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丹霞专利>正文

二合一踢脚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09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合一踢脚线。该二合一踢脚线包括踢脚线底座以及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卡条;该踢脚线底座包括贴墙面以及与该贴墙面相对的装饰面,装饰面上凸设有墙体装饰收口条;所述定位卡条连接于所述装饰面,且位于所述墙体装饰收口条下方。所述定位卡条抵靠于地板,地板与墙体装饰收口条之间形成一个视觉上的内凹面,由此形成踢脚线内凹隐形的视觉效果。该二合一踢脚线的墙体装饰收口条作为墙面批荡基准面与隐形门系统门主套的收口线平齐,踢脚线底座与底板之间以及踢脚线底座与墙面之间形成内凹面,实现视觉隐形,同时墙面无需开凿凹腔,踢脚线安装更方便快捷,且可根据地板铺装高度调节踢脚线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合一踢脚线
本技术涉及家居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二合一踢脚线。
技术介绍
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踢脚线除了它本身的保护墙面的功能之外,在家居美观的比重上也占有相当比例。它是地面的轮廓线,视线经常会很自然地落在上面,一般装修中踢脚线出墙厚度为5mm-12mm或者8mm-15mm。目前的踢脚线大多采用与地板相同的材料,裁切成适当宽度的踢脚边条之后再紧贴墙面,但因踢脚边条仍具有一定的厚度,踢脚线贴饰之后与墙面之间的视觉差异比较明显。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日益盛行的极简家装风的盛行,对踢脚线的装饰也有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即要求踢脚线也要具有视觉上的隐形效果,因此在装饰踢脚线的时候,通常在墙面的既定踢脚线安装处开设凹腔,然后再将踢脚线贴设于该凹腔内,但墙体凿出凹腔肉造成的坑洼不容易找平和批荡,并且地板要铺设至该凹腔内,再用不锈钢尺弯折成凹腔状,施工过程反复且耗时,并且一旦踢脚线及凹腔形成之后,若因地板铺设厚度变化,踢脚线的位置不便于移动或调节,对于装修施工来说,是极为不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二合一踢脚线,该二合一踢脚线具有墙体找平及批荡的定位基准面,无需墙体开凿用于定位踢脚线的凹腔,墙面整体装饰至定位基准面处,即可实现踢脚线在视觉上的隐形效果。上述二合一踢脚线适用于极简家装风的室内装修,特别适用于隐形门系统的家装。具体的,本技术提供的二合一踢脚线,其包括踢脚线底座以及与所述踢脚线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卡条;所述踢脚线底座包括贴墙面以及与该贴墙面相对的装饰面,所述装饰面上凸设有墙体装饰收口条;所述定位卡条固定于所述装饰面,且位于所述墙体装饰收口条下方。所述定位卡条抵靠于地板,地板与墙体装饰收口条之间形成一个视觉上的内凹面,由此形成踢脚线内凹隐形的视觉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二合一踢脚线无需墙体开凿,通过在踢脚线底座设置墙体装饰收口条,为墙面处理提供了基准面,方便了后续施工过程。进一步的,所述二合一踢脚线还包括胶粘层,所述胶粘层设于所述装饰面与定位卡条之间以定位该定位卡条。作为可替代方式,所述定位卡条还可螺纹连接于所述装饰面。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卡条具有近地板侧的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凸设有抵靠于所述装饰面的定位柱,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远离所述装饰面的端部形成朝向地面侧的弯折部。在地板铺装完成之后,弯折部抵靠于地板且定位柱抵靠于所述装饰面,能实现定位卡条在踢脚线底座与地板之间的相对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踢脚线底座采用铝合金型材。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二合一踢脚线用于隐形门系统的安装方法,其包括如下安装步骤:1)整理地面毛坯;2)找水平线;3)根据预铺装地板高度确定地板完成面;4)将所述踢脚线底座固定于墙体,并使所述墙体装饰收口条与已经安装好的所述隐形门系统门主套的收口线平齐;5)以所述墙体装饰收口条为墙面批荡基准面,进行墙面处理;6)完成地板铺装;7)将所述定位卡条的卡入所述踢脚线底座与所述地板之间,并固定所述定位卡条。