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幕布,涉及电动投影幕布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幕布、卷轴机构、升降支架;卷轴机构由电机、卷筒组成,幕布的下端与卷筒连接,并卷绕在卷筒上;幕布升降支架由横梁及四根连接杆组成,四根连接杆、横梁和壳体形成六边形结构,收回状态时可收纳于壳体内,展开状态时可支撑幕布;连接杆及横梁之间使用气动弹簧支撑,幕布的上端固定在横梁上;驱动电机正向旋转可卷绕幕布,幕布牵引升降支架收回;驱动电机反向旋转可放松幕布,升降支架在气动弹簧的支撑下实现幕布完全展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实现幕布的展开和收纳,展开时幕布有较强的稳定性,收纳时尺寸非常小,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幕布
本技术涉及电动投影幕布
,尤其是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幕布。
技术介绍
投影幕布广泛用于家庭娱乐、办公、大型会议等场合,现有的幕布通常固定在墙壁上或使用悬挂的方式固定安装在高处,并使用电动卷轴收起或展开幕布。这样投影幕布的安装比较繁琐,有必要研发一种便携式的投影幕布,收纳后尺寸小便于移动和携带,展开后结构稳定、幕布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的投影幕布,收纳后尺寸较小,座地使用,可以自动地、非常稳定地展开与收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幕布包括幕布、壳体、卷轴机构、升降支架。所述壳体主要用于幕布卷绕时对幕布和升降支架的收纳,幕布展开时作为基座。所述卷轴机构包括电机、卷筒,所述卷筒通过轴承固定在壳体内部,卷筒可以在壳体内转动,所述电机为管状电机,电机安装于卷筒内部,与卷筒直连,电机正反旋转时可带动卷筒正反转动。所述升降支架包括横梁及四根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下端与壳体铰接,上端与第二连接杆下端铰接,第二连接杆上端与横梁铰接;第三连接杆下端与壳体铰接,上端与第四连接杆下端铰接,第四连接杆上端与横梁铰接;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与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呈对称结构;收回状态时横梁及四根连接杆可收纳于壳体内部;展开状态时四根连接杆、横梁与壳体形成六边形结构,横梁呈水平状态。壳体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动弹簧,第一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第一连接杆铰接,第一气动弹簧驱动第一连接杆与壳体发生转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弹簧,第二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二气动弹簧驱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发生转动;第二连接杆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三气动弹簧,第三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杆、横梁铰接,第三气动弹簧驱动第二连接杆与横梁发生转动。同理,壳体与第三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四气动弹簧,第四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第三连接杆铰接,第四气动弹簧驱动第三连接杆与壳体发生转动;第三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五气动弹簧,第五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铰接,第五气动弹簧驱动第三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发生转动;第四连接杆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第六气动弹簧,第六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四连接杆、横梁铰接,第六气动弹簧驱动第四连接杆与横梁发生转动。所述幕布的下端与卷筒连接,上端与横梁固定连接,幕布卷绕在卷筒上。使用时,驱动电机正向旋转可卷绕幕布,幕布牵引升降支架收回,气动弹簧被压缩,升降支架被折叠;幕布完全卷绕在卷筒上时,幕布、卷绕机构与升降支架完全收纳在外壳之内;驱动电机反向旋转可放松幕布,升降支架在气动弹簧的支撑下实现幕布完全展开,启动弹簧提供展开时的动力,幕布被拉紧且表面平整。优选地,为节省成本或简化安装,气动弹簧数量可以由六条减为四条,即,第一、第二、第三气动弹簧中任选两条,第四、第五、第六气动弹簧中任选两条,使用四条气动弹簧时,影响支架展开时的升力,不影响幕布升降支架的稳定性;优选地,在壳体内部底面安装有弹簧,幕布升降支架在收回状态时,第一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压紧弹簧;在展开过程的初期,弹簧推动第一连接杆、第三连接杆转动,可以使展开过程更加平顺稳定。有益效果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整体机构没有滑动连接,结构稳定,造型简洁大方;升降过程顺畅速度均匀平稳,噪音较小;展开状态下幕布升降支架提供的张紧力较大,幕布平整;收纳后尺寸非常小,便于携带,对于100英寸的幕布,收纳后高度可以达到10cm以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卷轴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升降支架完全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弹簧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升降支架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卷轴机构,3.