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朝所述第一后腔内凸设有围壁,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围壁的透气网布,所述透气网布将所述第一后腔分隔成位于所述透气网布远离所述围壁一侧且用于收容吸音材料的吸音腔以及位于所述透气网布靠近所述围壁一侧的透气腔,所述透气腔由所述透气网布、所述围壁以及所述下盖板围合形成。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板包括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上盖板延伸形成的围合部,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上盖板延伸形成所述围壁。进一步地,所述围壁与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围壁呈方形环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围壁包括第一凸墙和与所述第一凸墙首尾相接围成环状的第二凸墙,所述第一凸墙沿所述围合部的内边缘延伸并与所述围合部相接,所述第二凸墙与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均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后腔内的固定部,每一所述固定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壁,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夹持在相邻两所述夹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包括固定板和贴设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透气网布,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网布覆盖所述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后腔相连通的灌装孔。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开设有与所述前腔相连通的出声孔。进一步地,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扬声器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下盖板朝向第一后腔内凸设有围壁,并由透气网布盖设围壁,从而将第一后腔分隔成了用于收容吸音材料的吸音腔和透气腔,透气腔是由透气网布、围壁以及下盖板围合而成,通过围壁和透气网布将第一后腔分隔成吸音腔和透气腔,不仅有效提升吸音材料的填充体积,即吸音腔的体积,同时增加了透气网布的透气面积,使第一后腔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吸音材料的填充体积小、透气面积小而无法大幅度提高扬声器箱性能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扬声器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5,一种扬声器箱,该扬声器箱包括上盖板11、与上盖板11围合形成收容空间30的下盖板12和收容于收容空间30中的发声单体20,发声单体20将收容空间30分隔成前腔31和后腔32,发声单体20与上盖板11围合形成前腔31,扬声器箱还包括自上盖板11延伸至后腔32并与下盖板12固定的第一透气隔离件40,第一透气隔离件40将后腔32分隔成第一后腔321和与第一后腔321相连通的第二后腔322,发声单体20固定于第二后腔322,下盖板12朝第一后腔321内凸设有围壁60,扬声器箱还包括盖设于围壁60的透气网布50,透气网布50将第一后腔321分隔成位于透气网布50远离围壁60一侧且用于收容吸音材料的吸音腔3211以及位于透气网布50靠近围壁60一侧的透气腔3212,透气腔3212由透气网布50、围壁60以及下盖板12围合形成。发声单体20将收容空间30分隔成前腔31和后腔32,前腔31用于发声,后腔32用于改善低频声学性能。为了改善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通过第一透气隔离件40将后腔32分隔成用于填充吸音材料的第一后腔321和第二后腔322,然而,声学性能提升不明显。在本技术中,下盖板12朝向第一后腔321内凸设有围壁60,并通过透气网布50盖设围壁60,从而将第一后腔321分隔成了用于收容吸音材料的吸音腔3211和透气腔3212,透气腔3212是由透气网布50、围壁60以及下盖板12围合而成;通过围壁60和透气网布50将第一后腔321分隔成吸音腔3211和透气腔3212,不仅有效扩大了吸音材料的填充体积,即吸音腔3211的体积,同时增加了透气网布50的透气面积,使第一后腔321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吸音材料的填充体积小、透气面积小而无法大幅度提高扬声器箱性能的技术问题。参见图3-图5,下盖板12包括主体部121和自主体部121朝向上盖板11延伸形成的围合部122,主体部121朝向上盖板11延伸形成围壁60。即在实施例中,围壁60设置在下盖板12上,当透气网布50贴设在围壁60上形成透气腔3212时,透气腔3212与第二后腔322的距离相对较近,可以更好的发挥其对吸音材料的透气作用。优选地,围壁60与第一透气隔离件40间隔设置,即透气网布50与第一透气隔离件40间隔设置,不仅可以减小围壁60的在后腔32中的占用空间,同时可以充分实现第一透气隔离件40和透气网布50的透气作用。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箱,所述扬声器箱包括上盖板、与所述上盖板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板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中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上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前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自所述上盖板延伸至所述后腔并与所述下盖板固定的第一透气隔离件,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将所述后腔分隔成第一后腔和与所述第一后腔相连通的第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固定于所述第二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朝所述第一后腔内凸设有围壁,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围壁的透气网布,所述透气网布将所述第一后腔分隔成位于所述透气网布远离所述围壁一侧且用于收容吸音材料的吸音腔以及位于所述透气网布靠近所述围壁一侧的透气腔,所述透气腔由所述透气网布、所述围壁以及所述下盖板围合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箱,所述扬声器箱包括上盖板、与所述上盖板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板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中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上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前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自所述上盖板延伸至所述后腔并与所述下盖板固定的第一透气隔离件,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将所述后腔分隔成第一后腔和与所述第一后腔相连通的第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固定于所述第二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朝所述第一后腔内凸设有围壁,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围壁的透气网布,所述透气网布将所述第一后腔分隔成位于所述透气网布远离所述围壁一侧且用于收容吸音材料的吸音腔以及位于所述透气网布靠近所述围壁一侧的透气腔,所述透气腔由所述透气网布、所述围壁以及所述下盖板围合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包括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上盖板延伸形成的围合部,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上盖板延伸形成所述围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与所述第一透气隔离件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胜荣曾月李红高尚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