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具体包括:完成地板铺装后,比较实际铺装地板高度与预铺装地板高度之间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移动所述定位卡条的位置,并固定所述定位卡条于所述踢脚线底座的装饰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踢脚线底座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于墙体。进一步的,步骤5)的进行墙面处理包括:对墙面扇灰、刮腻子,使墙面批荡面与所述门主套的收口线条合拢于同一墙平面。本技术二合一踢脚线适用的隐形门系统包括门主套和门扇,其包括门主套和门扇,所述门扇通过隐形铰链活动连接于所述门主套;所述门主套上设有安装空腔;所述门扇上设有容置腔;所述门主套靠近所述门扇的侧面设有反向L型边口位以及用于阻挡所述门扇的门扇止口位,并且所述门主套的主视觉侧设置有收口线,以实现该侧与墙体一体化的隐藏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二合一踢脚线及其用于隐形门系统的安装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优点:二合一踢脚线的踢脚线底座设有墙体装饰收口条,为墙面处理定位了基准面,方便了预装踢脚线时的墙面施工,并通过墙体装饰收口条使踢脚线底座与墙面之间形成内凹面,无需墙体开凿即可实现踢脚线的隐形;同时,定位卡条抵靠于地板并可根据实际铺装的地板高度相对踢脚线底座的装饰面移动位置,灵活了踢脚线的安装使用,并具有合理的容错空间;尤其是本技术的二合一踢脚线应用于隐形门系统的安装,提高了隐形门系统家装整体的视觉美感,也方便了门系统预装完成之后地面装修与墙体装修的后续工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二合一踢脚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二合一踢脚线其定位卡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二合一踢脚线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的二合一踢脚线1,其包括踢脚线底座11以及定位卡条13,其中踢脚线底座11包括贴墙面11以及与该第一面11相对的装饰面12,装饰面12上设有墙体装饰收口条121,所述定位卡条13位于该墙体装饰收口条121下方且通过胶粘层14固定于装饰面12上。特别的,装饰面12上还设有若干凹口122,用于在墙面处理时的墙面修饰材料收口。如图2图示,定位卡条13包括近地板侧的第一面130以及与所述第一面130相对的第二面131,所述第一面130凸设有抵靠于所述装饰面12的定位柱134,所述第一面130以及所述第二面131远离所述装饰面12的端部形成朝向地面侧的弯折部133。实施例2如图3图示,实施例1所提供的二合一踢脚线应用于室内家装时,踢脚线底座12固定于墙体1,具体可用螺栓固定于墙体,地板3铺装于地基2上,定位卡条13胶粘固定于踢脚线底座12上,且该定位卡条13的弯折部抵靠于地板3的表面,并且定位柱抵靠在踢脚线底座12的装饰面上,墙面处理层10与墙面装饰收口条121平齐。结合图3图示,本技术的二合一踢脚线1因其踢脚线底座12与墙面处理层10之间形成内凹面,具有视觉上的隐形美感,为达到极简家装风,无需通过墙体开凿用于置放踢脚线的凹腔,且地板3与墙体侧之间的缝隙因为定位卡条13的作用被缩小,无需再另行收口处理。实施例3本技术还提供实施例1所述的二合一踢脚线用于隐形门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二合一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踢脚线底座以及与所述踢脚线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卡条;/n所述踢脚线底座包括贴墙面以及与该贴墙面相对的装饰面,所述装饰面上凸设有墙体装饰收口条;/n所述定位卡条连接于所述装饰面,且位于所述墙体装饰收口条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二合一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踢脚线底座以及与所述踢脚线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卡条;
所述踢脚线底座包括贴墙面以及与该贴墙面相对的装饰面,所述装饰面上凸设有墙体装饰收口条;
所述定位卡条连接于所述装饰面,且位于所述墙体装饰收口条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踢脚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粘层,所述胶粘层设于所述装饰面与定位卡条之间以定位该定位卡条。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丹霞
申请(专利权)人:廖丹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