升降支架,4.幕布,1-1.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2-1.卷筒支座,2-2.卷筒,2-3.管状电机,2-4.轴承,3-1.横梁,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第四连接杆,3-6.第一气动弹簧,3-7.第二气动弹簧,3-8.第三气动弹簧,3-9.第四气动弹簧,3-10.第五气动弹簧,3-11.第六气动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1中,卷轴机构(2)、升降支架(3)固定在壳体(1)内部,幕布(4)的下端与卷轴机构(2)连接,上端与升降支架(3)的横梁(3-1)固定连接,幕布(4)卷绕在卷筒(2-2)上。图2所示为卷轴机构(2)示意图,卷轴机构(2)包括卷筒(2-2),管状电机(2-3),轴承(2-4),卷筒支座(2-1),管状电机(2-3)伸入到卷筒(2-2)内部,与卷筒(2-2)直连,卷筒(2-2)两端分别通过轴承(2-4)与卷筒支座(2-1)连接,卷筒支座(2-1)固定在壳体(1)上。图3所示为升降支架(3)结构示意图,升降支架(3)包括横梁(3-1)、四根连接杆(3-2、3-3、3-4、3-5)、六根气动弹簧(3-6、3-7、3-8、3-9、3-10、3-11);第一连接杆(3-2)下端与壳体(1)中间部位铰接,上端与第二连接杆(3-3)下端铰接,第二连接杆(3-3)上端与横梁(3-1)中间部位铰接;第三连接杆(3-4)下端与壳体(1)中间部位铰接,上端与第四连接杆(3-5)下端铰接,第四连接杆(3-5)上端与横梁(3-1)中间部位铰接;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3)分别与第三连接杆(3-4)、第四连接杆(3-5)呈对称结构;第一气动弹簧(3-6)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第一连接杆(3-2)铰接;第二气动弹簧(3-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3)铰接,第三气动弹簧(3-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杆(3-3)、横梁(3-1)铰接;如图3所示,第四气动弹簧(3-9)、第五气动弹簧(3-10)、第六气动弹簧(3-11)与第一气动弹簧(3-6)、第二气动弹簧(3-7)、第三气动弹簧(3-8)分别呈对称结构放置。图4所示为升降支架(3)在完全收纳状态下的示意图,幕布(4)完全卷绕在卷轴机构(2)上,连接杆被折叠,气动弹簧被压缩,升降支架(3)完全收纳于壳体内部。图5中,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2)固定在外壳底部,呈对称安装;回收状态时,第一连接杆(3-1)压缩第一弹簧(1-1),第三连接杆(3-3)压缩第二弹簧(1-2)。图6为本技术升降支架(3)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杆(3-2)下端与壳体(1)端部铰接,上端与第二连接杆(3-3)下端铰接,第二连接杆(3-3)上端与横梁(3-1)端部铰接;第三连接杆(3-4)下端与壳体(1)另一端部铰接,上端与第四连接杆(3-4)下端铰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幕布,包括幕布、壳体、卷轴机构、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卷轴机构、升降支架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卷轴机构包括电机、卷筒,电机安装在卷筒内部,与卷筒直连,卷筒两端通过支座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升降支架包括横梁、4根连接杆、6根气动弹簧,所述横梁、4根连接杆与壳体相互铰接,形成六边形结构,并在铰接处设置6根气动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幕布,包括幕布、壳体、卷轴机构、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卷轴机构、升降支架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卷轴机构包括电机、卷筒,电机安装在卷筒内部,与卷筒直连,卷筒两端通过支座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升降支架包括横梁、4根连接杆、6根气动弹簧,所述横梁、4根连接杆与壳体相互铰接,形成六边形结构,并在铰接处设置6根气动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幕布,其特征是第一连接杆下端与壳体铰接,上端与第二连接杆下端铰接,第二连接杆上端与横梁铰接;第三连接杆下端与壳体铰接,上端与第四连接杆下端铰接,第四连接杆上端与横梁铰接;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与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呈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地式电动可升降投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丙同,李春元,崔瑞男,
申请(专利权)人:杜丙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