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028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属于土建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板;两个竖支撑型钢,每竖支撑型钢上下两端均分别为第一型钢、第二型钢;第一型钢呈L型,两个第一型钢相对设置,其中,一个第一型钢的外壁固定有两个插柱;抗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挡板、第三支撑轴以及第四支撑轴,第一支撑轴与挡板、第二支撑轴与第三支撑轴形成两个卡扣配合T型结构,第四支撑轴铰接于第二支撑轴与第一型钢连接处,并且第四支撑轴的下端通过滑块在两个第一型钢底部滑动,挡板固定于第一型钢底部对滑块限定滑移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稳固好,耐压效果好,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建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因建筑工程越挖越深,为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必须对基坑的进行必要的支护,水泥土搅拌桩能很好的阻止地下水的渗透,但仅通过水平连接杆连接的支护结构稳固性不够好,容易损毁,从而成本高,另外耐压效果不佳,不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其结构稳固好,耐压效果好,方便安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包括:连接板;两个竖支撑型钢,每所述竖支撑型钢上下两端均分别为第一型钢、第二型钢;所述第一型钢呈L型,两个所述第一型钢相对设置,并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型钢贯穿所述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型钢的外壁固定有两个用于与地面墙体固定的插柱;连接型钢,所述连接型钢水平贯穿两个所述竖支撑型钢并与两个所述竖支撑型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型钢固定有横支撑型钢;抗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挡板、第三支撑轴以及第四支撑轴,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挡板、第三支撑轴以及第四支撑轴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型钢之间,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挡板、所述第二支撑轴与所述第三支撑轴形成两个相背向设置且卡扣配合T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轴水平固定于远离所述插柱的一所述第一型钢上,所述第二支撑轴水平固定于设置有所述插柱的一所述第一型钢上,所述第四支撑轴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轴与所述第一型钢连接处,并且所述第四支撑轴的下端通过滑块在两个所述第一型钢底部滑动,所述挡板固定于远离所述插柱的所述第一型钢底部对所述滑块限定滑移位移。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型钢的底部与所述滑块的连接处设置有磨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轴嵌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一端与所述挡板固定,且另一端贯穿相连的所述第一型钢。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有缓冲板以及弹簧,所述缓冲板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插柱水平贯穿所述缓冲板,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插柱上,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第一型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型钢上设置有冠梁。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轴与所述连接型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滑块的高度。本技术设置有抗压装置,第一支撑轴与挡板、第二支撑轴与第三支撑轴形成两个T型结构,提高竖支撑型钢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从而提高整体支护结构的稳固性,当地面墙体对竖支撑型钢压力过大,第一型钢上的磨齿与滑块接触摩擦消耗缓冲部分压力,最后挡块对滑块卡紧,有效缓冲冲击力,延长支护结构的有效寿命,拆卸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板;2、竖支撑型钢;21、第一型钢;22、第二型钢;3、插柱;4、连接型钢;5、抗压机构;51、第一支撑轴;52、第二支撑轴;53、挡板;54、第三支撑轴;55、第四支撑轴;56、滑块;6、受力杆;7、缓冲装置;71、缓冲板;72、弹簧;8、磨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连接板1;两个竖支撑型钢2,每竖支撑型钢2上下两端均分别为第一型钢21、第二型钢22;第一型钢21呈L型,两个第一型钢21相对设置,并通过螺栓与连接板1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型钢22贯穿连接板1;其中,一个第一型钢21的外壁固定有两个用于与地面墙体固定的插柱3;连接型钢4,连接型钢4水平贯穿两个竖支撑型钢2并与两个竖支撑型钢2固定连接;连接型钢4固定有横支撑型钢;抗压机构5,包括第一支撑轴51、第二支撑轴52、挡板53、第三支撑轴54以及第四支撑轴55,第一支撑轴51、第二支撑轴52、挡板53、第三支撑轴54以及第四支撑轴55均位于两个第一型钢21之间,第一支撑轴51与挡板53、第二支撑轴52与第三支撑轴54形成两个相背向设置且卡扣配合T型结构,第一支撑轴51水平固定于远离插柱3的一第一型钢21上,第二支撑轴52水平固定于设置有插柱3的一第一型钢21上,第四支撑轴55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撑轴52与第一型钢21连接处,并且第四支撑轴55的下端通过滑块56在两个第一型钢21底部滑动,挡板53固定于远离插柱3的第一型钢21底部对滑块56限定滑移位移。