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01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包括:预制底板,其由多个底板单元依次拼装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底板单元中心具有竖直贯通的锚固孔,所述底板单元上表面在锚固孔外围环绕设置多个固定块;预制护岸构件,其设置多个且设置的数量和形状与所述底板单元完全相同,所述预制护岸构件中心也具有竖直贯通的锚固孔,所述预制护岸构件围绕锚固孔外围还设置有竖直贯通的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块分别一一对应配合于多个固定孔中;多根锚杆,其分别依次穿过预制护岸构件和预制底板的锚固孔中并固定于基础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护岸破坏生态以及现有生态护岸施工不便的问题,提高生态护岸的生态保护能力及施工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
本技术涉及河岸治理工程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河岸治理工程中护岸主要采用传统护岸和生态护岸两种形式,传统护岸主要采用直立式混凝土挡土墙,该结构形式有利于保持岸坡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保证防洪安全,但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水体与陆地环境恶化,对生态造成一定破坏。生态护岸主要包括自然植被护岸和人工生态护岸。其中,人工生态护岸中常见采用土工材料作为防护壳体,且在壳体中种植有植物,其生态性较弱,稳固效果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解决了传统护岸破坏生态以及现有生态护岸施工不便的问题,提高生态护岸的生态保护能力及施工的便捷性。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包括:预制底板,其由多个底板单元依次拼装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底板单元中心具有竖直贯通的锚固孔,所述底板单元上表面在锚固孔外围环绕设置多个竖直的固定块;预制护岸构件,其设置多个且设置的数量和形状与所述底板单元完全相同,所述预制护岸构件中心也具有竖直贯通的锚固孔,所述预制护岸构件围绕锚固孔外围还设置有竖直贯通的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块分别一一对应配合于多个固定孔中;锚杆,其设置多根,多根锚杆分别依次穿过预制护岸构件和预制底板的锚固孔中并固定于基础内。优选的是,所述预制护岸构件由三个正六边形拼装成一体式结构,每个正六边形中心均设置一个固定孔。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块为实心柱体。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块的直径小于所述固定孔的直径,还包括有多个盖帽,其分别对应多个固定孔,所述盖帽由套筒及圆盘形顶盖一体而成形为截面为T型的结构,所述套筒恰好配合于固定块外并位于固定孔内。优选的是,所述套筒为橡胶筒,且套筒的内径略小于固定块的直径,套筒的外径等于固定孔的直径。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具有适应性好、铺设方便、文明施工等优点。适应性好:本技术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可根据河岸的面积及坡度等情况调节预制构件的预制尺寸,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流域的河岸防护。铺设方便:本技术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可在预制场进行预制护岸构件和预制底板的组装,施工现场无需一块块构件铺设,可大大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文明施工:本技术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由植生混凝土预制而成,施工完成后无需回填表土即可进行植生,施工现场文明整洁。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预制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预制护岸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预制底板与预制护岸构件组合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预制底板与预制护岸构件组合俯视效果图;图5为本技术最终的生态护岸构件效果图;图6为本技术盖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底板,2、固定块,3、锚固孔,4、预制护岸构件,5、固定孔,6、基础,7、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包括:预制底板1,其由多个底板单元依次拼装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底板单元中心具有竖直贯通的锚固孔3,所述底板单元上表面在锚固孔3外围环绕设置多个竖直的固定块2;预制护岸构件4,其设置多个且设置的数量和形状与所述底板单元完全相同,所述预制护岸构件4中心也具有竖直贯通的锚固孔3,所述预制护岸构件4围绕锚固孔3外围还设置有竖直贯通的多个固定孔5,多个固定块2分别一一对应配合于多个固定孔5中;锚杆7,其设置多根,多根锚杆7分别依次穿过预制护岸构件4和预制底板1的锚固孔3中并固定于基础6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预制护岸构件4的形状是影响不是很大,只要能够满足通过装配式连续铺设即可。根据预制护岸构件4的大小来合理确定固定块2的数量,预制护岸构件4如果体积较大,固定块2少了可能被预制底板1压坏,要是设置太多就会增加施工的难度。拼装完成后的生态护岸构件的边角,可以进行切割,缺角较小的部分直接浇筑植生混凝土。锚杆7设置根数与地质条件也有关系,地质条件好的基础6以及地质土壤不稳定的基础6,合理设置,满足锚固稳定即可。多个预制护岸构件4装配至预制底板1,再通过锚杆7固定于基础6内完成生态护岸构件的施工。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制护岸构件4由三个正六边形拼装成一体式结构,每个正六边形中心均设置一个固定孔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考虑到了铺设后稳定性的要求,预制护岸构件4的边越多,接触的其他预制护岸构件4就越多,拼装后相对稳定性更好,又考虑到铺设的便利性,设定了本申请附图中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这个形状,同时还考虑到了美观方面。本技术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由预制底板1、预制护岸构件4及锚杆7三部分构成。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预制底板1由植生混凝土预制而成,底板上预制有15个圆柱形固定块2,用于固定预制护岸构件4,同时留有5个锚固孔3,用于安装锚杆7,每块预制底板1可安放5块预制护岸构件4。预制护岸构件4为规则的多边形,由植生混凝土预制而成,每个预制护岸块预留有4个孔,其中外圈的3个孔为固定孔5,与预制底板1的三个固定块2连接固定,位于预制护岸构件4中心的孔为锚杆孔,用于安装锚杆7,预制护岸构件4由植生混凝土构成,可在护岸构件上进行植生。锚杆7通过预制护岸构件4和预制底板1预留的锚固孔3将预制护岸构件4和预制底板1固定在基础6上,防止护岸施工完成后被水流冲毁。具体施工过程:在本技术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施工过程中,首先在预制场进行预制底板1和预制护岸构件4的预制,预制养护完成后在预制场进行预制护岸构件4和预制底板1的拼装,拼装完成且地基处理达标后将拼装完成的构件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试铺,试铺各样指标符合要求后用锚杆7将预制护岸构件4和预制底板1固定在基础6上,完成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的铺设,最后进行植生,保护流域范围内的生态。当然,预制底板1和预制护岸构件4预制且养护完成后,也可以运输至施工现场,待地基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拼装试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块2为实心柱体。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预制底板,其由多个底板单元依次拼装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底板单元中心具有竖直贯通的锚固孔,所述底板单元上表面在锚固孔外围环绕设置多个竖直的固定块;/n预制护岸构件,其设置多个且设置的数量和形状与所述底板单元完全相同,所述预制护岸构件中心也具有竖直贯通的锚固孔,所述预制护岸构件围绕锚固孔外围还设置有竖直贯通的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块分别一一对应配合于多个固定孔中;/n锚杆,其设置多根,多根锚杆分别依次穿过预制护岸构件和预制底板的锚固孔中并固定于基础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底板,其由多个底板单元依次拼装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底板单元中心具有竖直贯通的锚固孔,所述底板单元上表面在锚固孔外围环绕设置多个竖直的固定块;
预制护岸构件,其设置多个且设置的数量和形状与所述底板单元完全相同,所述预制护岸构件中心也具有竖直贯通的锚固孔,所述预制护岸构件围绕锚固孔外围还设置有竖直贯通的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块分别一一对应配合于多个固定孔中;
锚杆,其设置多根,多根锚杆分别依次穿过预制护岸构件和预制底板的锚固孔中并固定于基础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跃王伟王小永白尧方繁杨膨铭周航李继强梁旭东张美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