同一竖支撑型钢2的第一型钢21与第二型钢22为一体成形结构,第一型钢21的轴向直径大于第二型钢22的轴向直径,第一型钢2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实现可拆卸,方便回收。第二型钢22用于插入基坑,插柱3用于插入地面墙体,第一支撑轴51与挡板53形成横向T型结构,分别与图1中左侧的第一型钢21的右侧壁固定以及右端顶壁固定;第二支撑轴52与第三支撑轴54形成横向T型结构,分别与第一支撑轴51的顶壁、图1中右侧的第一型钢21的左侧壁固定,两个T型结构相互卡合,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固,避免整体形变。当右侧的第一型钢21产生形变时,第四支撑轴55带动滑块56沿着第一型钢21底部往左滑动,从而滑动中缓冲压力,滑动后挡板53对滑块进行限位支撑,最后实现提高第一型钢21对右侧地面墙体的支撑,从而实现整体的稳固效果。如没具体说明,以上所述固定连接均可选取焊接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型钢21的底部与滑块56的连接处设置有磨齿8。设置磨齿8用于提高第一型钢21的底部顶壁与滑块56接触的粗糙程度,通过相互摩擦,消耗部分压力,达到有效缓冲压力的效果。进一步地,第一支撑轴51嵌有受力杆6,受力杆6一端与挡板53固定,且另一端贯穿相连的第一型钢21。设置受力杆6提高第三支撑轴51的有效寿命,另外当支护结构受地面墙体压力后,可根据受力杆6穿出第一型钢21的距离观察挡板53受到形变的程度。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缓冲装置7,缓冲装置7包括有缓冲板71以及弹簧72,缓冲板71可拆装地固定于连接板1上,插柱3水平贯穿缓冲板71,弹簧72套设于插柱3上,弹簧72位于缓冲板71与第一型钢21之间。设置缓冲装置7有效缓冲地面墙体的压力,有效保护整体支护结构,延长支护结构的使用寿命,弹簧72对缓冲板71的压力缓冲。进一步地,连接型钢4上设置有冠梁。设置冠梁提高支撑效果,传递受力。进一步地,第三支撑轴54与连接型钢4固定连接。设置第三支撑轴54与连接型钢4固定,第三支撑轴54与第一支撑轴51垂直固定,提高连接型钢4以及第一型钢21的稳固性,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稳固性。进一步地,挡板53的高度大于滑块56的高度。设置挡板53高于滑块56避免挡板53无法充分对滑块56顶紧,从而保证第四支撑轴55对第一型钢21的支撑。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板(1);/n两个竖支撑型钢(2),每所述竖支撑型钢(2)上下两端均分别为第一型钢(21)、第二型钢(22);所述第一型钢(21)呈L型,两个所述第一型钢(21)相对设置,并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型钢(22)贯穿所述连接板(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型钢(21)的外壁固定有两个用于与地面墙体固定的插柱(3);/n连接型钢(4),所述连接型钢(4)水平贯穿两个所述竖支撑型钢(2)并与两个所述竖支撑型钢(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型钢(4)固定有横支撑型钢;/n抗压机构(5),包括第一支撑轴(51)、第二支撑轴(52)、挡板(53)、第三支撑轴(54)以及第四支撑轴(55),第一支撑轴(51)、第二支撑轴(52)、挡板(53)、第三支撑轴(54)以及第四支撑轴(55)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型钢(21)之间,所述第一支撑轴(51)与挡板(53)、所述第二支撑轴(52)与所述第三支撑轴(54)形成两个相背向设置且卡扣配合T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轴(51)水平固定于远离所述插柱(3)的一所述第一型钢(21)上,所述第二支撑轴(52)水平固定于设置有所述插柱(3)的一所述第一型钢(21)上,所述第四支撑轴(55)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轴(52)与所述第一型钢(21)连接处,并且所述第四支撑轴(55)的下端通过滑块(56)在两个所述第一型钢(21)底部滑动,所述挡板(53)固定于远离所述插柱(3)的所述第一型钢(21)底部对所述滑块(56)限定滑移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板(1);
两个竖支撑型钢(2),每所述竖支撑型钢(2)上下两端均分别为第一型钢(21)、第二型钢(22);所述第一型钢(21)呈L型,两个所述第一型钢(21)相对设置,并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型钢(22)贯穿所述连接板(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型钢(21)的外壁固定有两个用于与地面墙体固定的插柱(3);
连接型钢(4),所述连接型钢(4)水平贯穿两个所述竖支撑型钢(2)并与两个所述竖支撑型钢(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型钢(4)固定有横支撑型钢;
抗压机构(5),包括第一支撑轴(51)、第二支撑轴(52)、挡板(53)、第三支撑轴(54)以及第四支撑轴(55),第一支撑轴(51)、第二支撑轴(52)、挡板(53)、第三支撑轴(54)以及第四支撑轴(55)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型钢(21)之间,所述第一支撑轴(51)与挡板(53)、所述第二支撑轴(52)与所述第三支撑轴(54)形成两个相背向设置且卡扣配合T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轴(51)水平固定于远离所述插柱(3)的一所述第一型钢(21)上,所述第二支撑轴(52)水平固定于设置有所述插柱(3)的一所述第一型钢(21)上,所述第四支撑轴(55)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轴(52)与所述第一型钢(21)连接处,并且所述第四支撑轴(55)的下端通过滑块(56)在两个所述第一型钢(21)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盛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番禺桥兴建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